2023年年初,在学校邵主任的引荐下,我有幸加入了童宇阳教科研工作室。仿佛工作室启动仪式上《只要平凡》这首歌还萦绕耳边,我已经在工作室学习了一年的时间。在这一年里,工作室活动开展丰富,对我的专业成长帮助很大。
一、学习收获
首先,通过听讲座和培训学习,拓展了我的视野和认知。2023年6月,工作室邀请深圳大学的李冰博士后进行了人工智能应用的专题线上培训,打开了我对人工智能领域的新视野,也让我对小学人工智能普及教育有了更大的兴趣和决心。2023年12月,工作室邀请金承杰老师进行了线下写作培训,这次培训触动我的不止是写作的秘诀,更多是金老师提醒我们面对问题时要辩证来看好与坏,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拒绝束缚和思想绑架。作为教师,一定要多读书,多写作,多思考,聚焦自己的兴趣点,深挖下去,写下去。
另外,听课评课活动带给我很多启迪。2023年11月,工作室组织了课堂教学增值评价研究课观摩和交流活动,我有幸参与了全过程,记录了十多页的学习笔记。听完语文课《蟋蟀的住宅》,孟特老师的板书设计很有条理,图文结合,形象生动,学生在板书的引导下很专注,非常值得借鉴到我的课堂。另一节张小红老师的数学课,让我看到一个教学语言非常精炼的老师,从她与学生的互动中,我发现她的评价反馈每次都不一样。“很有意思的问题”、“很会抓重点”、“有道理”、“你听得很细致”、“观察的好仔细”、“不错”、“很准确”等等,有时还会竖起大拇指等肢体语言进行评价,从不会简单地说一句“你真棒”。这两位老师对于信息技术工具的使用都恰到好处,希沃白板的课堂互动游戏,可以实时看到课堂生成,及时反馈学生的问题,这个在我的课堂中也可以用上。
二、存在的问题
在工作室的学习中,我也发现了自己的诸多不足。比如,在课题研究方面,由于自身缺少相应的实战经验,暂时不能为工作室分担研究工作。另外自己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积累还不够,还需要阅读更多的专业书籍,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提升人工智能教育应用水平。
三、改进措施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计划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努力提升自身课题研究水平,在日常工作中开展小课题研究,把课题研究思想融入工作,提升课题研究水平。第二,继续保持阅读的习惯,学习和啃读人工智能的专业书籍,提升专业素养。
总之,工作室的学习和经历让我收获颇丰,也让我在认识自己不足的同时,找到前行的方向。感谢工作室的栽培和引领,我相信通过不断的努力和改进,我将在未来的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