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后来看到很多朋友去闽南玩时,总会提到吃一碗四果汤,我总想,怎么我在闽南住了那么些年,没留意过?
我一直想当然认为四果汤就是类似于烧仙草之类的夏日冰品,只不过里边放四类水果,倒也没去深究。
队友先行离开的那天,傍晚时分,我自己带两娃溜达。
走到团结路尽头,在朝圣楼斜对面的一家餐厅坐下来。孩子们喜欢那餐厅的环境,干净,漂亮,小资风,还能望着朝圣楼。
她们各自点了一碗海鲜面,我自己点了一碗白米饭,又点了一盘虾仁芦笋,一盘空心菜,最后看到菜单上还有四果汤,12块,马上叫了一份。
等上菜的功夫,我随意问了一旁的服务员小哥,四果汤是放哪四种水果呀?小哥笑了,说,“不是四种,是很多种,也不止是水果,等下上来你就知道了。”
等这碗四果汤端到我面前时,我看着上边密密麻麻码着西瓜、哈密瓜、绿豆、红豆,烧仙草、紫薯、芋圆、海石花、白木耳……下边是一碗刨冰垫高起来,满满一大碗,突然一阵电光火石间,我记起来30年前我早已见过它。
那会儿住东山,在我还读幼儿园时,白天爸妈卖棉被,晚上就在团结路边摆摊卖西裤。
而我自然是跟着父母一起,在晚上时分蹲在地摊旁。
团结路,那会儿算是东山晚上最繁华的商业街了,我自然是不敢乱跑。
百无聊赖之时,我的眼睛总是四处搜罗,看看这条公路上都有些什么新鲜玩意儿。
于是,我总是会注意到一部玻璃柜餐车,看着老板娘总是非常忙碌地张罗着前来的客人。
她总是先拿出塑料餐碗,铲一大勺白色的东西放碗底,再从各个餐格里娴熟地装些五颜六色的东西进碗里,这样满满一大碗递给顾客。
那时我最好奇的是,那一大勺白色垫底的究竟是什么?是米饭吗?不应该啊,如果是米饭,那那一碗就没啥吸引力呀。但凭我那么少的见识,自然不懂那勺白色的,其实就是刨冰,毕竟那会儿,我从没吃过。
但我只能确认那是一碗好吃的东西。
而我更感兴趣的是老板娘那一套麻溜的动作,先掂一勺白东西,又配中药似得从每个格子兜一下装满一碗。
我心想,这要能让我操作一番就好了。
当时之所以看不清,一方面是离我还有段距离,但我居然不敢离开父母,靠过去瞧一瞧。另一方面自然我不识玻璃柜上的字,还有就是那会儿个子还太小,不足以俯视看清格子里的东西,只看到了五颜六色。
而这么想来,小时的我真的乖得不像话。
既不敢自己随意乱走,也不敢问问忙碌的父母,究竟那是个什么东西,怕父母骂我贪吃,同时,我居然懂事到,那么小的年纪,我就明白那不是我可以吃的东西,因此从来没有喊过一句:我想吃!
就这样,一碗本来东山就有的夏日祛暑的四果汤,我居然从未尝过,直到38岁之时,跟着自己的两个小孩同时第一次吃!
这顿吃完后,第二天,我又与他俩,去了一趟铜陵夜市,去小媳妇甜汤那,又买了一碗,就站在路边吃。
第三次,特意又在路边的小餐车那里,买了一碗。
儿子跟着我吃时,就问:“妈妈,这是你这辈子吃的第三次四果汤,我也是跟你一样,第三次,对不对?”
对呀对呀,你们可真是比我幸福太多了。
到了泉州后,也吃了两次四果汤。但泉州的四果汤,就不是我第一次吃的那碗那个味儿了。
虽然其实,四果汤起源于泉州。
一方面在配料上,泉州后期改良了很多儿童口味,配料上甚至还有QQ糖,山楂碎之类,但重点在于泉州的四果汤稀,那块刨冰的作用是起冰饮口感,放了更多的水。东山的四果汤相对较稠,下边更多是是刨冰垫高,吃着吃着,刨冰会化成水,个人觉得这样吃起来会更带感。
我想,这一碗四果汤,也算见证了30年前后小孩生活水平的巨大变化了吧。
以及,那会儿,我被严格管教到对好奇的事物,不敢走近看,怕自己丢了,问了怕被骂,想吃不敢想,直接在心理上把这些儿童天生自然的欲望都掐灭了。
多年后,大学毕业之时,我还记得有个同学说过我一句:“奇怪,我发现你对很多事情都很淡然,好像都没有什么好奇心耶。不像我,什么都想凑过去看一看。”
那会儿听完那话,我心里就咯噔了一下,我才想到,对哦,好像我的好奇心一直不太强烈。
如今想起这四果汤,把这事顺便也串联起来了,其实,懂事的孩子,是在不得已的环境下,在父母的强力约束下,把那份好奇与天性压抑住了,懂事,其实是因为没有任性的条件。
这样,自然,既好也坏,好的是,在未来,她相对可以更能抵抗住某些诱惑(不排除有些人是逆反反弹),坏的是,在创造性上边,真的是弱了很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