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杀害父母的愿望 | 弑父:一个被逃避不谈的话题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杀害父母的愿望 | 弑父:一个被逃避不谈的话题

作者: 遥唯芳华 | 来源:发表于2018-12-20 08:01 被阅读0次

你有没有曾在发现父母衰老的一刻,感到一种难言的内疚感?仿佛这种衰老是我们做错了什么,而不仅是由于时间的无情。你可能和父母关系也并不好,但当你意识到父母已经老去、甚至在与父母的争吵中“获胜”时,心里也隐隐有内疚感。

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看,这种心理与“俄狄浦斯情结”有关。俄狄浦斯情结,是心理学最重要的概念之一,来自于希腊神话中的人物俄狄浦斯,他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杀死了自己的父亲,娶了自己的母亲。所以,在俄狄浦斯情结中有“弑父”与“乱伦”两部分,今天我们主要要聊一聊“弑父”(弑亲)的话题。

为什么心理学家会认为人的成长必须“杀死”自己的父母?这种隐秘的心理如何长久地影响着我们?它又给我们在处理与父母的关系这件事上带来了怎样的启示?来看今天的文章。

听到“俄狄浦斯情结”(又俗称“恋母情结”)、“弑父”,有些人或许觉得很遥远,但实际上这背后的心理机制可能在生活的各个方面显现,比如一个人写毕业论文时不断拖延就可能与“弑父”有关(!)。

精神分析学家Hans Loewald曾有过这样一位来访者,他是一位非常聪明的学生,成绩也很优秀,但是他在写论文上遇到了麻烦。他总是不由自主地想拖延,并强烈需要自己的指导老师给出建议和帮助。然而,他非常清楚,自己的能力完全能独立完成剩下的论文。所以,他为自己的拖延行为和求助心理而深深自责。

经过进一步谈话,Hans Loewald发现,原来这位学生与他的父亲在同一个专业领域,而他的父亲在一年前去世了,正是论文进展到一半的时候,也是从父亲去世后他逐渐开始了拖延。在咨询过程中,学生反复提到一件事,就是自己的独立,该为自己的人生负责,不断强调正常完成论文正是自己的责任,但是他就是无法完成。

Hans Loewald感觉,这位学生对“责任”的强调语气,似乎针对的不是完成论文,更像是谈论一次犯罪行为。或者说,完成论文像一件他想要不断拖延、推迟和避免的一桩罪行。父亲的死并不是他造成的,但他与父亲的关系无疑是引发问题的关键因素。

这位学生与父亲的关系是复杂的。父亲关爱他,但对他又非常严厉,尤其是因为两人在同一个专业领域,父亲给予他帮助时也常常批评他。所以,他尊敬父亲,却也有过杀害父亲的幻想,他有超越父亲的雄心,但又对此感到内疚和恐惧。

在这样的父子关系下,独自完成论文,对这位学生来说,不仅是完成学业,还是他走向独立自主的标志,还是他超越父亲的时刻。在此之后,他就要为自己的人生和学业负责了,父亲似乎就无法像过去那样在自己面前高高在上了,父亲高大权威的形象会随之消失,而这似乎正是自己亲手造成的。父亲之前的离世,加剧了潜意识层面的这种“弑父”的恐惧和内疚,使得他不愿面对自己的论文。

就像上面的案例,我们想谈论的“弑父”是心理层面的,并不是现实中杀害自己父母的真实行为。

弑父,包含在一个含义更广的词里:“弑亲”(Parricide),是指一个人杀害自己的父母、近亲、长辈、统治者。一个人背叛了某个有父母式权威的团体也可被视为弑亲。

弑亲令人难以接受,主要是因为孩子与父母(亲人)之间那道紧密的感情连接被侵犯、被破坏了。原初的亲子关系在各种文化中都被视为神圣的、伟大的,父母将孩子带到世上,辛苦地养育,耐心地保护,这些事实和付出构成了“父母身份”(parenthood),也是其“权威”(authority)的重要来源。所以,天下父母在试图主宰孩子时都会说,“是我把你辛辛苦苦把你养到这么大”。

然而,心理上的弑亲又恰恰是由于父母权威的存在。在父权社会中,弑父是弑亲行为的典型,因为父亲常常被视为家庭的最重要的供养者和保护者,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拥有更多决策权,他可以为孩子决定人生方向,可以为孩子确定婚嫁,是整个家庭权威的拥有者和掌控者。

个人的成长,往往被视为从依赖走向独立的过程。成长似乎就必然面临着一个困境:我们如何从当初保护我们的父母手中,获取掌控自己人生的权威?因此,弑亲的本质就是冲破和获取父母权威,并将这种权威转化为对个人生活的责任与对自我人生的控制。

明白这个道理或许不难,而在现实中,这个过程却总是复杂的。

很多父母或许知道,他们养育孩子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他们能独当一面,为了孩子的独立,父母需要在恰当的时候放弃自己的权威,甚至主动促进自己的“被杀害”,但是他们又害怕经验不足的孩子误入迷途,不知道如何确定孩子是否拥有了独立的能力,不知道在什么时候、什么事情上可以让孩子自我负责。

而对成长中的孩子来说,他们越来越渴望自由,渴望能更多地由自己来决定自己的生活,但是他们又要面对父母对这些事的干涉,在冲突激烈的时候,要面对自己对“弑亲”的隐秘渴望,还有面对这种犯罪式心理所引发的内疚和痛苦。

相关文章

  •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杀害父母的愿望 | 弑父:一个被逃避不谈的话题

    我们与父母的现实关系,会内化为我们的精神结构,很大程度上影响自我与超我的关系。也就是说,你内心的道德标准如何要求你...

  •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杀害父母的愿望 | 弑父:一个被逃避不谈的话题

    你有没有曾在发现父母衰老的一刻,感到一种难言的内疚感?仿佛这种衰老是我们做错了什么,而不仅是由于时间的无情。你可能...

  • 比弑父杀母更可怕2019-01-22

    比弑父杀母更可怕 杀害父母是人间极恶,别说付诸实施,就是有这种打算和念头,都是天理不容的罪恶。故公羊学强调:“君亲...

  • 随意写写

    每个人都有痛, 每个人都有苦, 每个人内心都有一些伤。 我们想摆脱, 我们想逃避。 可是残酷的世间, 我们又该何去...

  • 一切随缘…

    不久之前有一个的想法… 感觉不是每个人都有资格当父母的。 至少自己没这资格。 但如今想来,这绝对是逃避,弱小虫逃避...

  • Tout Le Monde

    每个人都是有趣的人 每个人都有挣扎的内心 每个人都有懵懂的童年 藏在一个被遗忘的口袋中 每个人都有梦想的碎片 遗弃...

  • 选择比天赋更重要

    不谈教育公平,不谈素质和应试,不谈东方西方,不谈个性发展与父母推动,只讨论一个话题: “假如一个家庭希望最大化地提...

  • 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孙悟空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江流儿,每个人也都是自己的都是孙悟空! 不谈对电影的评价,也不谈对动漫的影响,更不谈对西游的解读...

  • 【读出生产力特训营成长记录】让你心中的种子破土

    每个人从小就多多少少被问及心中的愿望,每个人都有愿望,只是很多愿望随着岁月的流逝,被遗忘。幸运的话,或许哪一天会被...

  • 愿望树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愿望,我的愿望是发明一颗愿望树。让愿望树实现每个人的梦想。如果我有两个愿望,那么我第一个愿望是希望...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每个人的内心,都有杀害父母的愿望 | 弑父:一个被逃避不谈的话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zsek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