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啸谷
任正非说:人才不是华为的核心竞争力,对人才有效管理的能力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那么如何对人才进行有效管理?
其根源在于对人性的把握。
中国古代先贤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但荀子认为人性本恶。
当代西方学者道格拉斯.麦格雷戈(Douglas McGregor)提出了人性假设理论,约翰.J.莫尔斯(John J. Morse)和杰伊.W.洛希(Jay W.Lorsch)提出超Y理论,均是对人性的探索。
无论人的本性如何,有一点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
每个人内心中都固有贪婪、懒惰、依赖、自私。
如何抵制心魔、提升内驱力,便成了抑制人性“恶”、激发人性“善”的关键,人的成就高低取决于此,企业经营的好坏也同样与此相关。
超Y理论认为,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
曾在华为任职14年的陈雨点在其著作《华为人才管理之道》中阐述了华为对人才有效管理的核心,体现的也正是任正非以智慧对人性的把握。
华为的核心价值观秉持两大底层逻辑:
第一是商业逻辑:以客户为中心,其本质是如何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
第二是人性逻辑:以奋斗者为本,其本质是理解人性,用合理的管理机制去激发人性。
人性假设是华为人力资源理论体系的原点,华为之所以能保持三十年的高速增长,屹立于全球通讯行业之巅,与其基于人性的管理机制设计是密不可分的。
《华为基本法》第六十五条提出:
华为绝大多数员工是愿意负责和愿意合作的,是高度自尊和有强烈成就欲望的。
华为既能看到人性的“善”,又不回避人性的“恶”。
一、价值观塑造的人才管理体系。
华为不仅仅是一家经营通信业务的公司,更是一家经营人才的公司,对人才的态度不是占有,而是为我所用。
强调人力资本增值的目标优先于财务资本增值的目标,所以才长期坚持在人才引进、培养、激励方面的高投入。
在华为发展的不同时期,对人的要求也不同:
初创期:要发展一批“狼”,具有敏锐的嗅觉和不屈不挠、奋不顾身的进攻精神,具备群体奋斗的意识。
扩张期:开始重“选拔”,要有战功、有持续贡献能力、有自我约束本事。
领先期:要朝气蓬勃、思想开放,能创新、有思想、敢于探索和突破。
正是秉持了“以奋斗者为本”的核心价值观,灵活使用不同的人才,才保证了华为人才“倍”出。
二、以强有力的措施激发人性。
1、人才标准打造:
越优秀的人越简单,华为人才需要具备的核心素质是:胸怀世界、坚韧平实、洞察新知。强调不论学历背景,进入公司后一切以能力和业绩为标准进行分级。
我遇到过很多学华为的公司,一方面强调能力和业绩,另一方面又始终放不下学历和资历,最终的结果就是学成了四不像。
2、人才的选、育、用、留:
在选拔环节确保用最优秀的人去招聘更优秀的人,对面试官资格也有着严格的界定。
使用人才实行全员导师制,对导师的考核比对学员更加严格。除了工作导师外还设置思想导师,及时帮助新人解决价值观的问题。
在绩效考核环节强调组织绩效(即团队绩效)、个人绩效和个人能力提升,使个人利益与团队利益挂钩,并关注个人成长。
在物质激励方面舍得与员工分钱,在精神激励方面注重形式创新。
三、把干部管理上升到战略高度。
团队领导者就是干部,是企业管理核心中的核心,只有干部深刻理解了战略,能够支撑战略落地,企业的战略才有可能成功。
1、华为把干部管理分为三个阶段:继任管理(后备干部管理)、任命管理(新干部管理)、在岗管理(在任干部管理),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管理侧重。
2、干部选拔时采用“三权分立”原则,将干部任用的建议权、评议权、否决权进行了分立,由不同部门行使不同权力,确保了干部任命流程的公正性。
3、注重干部考察和监管,从制度层面约束和保护干部。
对任何一家企业来说,无论把人才管理看的多重都不为过,而优秀的企业也一定是能把人才用好、管好的企业。
华为的人才管理机制设计用拉力“拉”住了人性的贪婪、懒惰、自私,用推力“推动”着人的奋斗、奉献和牺牲,在拉力和推力的共同作用下,促进了企业的长足发展。
只要从人性出发把握人性,借鉴优秀企业和人类历史的成功经验,再运用智慧制定出合理的管理机制,那么华为是任何一家企业都可以学得会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