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则上讲,本文属于付费内容。意思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对于心底认定的事儿,往往是很少出错的。且一般我不会怀疑自己,更不会想着去否定自己,又或者责怪自己,怨恨自己,懊悔,遗憾,焦虑,恐惧……如果想“有用”,为什么不想点别的和更好的呢?
钥匙的寻回似乎理所当然。对于心底认定的事儿,我很少去怀疑。事实也是如此,对于自己有把握的事儿,从来都有把握。当然,这句话有点像废话,意思是偶有意外,也丝毫不影响我对自己的评价和肯定。所以,是不是真的有把握,这并不是重点,更不重要。
究其原因,全知全能的人是不存在的。那么,“对于自己有把握的事儿”,这就似乎在说,你有“先见之明”、“自知之明”。这……不好说是别有目的的“偷换概念”还是真的无知。
这就像经验主义者乃至于任何的主义信奉者,只要是人,都绝不是彻底的主义者(因为本就不存在“彻底”的人)。但不妨碍你的是,你对自己的判定和评价,或者说内心的倾向会向某一方向靠近。而这样得出的结论往往是适用的。不过,若是把“适用”等同于“通用”那就是自己的愚蠢了。
所以,我说的“有把握”是事情如果没有“意外情况”的发生,按照事物的规律去寻找,多半是靠谱的。
继而,当我今天因为需要搬运工具(“氩气瓶”)再次路过丢失钥匙的地方,钥匙失而复得似乎也是理所当然了。
找回钥匙,当然内心还是会有所怀疑,比如会不会是别人丢的钥匙?尽管这种可能性(概率)比较低,而且钥匙出现的范围确在我之前路过的地方。两件事同时发生的概率就更低了。意思是同样丢钥匙,还恰巧丢在我可能丢钥匙的地方(概率学告诉我们越是巧合的、个人的、复杂的,其同时或同样发生的概率就越小)。而且,据我所知,绝大多数“工友”都有习惯不带钥匙。要么放在门头,要么放在门的附近。(嘘……保密哦)
所以,当我回到宿舍,很自然地打开房门时,我的怀疑得到了确认。我丢的钥匙确实失而复得。
与此同时,我的心思飞向了更远。
它(钥匙失而复得)可以被理解为是一种信号。离开的信号。尽管我的心是无挂碍的,但因为钥匙并非属我的个人财产,遗失多半是一种损失。他人的损失却因我而起。如今,回归心安。坦荡。
离开虽并非不能带着挂碍或遗憾,但没有是更好了。虽然事儿小,尽管我也早已心无挂碍(意思是,即使钥匙找不到了,我也不会过多怪责自己,哪怕别人怪责也无关紧要)。
意思是,只要是常人都会犯可能犯的错误,没必要单独拎出来好以此显示自己非常人。那不过是自我折磨和自我摧残罢了。
何况,还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发生的,就更没有理由与去怪责自己了。
当然,这和清醒情况下的明知故犯和犯错后的推卸责任需要划分开来。也就是说,如果你已经是公众人物,且自己还把自己当个公众人物又或以公众人物的“权力”去行动,你就得遵守其中的规范或者说得受那份责。责无旁贷。
而我的离开,心中早已有了“预感”,只是什么时候发生我并不确定,直到我说出口。言出法随。
我是自主的,独立的,个体的,继而我可以行使自己的“权力”,并为之去争取自己应有的待遇。这是我对自己的判定和归属判定。哪怕牵扯友情、交情、利益、工作、雇佣关系,依旧不影响。
就像我很早之前说过的,只要我认定某人是靠谱的,至于对方做的事儿是否靠谱,那并不能直接挂钩。
意思是,我并不觉得(认可)事在人为、人定胜天这类的“鬼话”。只要你是人,而且是有且只有一次的人生(大家都是“初学者”,且永远是),不犯错几乎不可能,做错事也不见得是个体的缘故,哪怕明知可能会错还去尝试也理解。没有人希望自己做的事儿不靠谱(除非别有目的),更没有人希望自己不靠谱。
但是,如果有人企图通过各种“成功过往”去证明自己是“靠谱”的人,那就需要谨慎了(很多销售员、融资者、企业家喜欢这样去“背书”,这种行径实属可笑。好像在说,过去成功未来也必然可以成功似的,多理想主义呢?我是说,太不尊重观众了。换句话说,如果真的看好某件事,要讲的是目前进展到哪一步了,需要哪些资助,以及当前遇到的难题,需要别人如何帮助你,包括说你已经做了哪些、正在做什么、以及所期望的目标。还有就是话别太满。换句话说,如果你真那么优秀,何以需要大家的帮助?意思是,好话要由别人说,丑话得先说在前头。)!
所以,我都理解。我且愿意以这样的方式去信任人。至于事儿,自然能成最好,不成也不必过分怪责自己。兴许这也是自己的一次机会,认清差距、要么继续、要么停下的机会。
所以,为期两个月的“工地生活”也该告一段落了。
就像我和朋友说的,一直吃苦,尤其是如果自己又恰好有点智慧的话,会慢慢享受“吃苦”的。而但凡健康的人,基本的“味觉”,健全的“感知”才是合宜的。而我,自然不想过早地将自己活成一个“苦闷的诗人”(愁闷不及诗人……)。何况,我也不会写诗。
至于接下来的生活?往往有人这样问。好像以“此问”就是清醒、理性、客观,且通过对未来的规划就能判定未来的价值似的。最好别这样想。
当然,如果把它视为一种“关心”也是情理之中。不过,如果你真的这么想,就该警惕了。
意思是,只要是未来,那就不是现在可以预知的,更不是现在能够判定的。而且,据我所知,很多人就是这样过早地毁了自己的“未来”。比如,很多人早早地就认定自己没有天赋,且由于信念动摇的缘故,过早地“放下”了过去的种种。殊不知,即使过去不行,也不代表现在不行,更不代表未来不行。不过,也还是有“善”的。又比如信念坚定者,在“得知”自己的天赋不行的时候,就转而借助其它的力量去抵达目标,继而有了勤奋、坚强、顽强、坚韧,并最终抵达目标。也许,这时回头看,他们多半会说:“天赋不是唯一”。可这依旧是“耿耿于怀”的表现。承认天赋没什么好羞愧的。换句话说,即使到达那一步,依旧不可否认地天赋。恰恰是在反证天赋的重要性。而且,如果继续走下去,很可能会发现,天赋真的很重要,甚至极难超越。就像多少作家终其一生也无法超越某人的“随手”之作(理所当然继而就自然而然。且动机很轻巧,乃至于“莫言”、“余华”当初也只是为了“体面”,当然真实情况不得而知)。
“老天爷赏饭吃”的情况还是挺普遍的,只是大家都忽略了其本质。比如“当时明月”、“孔二狗”、“天下霸唱”,包括我很喜欢的作家“慕容雪村”。多么理所当然,却又如此高山仰止呢!
所以,关于未来,我没什么好规划的——只不过是心在呼唤我,我心向往之,继而脚步往前行。
“再找呗。我又不挑。没干过的都去试试(有机会的话)。做得顺利就多待些时日,不顺就再换。”我回朋友话。
意思是,别指望我对工作有什么“工匠精神”,也别拿“稳定”那套来规范我的生活,更别用“意外”的那套说辞来吓唬我。谁该死不死,谁死不死,谁要死不死,没什么稀奇的。我只对具体的事物,具体的人,具体的情况负责,其它的一概无须我自责。
朋友说,你废了。意思显而易见,不求上进,不思进取,不顾后果,不长远考虑,不要“生活”了(社会价值体系的那套“标准”,房子、车子、票子、女子、孩子……)!
我说:“按自己的意思去活就行。”
朋友想把我拉回现实,似乎我所说并非现实。而我所知,恰恰这才是现实。太多人太多人,都太没意思了。不仅没意思,连自己的意思也都没了。兴许,正是因为没了自己的意思才如此没意思?
朋友说,没钱花啊。你以为有钱就有时间享受,就真的能够享受吗?朋友继续说,会比现在活得更像个人。那你去过像个人的生活呗,只要是健康的、健全的,比像什么痛快多了!
意思是,做人比赚钱重要多了,否则做人做的只剩下做事,人呢?你呢?你是谁?
朋友继续劝道,也该赚钱了,有个手艺也好。
曾经我也这样想,甚至(从学校刚出来)第一年出来我就是这个想法。继而,我去学“制衣”。那种生活,兴许能生存,生存自然不成问题。但生存早已不成不问题。如今已十年过去,我还活着不就是最好的证明。哪有什么非得如此?如果真如此,那是野心、欲望,认识不清自己,分不清现在和未来。意思是,现在没那么糟糕,未来糟糕你依旧无计可施。至于所谓的“更好”,我自然明白:但别指望所有人都能在“更好”中“知足”。本就是“坏”,还指望从“坏”中攫取“好”的成分。如果真那么在意“好”,要么远离,要么避免,要么就不停“好”下去。但这不是我的人生。或者说,我并不贪心。我只是一个平凡人。而且,人总有什么是可以做的、可以做到的。如果没有,大家都一样,或个别不一样又如何?厚德载物,命不该绝?这都非一朝一夕的“因果”。
至于赚钱。先把“人”学会,赚钱才是赚钱。
意思是,多少人因为自身的缘故,明明赚的钱不少,结果却依旧是“月光族”一枚,且比常人过得还糟糕。比如染上了不少恶习。此时,钱是“助燃剂”,不仅燃烧了自身,且把自己烧了个光(钱从来都是身外之物,别觉得什么“有钱就变坏”,那是有钱才有条件使坏而已。本性如此。钱无主,无思想,没那么大魔力)。
手艺,手艺当然重要了。但如果只是手艺,那不过是“社会价值”的供需关系的一种罢了。多少手艺人失传?多少手艺人面临下岗?多少手艺人本身并无手艺的条件却依旧不过是“糊弄事儿”(混口饭吃)。这样空耗着自己的时日,没什么好说的。他人的人生,我亦说不着。顾好自己就好。简单说,如果穷你还不开心。如果你真的认可现实,那么该反省的是你。如果你不认可现实,该改变的依旧是你。就这么简单。
至此,我想引用一句很久之前我曾引用过的话来表达我意(非借助权威):“命运还有别的安排,我去了,再见!”
至于穷,乃至于穷人——我曾做过如下阐述:
问:为什么越穷毛病越多,导致有些人看不起穷人?
答:
容易自贱。说白了是自惭形秽。
习惯性弯腰驼背、低声下气,有气无力,没精打采,整个人状态都不对。还只会窝里横,越熟的越横……
不知主次,不懂轻重缓急,不知进退,更缺乏对自己的认识,往往人云亦云……
没主见没态度……不需要啥思想(有也没地方用,要么就没时间用)
所以,还可以是不自贵。
……剩下的空了再补充吧。
毕竟我正成为穷人的路上。目前在工地,时间不足。
但这并不意味着说认同“看不起穷人”这一观点。
事实上,但凡触及利益,你觉得比不上你的、配不上你所认为的好的,你都可能看不上。至于比你强的,无论是形势、能力、资源、水平等各方面都碾压你的,你压根不好意思甚至是不敢去看,更别说看不看得起了。
归根结底看不起穷人的人和穷人没啥区别,甚至比穷人还不如。意思是,你的眼中只有那点利益,连基本的做人都不会。
而穷人,我接触过的绝大多数穷之所以穷都并非是出于个人的原因,他们往往是需要承担一家人的经济支出,只一个人工作,只敢自己应得的那份,且不是因为懒才穷,更非因为傻或别的什么,而是机会很少降临在他们身上,而且他们很清楚自己的能耐,尽可能地不去给别人添麻烦,也尽可能地不去惹麻烦。
当然,以上穷人是属于正常情况。还有比如玩掉的、花掉的、吃喝piao赌的呀……这种人家活得滋润着呢,轮不到你去看不起。
而上述觉得那些毛病,谁敢说自己没有呢?如果没有,那只能说你很幸运,当然也可能是你很不幸。
毕竟只要一直活在舒适圈里,很多问题都不会出现更不需要去面对。就这么简单。
本来没想补充的,但想了想还是觉得应该补充一下,那就是对穷人的定义。如果读过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穷人》,大概对这两个字会有更加精准的理解。
所谓穷人,从来都只诞生于“新新阶级”。意思是,存在阶级意识才会有穷人或富人的概念。而这并不代表是真相或事实本身。换句话说,如果叫你用一个标准去恒定穷富,你压根无法得出一个概念:可以富到什么程度,可以穷到什么地步。
举个简单的例子,农民其实是不属于社会价值体系中的,因为在里面他们是没有自己的位置。靠天吃饭,靠自己的本领谋生,自力更生,这样的人并不穷,换句话说是不需要“依赖”他人,仰他人鼻息而活。故而,你很少看到这个群体会多么谦卑,谦逊,反而他们果断,大胆,且比一般人更坚强,更坚韧。意思是这个群体在社会价值体系中是没有自己的位置,也就是跳出了这个圈,直到某个资本家把他们纳入了某平台(比如某某买菜),变成了社区式,实际还是压榨这个群体,想把它转化为自己的“力量”。意思是想把他们捆绑到自己的船上,继而剥夺他们身上的独立自主。
再举个例子,同样是跨越出这个价值体系的,比如投资人,又比如老板。他们不论经济状况如何,都算不得是穷人的。换句话说,靠某个人,某个平台,而自己的东西却只能展示出极小部分,或者说发挥出的价值是自身价值的极小部分,继而需要用这种方式去换取“谋生”或“钱”的,都算是穷人。
还比如艺术家,作家,思想家,拥有自己的自主和独立,有自己的范围,你即使困住他们的“生路”,他们依旧活得精彩。这不是钱可比拟的富。那是丰富和富饶。
所以,穷人是什么呢?恰恰是那些被以上举例这些人排除在外且自知或不自知进入“他人规则”的遵守规则者或维护者或守护者,乃至于排斥者。
因为以上举例这些人群压根不会去管你们,也管不着,更不存在和你们去竞争什么,各自圆满,各自独立,各自成长。自强不息。
所以,瞧不起穷人的多半也是穷人无疑。看得起穷人倒不是因为看得起的是穷人。而是恰恰没有穷富的认定,继而可以做到和人平等相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