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尊重自己的感觉,不是只在大事上如此,相反,这是在无数的小事中练习出来的。
失去自己的立场,也不光是在大事上才如此,相反,也是在无数的小事中形成的。
2.但你可以从现在开始,在每一件琐细的小事中发现并尊重你自己的感觉。
3.如果父母频频摇动孩子的立场,否定孩子在很多事物上的感受,这会直接导致一个结果:这个孩子头脑会变成一个“椰子壳”。
椰子壳,是我一个学员的形容。她说,她发现自己的脑袋就像是一个椰子壳,里面塞满了字条,每一张字条上都是父母给她发过的一些指令。每当遇到事情时,她很少会先去寻找自己的感觉,而是先去头脑里调动这些字条。如果找不到就显得笨笨的。
4.实际上,任何一种才能,真正的核心都是感觉,而不是抽象的智力。甚至如爱因斯坦,他发现相对论也不是通过抽象思维实现的。
5.如果你喜欢一个事物,想在这一喜好上达到一种境地,那么你要试着在这一事物上练习你的感觉。
6.因为这样的童年经历,我的感觉没有被破坏,所以我做什么事情都有清晰的立场,而这些清晰的立场,都建立在我自己对事物的感受之上。也因此,我是自动地不把别人对我的评价当回事,倒不是为了显摆自己的个性。
我想,正是因为我这种个性,基本上是干一行爱一行,随便做什么事情很容易就上瘾。因为,当自己与某一事物的关系没有受到别人的妨碍时,那种全身心投入做事情的感觉实在太好了,这种专注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奖励。
7.喜欢一个老师时,这门课成绩就很好,不喜欢一个老师时,这门课成绩就差很多。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们的自我价值感不是发自内心,而是来自老师对他们的评价。当老师喜欢他们时,他们的自我价值感很高,这带动了他们的成绩提高;当老师不喜欢他们时,他们的自我价值感变低,这导致了他们成绩下降。
8.看起来,我具有一个优点——有很好的心理素质,但其实,这个心理素质是父母给我的。尽管我在农村的父母不会像巴菲特的父亲那样告诉巴菲特——尊重你自己的感觉,但他们用行动做到了这一点。他们很少影响、评判更不用说否定我的感觉,这让我的心生出了茂盛而庞大的根系,可以在任何我喜欢的事上紧紧地抓住大地。
9.本来,这是很自然的。只要父母不过多干涉孩子,那么孩子就会自动成长为非常有感觉的人。但是,现实情况下,有这样的父母成了一份难得的幸运。
10.假若你很在乎别人对你的看法,那么这并不是天然的,而是在你成长的历程中形成的,去检视一下你的成长历程,这会帮助你从对别人的评价中解脱出来,投入地去做你喜欢的事。
11.假若你很在乎别人对你的看法,那么这并不是天然的,而是在你成长的历程中形成的,去检视一下你的成长历程,这会帮助你从对别人的评价中解脱出来,投入地去做你喜欢的事。
12.你最丰盛的资源在你心中
13.宫崎骏给出了那个令人惊讶的回答。记者再问,你从来不考虑你的观众,那你如何制作电影呢?
宫崎骏说,我会去我的内心寻找灵感,我的潜意识之井是我一切灵感的无穷无尽的源泉。
14.通常来讲,无比打动你的事物,如果你能将这种被打动的感觉表达出来,那势必也会打动别人。
15.我们做事情时,很容易去想,我可以去哪里寻找资源,但我们却忘了,自己的内心是具有最多资源的。
16.我们做事情时,很容易去想,我可以去哪里寻找资源,但我们却忘了,自己的内心是具有最多资源的。
作为一名心理医生,我常常用半催眠的办法帮助来访者寻找资源,这个办法特别简单,你自己一个人时也可以尝试。
第一步,端正你的姿势,站着、坐着、躺着都可以,但要端正一些,最容易入手的姿势是坐着。
第二步,闭上你的眼睛,做几个深呼吸。很自然的深呼吸,不必用力,只是将你呼气和吸气的节奏变得长一些即可,并感受气息在你的身体内流动。
第三步,花一点时间,感受你的身体。如果时间充裕,你可以很细密地感受你身体的每一部位。如果时间较短,你感受几个部位即可。我通常建议先感受双脚,感受双脚踩在地上的感觉,再感受大腿、臀部、腰部与背部等部位坐在椅子上的感觉,再感受一下小腹部、肚子、胸口……
这个练习有两个重要作用。第一,感觉总是和身体联系在一起,好好去感受身体,将注意力从头脑上转移,会帮助你有更好的感受能力,可以更好地去做巴菲特的爸爸对巴菲特的叮嘱——“尊重你自己的感觉”。
第二,这会让你得到很好的放松。很有意思的是,除非你是放松的,否则你很难有很好的创造力,你也很难有全神贯注的专注力。
第四步,向自己的身体,向自己的内心提出一个请求:我希望在某一方面获得资源,请帮助我。
然后,静静等待即可,一些资源会自然涌出。这些资源可能会像宫崎骏创造《千与千寻》那样,是源自童年的回忆,也可能会与某一些帮助过你的人有关,也可能是你在大自然中玩耍的感觉,也可能是专属于你的一种特别体验,甚至是完全出乎你意料的资源。
17.请切记一点,哺育你的精神生命的,不是别的东西,而是你的感觉。你体验的感觉越是丰沛,你的生命力就越是强悍。
18.存在感,是建立在当你在做一件事的时候,你与这件事是否建立起了连接。
19.不再从别人那里去看自己的需要,而是去自己内心,看看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然后将这一切在自己生命中活出来。
或许你会发现,你对某一些方面——譬如电脑——很好奇,那么,去发展这一根系;
或许你会发现,你对人性特别好奇,那么,去发展这一根系;或许你会发现,你对一门技术很好奇,那么,去发展这一根系;或许你会发现,你很想周游世界,那么,去发展这一根系;或许你会发现,你对异性很感兴趣,那么,去发展这一根系;或许你会发现,你对了解自己很感兴趣,那么,去发展这一根系;
……
或许最后你发现,你的兴趣是很广泛的,那很好,去发展这一切根系,那样一来,你的生命就真的如同一棵健康的树,有很多根系深入大地,而且每一根系都有很多细密的小树根,在帮助你从大地里汲取营养。
高考独木桥不是生命,这才是生命,你可以从现在开始,而且是你自己来为自己的人生做选择。
20.如头脑被别人的意志侵占,那身体会发展出各种方式,隐蔽地表达自己的意志。
21.我想这么做,我不想那么做。这就是我的意志,我的选择,我不需要你的批准,更不需要向你证明我是对的。
当然,如果自己的选择会在事实层面上波及对方,甚至伤害到对方,那就很不同了。但如果不会在事实层面上伤害到对方,而只是对方有情绪——他感觉到自己受伤,那么,这份受伤的情绪是由对方自己负责,而不是我要对他的情绪负责。
22.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