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一篇论文,大概至少需要一周的时间,从选题(真是众里寻它千百度),到爬梳参考文献,找到一个没有人用过的视角,再用一些理论来细细解剖这个文本,再到最后书写成文,校对,所花的功夫不少。可是,更令人泄气的是,你的文章海投,却找不到买家,最后只能沦为普通刊物的三流文章。辛辛苦苦经营,到头来落了个一场空。
这种产出比让多少人,对学术,望而却步。但是高校老师又要面临科研压力与晋升的要求,对论文的感情就有点又爱又恨,很复杂,总是要为了生存,忍受一段坐冷板凳的日子。事实上,学术界已经充斥着一批可以快速量产的水货,在冷僻的学术空白地捡漏,采摘一点学术理论,自圆其说,也能勉强生存。
有些老师适合学术,造文章,有些老师适合专研教学,做线上线下金课,有些老师适合带领学生做校企合作项目,进行技术创新,实在不应该按照科研要求,对老师们一刀切。各尽其才,才是管理之道。
学术研究是一条窄路,没有几个人喜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