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中,蜀国大将魏延曾提出一个“子午谷奇谋”,大致的内容是由魏延带领5千精兵,从险路子午谷直取长安,有希望可以出奇制胜。因为诸葛亮没有采纳这一建议,而这次北伐又失败了,所以就有人总是觉得诸葛亮用兵过于谨慎,失去了一次成功的机会。但其实,魏延的子午谷奇谋是一个非常依赖“侥幸”的计划,需要全体魏国将领和魏国百姓的“配合”才能完成。在具体实施阶段,有太多的不确定因素,所以注定难以成功。以下三点分析。
1、子午谷是连接汉中和关中的一个险峻山谷,这个山谷的险峻,已经到了蜀国不需要重点设伏的程度了。冷兵器时代缺乏完善的观测手段,理论上能走过的地形,大兵团一上去往往都会傻眼。只要对方在这段路中间设置几个人,在关键的路段安排工事,千军万马也无法通过。更何况,山区天气莫测,忽风忽雨忽雷电,哪怕一个小小的天灾,都能让在山谷中疾进的军队承受灭顶之灾。第一次北伐后不久,曹魏的大司马曹真想通过反走子午谷直达汉中,结果苦哈哈地走了一个月,还是因为山洪冲毁栈道而只好撤兵。曹真走不通,凭什么魏延就能走通呢?难道真的要老天帮忙,让自然条件一切顺利吗?魏延有些太理想化了。
2、如果魏延的人马能够突破一切天险,顺利的到达长安城,那么下一步要想成功,就需要曹魏将官们的配合了。首先是夏侯楙,必须在第一时间临阵逃脱。其次是御史、太守等人,必须在夏侯楙逃跑之后,第一时间开门迎降。可实际上,这种情况很难发生。首先是夏侯楙,此人是夏侯惇的中子,娶了曹操的女儿清河公主。这个人的爱好是买房子置地,军事才能并不突出。但没有军事才能,就一定会临阵逃脱吗?要知道,曹魏时期镇守各地的大员并非孤军奋战,他们手下是有自己的团队的,打仗往往用不着他们自己出面。魏延只有区区五千士兵,面对千年古都长安,就真的能形成那么大的压力,可以让有人可用的夏侯楙吓得跑路?
3、粮食问题一直是蜀军的一个短板。以魏延的计划,自己士兵只要带着能抵达城下的口粮就行,到了长安自然能到仓库和百姓家中的粮食。可是,按照战争的惯常做法,即使曹魏的守军真的被魏延吓得弃城而逃,也会留下一部分人来把处理战略物资。以粮食而论,通常都是一把火烧了了事。除非老百姓真的是心向蜀汉,自觉地组织起来,维护治安,阻止曹魏官府烧粮。如果没能做到,魏延到来时,就不得不从百姓家里征粮。那这个事儿就有点儿太不靠谱了,百姓家中能有多少存粮,能够支撑起一直军队?如果不行,那就只能抢粮。可是这种的行为,百姓就不会反抗吗?一旦反抗,魏延手下的五千士兵能够镇压住多少百姓?一旦民变形成规模,魏延“咸阳以西可定矣”就成了一句十足的空话。到时候别说魏延这次行动会失败,蜀军毁了名声,日后的军事行动也不要想展开了。魏延的这种想法如要成功除非上天眷顾,其中不能出任何差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