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小白都知道企业利润对于企业来说意味着什么?是多么重要的财务指标。但是财务高手一般都不会特别关注利润表,对于财务高手来说,更重要的是资产负债表。因为利润表中的利润是经营利润,而非实际利润,所以企业是可以通过资产负债表来对企业的利润进行调节的。那一般企业都会用到哪些科目来调节利润呢?
最常见也最容易被企业利用的就是“固定资产折旧”。固定资产是必须要计提折旧的,购买或者自己建设固定资产时的相关支出,不能在当年一次性的记录为当年的费用,而是要按照一定的规则将他分摊在该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内。这个分摊过程就叫做固定资产折旧。固定资产折旧将作为与当年的费用,记录在利润表里面扣除,折旧的最大限度是资产价值归零。固定资产折旧规则(政策)是由企业自己选择的,而常见的固定资产折旧政策有年限平均法(也称为直线法)、工作量发、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等。如果企业突然改变了折旧政策,就需要特别注意,必须要搞懂他为什么会改,改得是否合理,会带来什么利益等。因为不同的折旧政策下,计算出来的固定资产年度折旧费用不同,直接带来利润的变动。它既可以用来调高利润,也可以用来调低利润,主要就是看改变之前的折旧政策与改变之后的折旧政策有何不同。
其次“固定资产减值测试”,是用于测试是否存在由于行业产能过剩、资产市值的持续下跌、技术陈旧、损坏、长期闲置、经营环境负面变化等原因,导致该资产可变现价值低于账面价值的现象。如果有就要将该部分的账面价值减至可变现价值,而其中的差额记录为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它同样要作为当年费用从利润表里面扣除。企业可以利用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当年大量减值,降低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将损失记录在当年,然后第二年在将该资产出售。出售价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就是利润,也就是压低第一年的利润,太高第二年的利润。
再就是“无形资产”,无形资产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但是可以辨认的资产,比如专利、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特许经营权、版权和非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可以是买得也可以是股东作为出资投入的,还可以是企业内部投资研发的。而研发有分为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研发阶段的支出全部费用化处理,计入当期管理费;开发阶段的支出符合条件的可以记录为无形资产(也就是费用资本化)。但事实上研究和开发阶段没有特别明显的界定,因此就给了企业操作的空间。一般来说利润高的企业更愿意把研发支出都计入费用,这样可以减少当期税收支出。
再就是“商誉”,虽然商誉不需要摊销,但是每年都要做减值测试。商誉减值也是作为费用从当年利润里扣除。减值不可逆,一旦计提,即便未来资产获利能力回升,也不允许再转回。因此商誉减值也容易成为企业操控报表的重灾区。
以上都是只是企业在操控报表上的冰山一角,只有我们自己练就了火眼金睛才能识别财务报表中的各种猫腻,才能避免投资踩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