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我读了一本书读书读书让生活美好
【大白读书会】浓缩《幸福的方法》这书的精华

【大白读书会】浓缩《幸福的方法》这书的精华

作者: PPT演讲师大白 | 来源:发表于2016-07-07 00:54 被阅读94次
    【大白读书会】浓缩《幸福的方法》这书的精华

    文/大白(微信号:pptspeech)

    看了这书,我就想着跟大家来聊聊幸福这个词。

    我要谈的主要就三个问题:(1)为什么那么多人觉得自己不幸福?(2)什么是幸福?(3)怎么样才能获得幸福?

    一、为什么那么多人觉得自己不幸福?

    我曾经做过一个非正式性的调查(就是利用qq,电话这些手段,在我认识的朋友圈子里做访谈)。我问大家,你们幸福吗?对现在的生活满意吗?十个人有七个人是对现有的生活心怀不满的。正所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大多数是对工作不满意,还有就是爱情,少数人的困惑还体现在与家人的相处上。这些人的相同点用一个字来概括就是:累。两个字就是:憋屈。

    What happened?

    在没有意识到生活不易的现实之前,我一直将自己的幸福寄希望于不远的将来,或者说是一个当前正在努力完成着的一个大目标,大事件。比如,当我在上初中的时候,我觉得考上重点高中之后,我的生活就会幸福了。没想到,高中还有考大学的压力。所以在高中的时候,我就想,那考上大学后我应该会幸福了。但是到了大学没多久,我又觉得不是那么回事。大三的时候准备考研,熟悉的期盼再次出现:啊,考上研究生就好了。后来研究生倒是考上了,但自己的幸福,在以后的几年时间里,似乎也并未真正出现。直到那时,我才有所领悟:面对这一次又一次的循环,存在两种可能,第一,生活的本质就是“不易”;第二,在对待人生和追求幸福的道路上,我存在许多错误认识。在这些问题,我还是个孩子。

    刚开始的时候,我认同第一种看法,从而开始以一种悲观主义者的视角去看待人生(一些悲观主义者的文学思想作品给我带去比较大的影响)。尽管这让我解释了很多事情,但在这个过程中我却越来越觉得这事很拧巴——因为我发现自己的本性其实并不悲观,内心总是忍不住要冒出腾腾的生气。当我在对悲观主义的定位将信将疑的时候,我就给自己的“悲观主义者”标签加了一个前缀,全名变成了一个“乐观的悲观主义者”。当然,对于这样一个标签来说,本质还是没变,我还是一个悲观主义者。然而,对于这个定位,我看着仍然觉得有些别扭。如果倾听一下自己内心真实的声音,我仍然会觉得那不是我。正当这个标签处于风雨飘摇的时候,沙哈尔的《幸福的方法》出现了。这本书彻底地将我从悲观主义者变成了乐观主义者。也就是说,我开始承认第二种可能:我之所以感觉不到快乐,不是生活本质就是艰辛。而是在对于幸福的认识上,我有很多错误的认识。对于生活的本质这个问题,我也有了重新的看法:尽管我还不是很清楚生活的本质到底是什么?但这种本质应该不能用“容易”或者“不容易”,“幸福”和“快乐”来衡量的。因为这只是人们根据自己的人生经历和经验对于生活的一个主观判断而已,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人生经验,从而也就是有了对生活本质的不同看法和观感。那么,生活的本质就很难再说清楚了。所以在生活的本质是什么这个问题上。我的看法就是:生活的本质一定有,是一种相对客观的存在。但具体是什么?我还不知道。不过我不认为可以用“容易”或者“不容易”,“幸福”和“快乐”这些词来衡量。

    我啰嗦上面一大段话,意在何为呢?我主要是想说,对于为什么人们会觉得不幸福这个问题。我从个人的人生经验上出发去思考这个问题的话。我得出的大致结论就是:不幸福并不是因为生活的本质和主题就是凄苦,不易,艰难。而是,不幸福的根源主要出在我们对于幸福认知的偏差,以及在这个基础上导致的行为上的偏差。

    我喜欢把事情讲透,说清楚。“对于幸福认知的偏差,以及在这个基础上导致的行为上的偏差”,对于这样一个形容,显然还很笼统。我接下来就围绕这个结论,具体展开去跟各位描述三类人。通过描述这三类人,以及最后的一个总体分析,我相信大家对于这个结论会有比较清晰的理解。

    第一类人:以我的朋友小强为例

    小强是我的大学同学。人很用功,也很聪明。大学毕业之后就在当地的一家大型大公司找到了一份特别棒的工作。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和用心,没过两年,他就当上了部门的主管。在我们这些大学同学看来,小强真了不起,才两年就当上小领导,再看看自己,脚跟还没站稳呢。在他的亲戚朋友看来,小强是家里孩子的榜样,年轻有为。就是这样一个在别人看来风光无限,前途无量的小伙子,他却对我说他其实并不快乐。我有点惊讶,我说你可是我们大家都很羡慕的对象啊。怎么你不快乐?他告诉我的生活状态是怎么样的:节奏很快,事务很多,压力很大。在小强看来,人生就是“先苦后甜”的过程。先拼命干,干完之后名也有了,利也有了,幸福快乐自然就来了。他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所以,公司的大小事务,他基本都是来之不拒。是他的事,他干。不是他的事,老板只要有吩咐,他也干。因为他总是能把事情处理得很漂亮,所以手头的活就越来越多。然而,首先一点,咱先不说能力,就先说这精力。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你不可能大包大揽,把所有人的活都揽到自己这里一个人干完。事儿一多,再有本事的人也经不住压力丛生。其次,尽管你很有能耐,但终归不可能没有死角。也就是说,人的能力肯定是有限的。所以,当你把所有事都接下来之后,面对自己力所不能及的事情之后。你的压力就更大了。对于小强来说,每天有干不完的活,还有操不完的心。在公司忙活完一天,下班回到家,一躺到沙发就有种再也不想再起来的想法。什么也不想吃,什么也不想做。第二天一大早,再累也得打起精神,西装革履地去上班。

    第二类人:我母亲的朋友的儿子阿东

    阿东的妈妈跟我妈是朋友。阿东长得很高,很帅,家里也巨有钱,典型的高富帅。老爸是开建筑公司的,老妈是公司的会计。一年赚个上千万,没什么问题。几百万?用阿东自己的话来说就是:玩玩好了。阿东到了该上大学的年纪,父母帮他在魔都物色了一个不知名的师范院校,花了些钱送他进去。在大学里的阿东是什么情况呢?我就举个小事情,大学里一般都是四人一间宿舍,大家平时都住在寝室里面。阿东不住那里,他跟几个不差钱的孩子一起,住学校附近的四星级酒店。在学校,花钱如流水;回到老家,成天都是吃不完的饭局。今天张三家,明天李四家,后天王五家。酒足饭饱就唱K,蹦迪,洗脚,桑拿。什么happy玩什么,怎么高兴怎么来。大四那一年,阿东的脾气越来越差,跟家里人的矛盾也越来越大。尤其是跟他的妈妈,每次没说几句话俩人就能干上。以至于到后来他妈他爸对他几乎都快绝望了。他妈知道我是学心理学的,平时在给人做心理咨询。所以有一次她就给我打电话,说希望我能够跟她的儿子认识一下,指导指导他。后来在她的撮合下,我跟阿东坐在了一起。

    我跟阿东的沟通,基本上就是一次破冰之旅。刚开始的时候他就是那种盛气凌人,对我爱答不理的样子。我问他你对自己现在的生活满意吗?阿东说:当然满意了!又什么好不满意的?每天吃吃喝喝,泡泡妞。但是聊着聊着,他这块坚冰慢慢就出现了融化的趋势。当我再次问他同样的问题的时候,他用平静的语气告诉我:跟你说实话吧。其实我也不觉得自己有多快乐。你也看到了,我家就是这么个情况。我一出生就是这个样子,我将来要走什么路,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他们都已经给我规定好了。我从来不缺钱,我要想的就是怎么把这个钱给花出去。所以我就玩呗。但是有时我经常觉得,跟一些狐朋狗友去吃喝玩乐的时候确实很high,但是过了那个劲,当我静下来之后。什么空虚,寂寞这种感觉就来了。为了逃避这种感觉,我就继续找乐子。把自己搞得疲惫不堪为止。不过除了这个,我还能干什么呢?我听完他的叙述之后就问他,未来怎么打算的?阿东说:不用打算,也不想打算。那不是我要想的事,也不想去想。我就过好现在的日子就行了。今朝有酒今朝醉了。

    阿东的情况跟小强的其实有点正好相反的意思。为什么这么说?小强的人生观是:先苦后甜。我可以牺牲现在生活的幸福,拼的是一个美好的未来。而阿东的人生观是:我不考虑未来,我就把现在的自己给整快乐了,整疯狂了。

    第三类人:就叫“虚无主义者”

    如果我们把刚才所讲的两类人大致分分类,那么第一类人就是不在乎现在,只拼未来的人;第二类人则刚好相反:关注现在,不考虑未来。如果我们在加一个“过去”的维度,重新在引入第三类人——回忆过去没有价值,对未来不抱希望,当下浑浑噩噩。对于这一类人,我们就称之为是虚无主义者。在我看来,虚无主义者有两类。

    第一类虚无主义者可能是因为先天气质,或者成长环境的一些原因,使得其常年以一副消极的态度面对这个世界。他无法从过去的经历中找到力量,也不对未来抱有太大的希望。现在,就像个无头苍蝇一样做着从来没考虑过适不适合以及爱不爱做的一些事。

    第二类人虚无主义者主要是从像小强和阿东这样的人演变而来的。拿阿东这样的人来说,过度放纵和荒淫无度可以让一个纯粹的享乐主义者转变成一个虚无主义者。这里面的原因主要在于:第一,人的欲望是永无止尽。你这回受到一个强烈的兴奋刺激,贪婪的人性可能就会追求刺激性更加强烈的刺激。一旦这种刺激找不到,久而久之,人的精神状态就会扭转之下。第二,再强烈的激情,时间都不会太长。当激情消退之后,人就会陷入到一种无尽的空虚寂寞当中。这时的人们在烦闷之余会思考到自己的未来:连这种极致激情体验都没办法让我获得持续的快乐。那我活着其实也没有太大的意义了。久而久之,虚无主义的念头就出现了,而且越来越占据着自己的身体,心理和灵魂。(可以想象一下以前读书的时候,每年暑假,你有很长的一段假期。你拼命玩,玩到后来,是不是也想着回校读书了,有的人说暑假玩着玩着就觉得想吐。长时间的休闲和放纵到最后,心理肯定会出现变化。)

    那为什么小强这样的,也会陷入到虚无主义的境地当中?小强这样的人也有一个非常致命的心理困境。因为心理学研究表明:靠物质来维持的兴奋和快感总是不能持久的。而小强所期盼的那种幸福其实就是建立在物质(名,利,权)基础上的。可以预见的是,当小强有朝一日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的时候,比如说买了房子了,升了经理了。他原先以为得到这个东西之后自己就会持续性地快乐幸福,事实肯定不会如此。相反,小强会很快乐,但是这种快乐很有限,而且会很短暂。有的时候,甚至就是一两天的事情。在这个事情上,我想大家都是很有经验的。你比如说我们大家都经历过高考。大家想一想,当知道自己被心仪的大学录取的那一瞬间。你是不是会兴奋异常。然后开始忆往昔峥嵘岁月一番,一边回忆,一边感叹;一边回忆,一边感到幸福。但是,这些温暖时刻会持续多久呢?是不是两三天之后,一切都回归平静了呢?工作了之后,年底发奖金的时候是不是也是这样呢?没发之前拼命想要奖金,但几次之后,当奖金拿到手上,你是不是发现也就那么回事了呢?所以,还是那句话,靠物质来维持的兴奋和快感总是不能持久的。当像小强这样的人将自己的幸福寄希望于金钱,名利和权力这些东西的时候,他们在真正得到它们的时候就会产生失望:啊?怎么我即便拥有了这些东西也不觉得快乐呢?难道说,连金钱和名利都没办法给我带来快乐吗?当想到这一层,但没办法给出一个合理解释的时候。虚无主义的萌芽就开始产生了。任其发展,一个功成名就的人最后堕落成一个醉生梦死的酒鬼,你也别觉得奇怪。

    虚无主义者,显然也是不快乐的。

    三类人讲到这里,基本上就全部说完了。接下来我们可以对此做一个简单的分析了。我们在这里要引入一个坐标轴,利用一个横轴和纵轴,我们划分出四个区域。前面所提到的三类人,我们可以将之放到对应的区域当中。

    (图片可见:http://site.douban.com/widget/notes/10210734/note/238740175/)

    所以,到这里为止,我们可以给人们为什么不幸福给一个最后的结论了。不幸福的原因有很多,但是总括性地来说就是:在他们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时候,没有协调好未来利益和当前利益之间的关系。有的人只顾眼前,不顾将来(如阿东);有的人只顾将来,不顾现在(如小强);有的人干脆对两者都失去了信心(如虚无主义者)。

    在这个坐标轴当中,有一个地方是空着的。那就是右上角那个兼顾到当前利益和未来利益的区域。可以这么说,这个区域就是我们所应该倡导大家去追求的幸福区域。我们给在这个区域当中的人一个标签:幸福达人。

    你说在我们这个世界,这样的人有没有?当然有!只不过不多。我自己就是这样的一个人,还有我的另一个大学同学。我的那个大学同学从小喜欢画画,尽管她在大学期间选择了一个跟画画没有半毛钱关系的专业,但是她并没有放弃对画画的兴趣。在班级活动中,她总是能够利用自己的一双巧手给大家带去美的享受。闲暇之余,他专门去外地进修了自己的画画技术。可喜的是,大学毕业之后,她做了自己想做的事——在一家金融单位里做了VI相关的工作。每次同学聚会,或者平时在网上碰到,当我问她最近工作怎么样啊。我同学总说她做得不错,很开心。她的未来,自然也是春光明媚。在她所在的单位,以及整个行业里面,她这样的人才都是相当稀缺的。上司非常器重她,同事非常喜欢她。乔布斯表达过一个观点,大概意思就是说人的大部分时间都会在工作当中度过,所以你一定要选择一份自己真心热爱的工作。一方面这是对你的人生负责,另一方面也是你成就伟大的先决条件。乐在其中,成就梦想。其实就是兼顾到了当前利益和未来利益两方面的利益。我的同学她做到了,所以她很快乐。作为我来说,我觉得现在的自己也正走在这一条路上。我对自己现在正在做的事情充满感恩,同时,前面也有一个非常明晰的目标在等着我。而我现在正在做的这个事跟我未来的目标又是能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这就是够了,真的,这就是够了。

    二、什么是幸福?

    接上面的话,说到这里。我们其实也可以简单地给幸福下个操作定义了。既然不幸福在于没有协调好未来利益和当前利益之前的关系。那么,幸福其实就可以被我们简单地理解为是:一种能够协调好当前利益和将来利益之间关系的生命状态。

    三、怎么样才能获得幸福?

    既然幸福是一种能够协调好当前利益和将来利益之间关系的生命状态,那么想要幸福,就得协调好这对关系了。

    你知道的,我喜欢把事情讲透,说清楚。在协调这对关系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我直接给答案——关于幸福的三个关键词。

    第一个关键词:热爱

    在这里,我还要特别提一提乔布斯的那句关于热爱的一个观点:我很清楚唯一使我一直走下去的,就是我做的事情令我无比钟爱。你需要去找到你所爱的东西。对于工作是如此, 对于你的爱人也是如此。你的工作将会占据生活中很大的一部分。你只有相信自己所做的是伟大的工作, 你才能怡然自得。如果你现在还没有找到, 那么继续找、不要停下来、全心全意的去找, 当你找到的时候你就会知道的。就像任何真诚的关系, 随着岁月的流逝只会越来越紧密。所以继续找,直到你找到它,不要停下来!——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我呢,是非常非常地赞同这样的说法的。我们一定得找到一个自己所爱的事业,这将是幸福人生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热爱,你会在每天一睁开眼就迫不及待地想去工作,积极主动对你而言不再是难事,面对麻烦,你会主动去动脑筋思考,直到问题解决,阶段性的目标一个又一个被你完成。最重要的是,热爱可以让你明白,即便是工作,也可以让你无怨无悔,甚至是乐在其中。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真心热爱的事情,好好问问自己那是什么。如果还没有明确的答案,那就像乔布斯说的那样,继续找,不要停,直到找到为主。找到心中所爱,就能发现幸福所在。

    我以前也不知道自己该干嘛?但现在我知道让我怦然心动的东西是什么了——讲课和写作。在大学的时候,我发现了自己在讲课方面的特长。后来,我意识到以后可以做跟讲课或者培训相关的工作。所以,我一直在有意识地自我完善这方面的能力。我发现只要我一站在讲台,或者意识到自己即将登上讲台,我的肾上腺素就会急剧升高,精神状态往往好到难以想象。可能正是因为真心的喜爱,吸引力法则发生了——讲课和培训的机会渐渐变多了。一方面我去做一些公益性质的演讲,另外一方面也会接到来自意想不到的人的邀约。总而言之,讲课和培训,是一件能让我觉得非常快乐的工作。我真的喜欢它。另外,我也喜欢写点什么。不过写作并不像演讲那样发自内心,它应该算是讲课的副产品。尽管对于写作这件事我也是满怀热情,迫不及待,但之所以会这样。主要还是为自己的讲课事业服务的。我觉得:第一,写作是一种很好的总结自己的讲课成果的方式;第二,同时也是一种能帮助我梳理思路,使表达变得更有逻辑,更全面的工具;第三,写作一旦有成果。比如能出版,甚至产生一定影响力。那么对于我的讲课事业就是一种很好的推动。所以,我也会迫不及待,自动自发地去写点什么。

    在做这些事情的过程中,我是充实,并且怡然自得的。

    第二个关键词:优势

    乍一看的话,优势和热爱是两个不同的东西。然而在现实的世界里,你会发现两者的关系其实很紧密。我向来认为:人们会喜欢做自己擅长的事,也会擅长自己喜欢的事。也就是说,两者会经常性地出现这种相互影响的情况。从某种角度去看,优势也可以看做是热爱的衍生物。当然,优势也可以转化成自己热爱的东西。

    尽管优势跟热爱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但我还是把优势单独拿出来,算作是幸福的第二个关键要素来谈。在这里我要强调的是:像寻找心之所爱一样,人们也应该不遗余力地去探索己之所长。每个人都存在一些比别人高出一截,或者别人根本不具备的能力和特点。这些能力和特点可以让你在做相应的事情的时候脱颖而出,体会成就感。这就是你的优势,发现它们,把它们最大化!发挥优势,简单的四个字,却可以让人由衷地体验到快乐的感觉。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这位享誉盛名的心理学家将人的需求从低到高大致分为5类:生理需求,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后又在“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之间加了“求知需求”和“审美需求”两类需求)。按照马斯洛的理论,人的需求基本上是从低到高依次出现的。从整体来看,这些需求的出现顺序基本上就是依照着“从物质到精神”这样一个特点。我们可以看到,人的最高一级的需求是:自我实现需求。所谓的自我实现,参照百度百科的解释就是:自我实现是指人都需要发挥自己的潜力,表现自己的才能。只有当人的潜力充分发挥并表现出来时,人们才会感到最大的满足。从这个定义中我们可以知道,首先自我实现的过程可以让人感到最大的满足。其次,自我实现跟发挥自己的潜能和表现自己的才能紧密相关。说到这里,你应该能明白为什么我在这里要这么隆重地跟各位分享优势对于幸福的意义了吧?

    讲课是我的热爱,也是我的优势。在准备这个事情,以及做这个事情的过程中,我时时都能感受到自己的潜能在被开发,自己的才能在被表现。我快乐,不足为奇。

    第三个关键词:意义

    意义是关于幸福的第三个关键词。想要幸福,意义感不可获取。为什么呢?因为意义感就是未来利益是否能够得到满足的主观评价。既然幸福就是要去协调好当前利益和未来利益的关系,通过做自己想做并且有优势的事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使你的当前利益得到满足。尽管一直坚持着做下去,我相信未来也会很美好。但是那是一种基于信念的美好,是一种基于直觉的美好。如果你是个特别理想主义,特别相信直觉的人,那么你依然可以活得怡然自得,久而久之会越来越怡然自得。因为你特别相信自己心中的信念:坚持做自己想做,做自己擅长的事情一定可以使自己有个美好的未来。相反,如果你是一个不太相信直觉,而是相信可预见,做判断需要有依据的人。那么你就得给自己正在做的事找一个恰当实际的意义。通常来说,意义感会让你觉得有盼头,有目标,从而会让你觉得现在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总之一句话,意义感可以让不知道该干嘛的人找到生活的方向,让本来就做得很开心的人变得更开心。

    关于意义对于幸福的重要性。我这里还要跟各位分享一个小故事:

    在一个建筑工地上,许多的工人在干活。有的在搬砖,有的在砌墙,有的在拌水泥。一个记者过去采访他们。记者采访到第一个人,问他在干吗?工人连看都没看那个记者一眼,有气无力地回答:没看到吗?我这不是正在搬砖吗?记者又采访到第二个工人,问他在干吗?那个工人比先前哪一位稍微好点,他对着记者说:我正在砌墙。说完便铛铛铛地开始敲砖,砌墙。最后,记者采访到了第三位工人,第三位工人跟之前的几位非常不一样,这人尽管满头大汗,但脸上却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当记者问他在干什么的时候,那位工人擦了擦把额头的汗水后说:我在建造一座伟大的教堂!

    好,关于幸福,就说到这里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大白读书会】浓缩《幸福的方法》这书的精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zzkj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