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2427453/f343fe1cf2f99307.jpeg)
一、关于跑后恢复
1、补充营养,2、放松肌肉,3、适当休息。本人更看重恢复训练和放松。赛后都会找医疗师为他按摩肌肉和拉伸。赛前一天,不要进行,或者深度拉伸,因为这个时候你的肌肉已经调整到了一个很好的备战状态,经过按摩后对你的肌肉会有一定的损伤。赛后的按摩主要是排酸,赛前没有进行剧烈运动,导致乳酸堆积的情况,无需按摩,赛后适当按按即可,也可以借助滚动泡沫轴拉伸。当你进行放松运动的时候,尽量轻松舒适,强度不要太高,容易造成肌肉疲劳。
![](https://img.haomeiwen.com/i12427453/a68e898bebbdad9a.jpg)
二、业余爱好者如何突破瓶颈期?
1、训练要系统规划,控制好有氧与混氧的比重,业余爱好者一本用不到无氧区间,基本上有氧为主,混氧为辅,8:2
2、完善跑姿,恶补体能短板,科学的跑姿不仅省时省力,关键跑起来不易受伤;力量训练要到位,不仅平稳跑姿,还能持续供能。
3、调整好心态,我们不可能次次PB进步,平常心,坚持即可。
训练肯定是首位,训练的能力起来了,肯定比赛也有信心了。还有一个就是要注意细节,比如赛前的补给,比赛前几天怎么补,怎么储存能量这个很重要。
![](https://img.haomeiwen.com/i12427453/cb0e4b6e8e6b856d.jpg)
三、关于业余于专业。
跑步没有专业和业余之分,一个业余选手经过系统的训练,也可以达到专业的水准,并不是业余选手就一定很业余,业余选手也需要专业的训练计划,第一,科学训练,不受伤;第二,系统训练,你的成绩才能提上去。很多业余爱好者通过自我的坚持,不仅成为了职业跑者,甚至专业教练,跑步在于积累。
![](https://img.haomeiwen.com/i12427453/ccc16000846b23c3.jpeg)
四、关于后半程掉速
1、大部分是训练不到位,跑量不足,强度不够,比如,长距离拉少了,或者长度不够长,没有体验到35公里那种极限奔跑的味道。
2、没有合理分配体能,虽然跑量有,但是什么样的配速有点迷糊,只知道,体能充沛,就快跑;体力不支,就咬紧牙关顶,不要跟着感觉走,应该控制好速度,要么匀速巡航,要么舒适平稳的节奏跑。
3、可能赛前的储存能量不够导致后面掉速很厉害,比如,赛道多吃碳水化合物,补充糖原。
4、平时的力量训练量可能不够系统,跑马需要强大的腿部肌肉做支撑,一旦跑起来乏力,后半程不仅掉速,还会崩。
5、缺乏大强度训练的刺激,比如间歇、冲刺、爬坡、35公里长距离慢跑等,光鏖战10公里有氧,远远是不够的。
总结:1、平常训练到位;速度、耐力、力量均衡发展,高、中、低强度合理分配。2、控制配速,合理分配体能。3、适时补给,半程要补充足够水分,还有盐、糖分,保证后半程不抽筋,没有明显的疲劳感。
![](https://img.haomeiwen.com/i12427453/1fbf76057f8ad516.jpeg)
五、关于运动伤病
对于业余爱好者,出现疲劳,遇到伤病,休息两天是好的,但是对于精英跑者,基本的训练量还是要保证的,只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减速减量,通过低负荷运动调整恢复,有时候,你不跑,不痛;一跑,就痛;并不是休息就一定会好,该痛的还是会痛,有些专业跑者提倡:跑步的问题交给跑步来解决,是有其道理的,只能通过慢跑调节恢复过渡,不能完全停下来休息,除非是特别严重的问题,比如膝盖和跟腱,对于业余爱好者,另当别论。一般来说,跑后的恢复很重要的,第一,拉伸;第二,淋浴;第三,泡脚,在一定程度上都能缓解肌肉的压力。
![](https://img.haomeiwen.com/i12427453/09ce509f3e568185.jpeg)
六、业余爱好者如何补给?
越追求成绩,越要重视补给。对于业余爱好者,基本上比赛途中,适当补给就可以了!尤其四个小时左右的朋友,补充水、饮料、以及自己熟悉的食品就行!但是对于精英跑者、专业大神,赛前就要进行补给了!重点是新鲜鱼肉之类的蛋白质,或者特色汤补,以及碳水化合物的补充糖原,只有赛前储备能量,到了比赛的时候,才有更好的发挥,一般极点之前,所消耗的都是赛前储备的能源,只有后面10公里,所消耗的东西才是赛场上补给的,所以当你看到很多专业跑者,前面几乎很少补给,即便补,都是润嘴,或者少量补,都后面才啃能量胶顶顶,除非前面飙速太快,导致能量消耗过多,才会提前补,一般都是前面补补水,极点过后再补充能量,他们必须专注,保持良好的节奏,减少频频补给,带来的困扰,所以赛前能源储备很重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