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心》读书笔记-by刘震

《心》读书笔记-by刘震

作者: 刘震_09d7 | 来源:发表于2020-10-14 19:56 被阅读0次

    01.稻盛和夫的基石假设

    首先,稻盛和夫对于这个宇宙的基本法则有一个基础假设,就是“万物向善,利他之风”。

    然后在他的描述中又隐含了一个三段论的逻辑推导,即:

    大前提:宇宙的本质是推动一切事物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小前提:如果个人跟宇宙能够同频共振,那么个人就能往更好的方向发展,就能更幸福。

    结论:作为人,应该顺应宇宙的利他之风,这样就能获得幸福,获得成就。

    02.稻盛和夫的第一性原理

    基于以上的基石假设,稻盛和夫提出了他的第一性原理,也就是第五章里的人生方程式“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

    热情和能力是一对螺旋上升的因子,它俩都是动态的,如果以极高的热情投入工作、不断精进,能力就会不断提升,同时,能力提升了,有了成就感,又会反过来提升热情,形成正反馈。

    而最重要也是最难的,是思维方式。

    03.作为人,何为正确?

    思维方式有正有负,它决定着我们的人生和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不对的话,再努力也不会有好的结果,甚至越努力越糟糕。

    那什么才是正确的思维方式呢?

    稻盛和夫给出的方法是——不断的问自己“作为人,何为正确”。

    同时,他也给出了他的标准:

    (1)动机至善,私心了无

    (2)先人后己,利他之风

    (3)贯彻正道,磨练心性

    04.如何落实到工作中

    稻盛和夫说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真我”,“真我”连接着宇宙的源头,那怎么才能和“真我”连接,从而和宇宙的源头连接呢?

    答案就是临在当下。

    我们能掌控的只有当下,找到自己认同的方向,然后把所有的精力投入到当下的工作中,不断精进,击穿阈值,一花一世界。

    任正非说“每个人要把自己手头的工作打造成大美绝活”,也是这个意思。

    所以说,把自己的工作做成“大美绝活”,就是我们与“真我”连接、与“宇宙”连接的最好方法。

    05.破二元对立

    其实稻盛先生的教诲很质朴,但在很多人听起来可能会觉得像鸡汤,如果不经过思考的话,很难全然的去相信。

    比如我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就有一些疑惑和思考:

    稻盛和夫说“利他”的时候,说利他就是“先人后己”,把“为自己”放在后面,把“为他人”放在前面。

    之前我的一位老师说“你要先满足自己,才能满足别人”,“当你有一桶水的时候,才能分给别人一杯水”。

    这里好像出现了一个二元对立,到底是“先人后己”还是“先己后人”?

    首先说“满足自己”,当我们说这句话的时候其实有3个层次——欲望、需求、需要。

    “欲望”是最外层的,常常表现为外化的东西,比如物质或者依赖于外在因素的精神需求,例如炫耀感。“需求”则下沉了一层,也就是欲望背后的目的是什么,这一层可以用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来概括。“需要”则是回归世界的本质,也是“我”为了什么而存在,也就是我存在的意义。

    所以,如果在“欲望”层面谈“利他”,大部分人恐怕是无法接受的,至少也是会觉得你站着说话不腰疼。如果在“需求”层面谈“利他”,可能多数人能接受“俯视”的利他,也就是我的需求层级或者说生存状态远高于你,我可以俯视你,所以做点利他的事情不影响我,或者说在平视状态下做些有互惠互利前提的事情,是可以的。如果是在“需要”的层面谈“利他”,我们都是宇宙的一个个分形,且只有我自己知道自己内心最缺什么,当然前提是识别出自己真正的“需要”,而不是欲望。所以这时候我只有先使自己内心充盈起来,才能更好的去和这个世界互动,才能去“利他”。同时,如果我能满足自己的本质需要,相信也一定可以帮助到其他有同样需要的人。其实这时候,与其说“利他”是目的,不如说“利他”是方法,在利他的过程中自己内心又会持续不断的充盈,然后继续去帮助别人,形成正反馈。

    还有一个关键点,就是你认为这个世界是零和游戏还是非零和游戏,如果你认为是零和游戏,那么你要获得更多、更好的东西,就必须损害别人的利益。而如果你认为是非零和游戏,价值可以通过合作创造出来,最终所有人都受益,那你就不太会做损人利己的事情,就能够更愉快的去“利他”。

    所以结论就是,“先己后人”是对的,因为你要先搞清楚自己在本质上需要的是什么,先满足自己的内心需要。同时,“先人后己”也是对的,在需求层面和欲望层面,通过“利他”来实现“需要”层面的利己。

    补充(20201015):

    今天对“利他”还是“利己”的这组二元对立有一个新的理解,本着追本溯源、挖掘二元背后的“一”的原则,利他和利己应该是一回事,利己就是利他。

    怎么理解这句话?

    根据理念世界的推导结论,宇宙的本源和人的觉性是一个东西,也就说人的源头和宇宙的源头是一个源头,所以每个人的源头也是同一个源头,只不过是理念世界的不同分形而已。如果说每个人有且只有一件最重要的事情的话,那就是和源头连接,也就是每个人的使命,而使命往往表达为“通过自己喜欢且擅长的事情,来对社会及他人产生有利的影响”,所以利他是我和源头连接的方式,我和源头连接就等于利己,所以利他=利己。证明完毕。

    这个证明中间有一个BUG,就是其中一个小前提是来自于归纳法,也就是“往往”这个词,如果有一部分使命不是表达为“利他”,而是“损人”,那么后面的推导就不能成立,利他就不等于利己。

    利他和利己的另一种理解方式,可以是“像爱自己一样爱他人,同时又像爱他人一样爱自己”。大多数时候我们爱自己多过于爱别人,比如别人犯错就是人品有问题,自己犯错就是由客观原因导致;有些时候我们又爱别人多过于爱自己,比如容易宽恕他人却过于苛责自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心》读书笔记-by刘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aawp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