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夜思

作者: 黑衣卿相 | 来源:发表于2016-12-18 23:46 被阅读0次

     睡着睡着,感觉到少了一丝凉风的轻拂,竟然醒了。然后,我发现我失眠了。

     我一直很向往那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可惜,我也明白,那只是一种向往。或许,等到以后,我会在生命最后的余晖里为自己活一次,去体验那种梦寐以求的生活。

     人活在尘世,太多的束缚,不悦。不如意的事太多,但是每一件不如意的事都是一定会发生的。最近,有一个流行的观点,人类,不过是我们认知之外的东西养的小白鼠而已,也就是说,世界本身就是虚幻的。

    人类的科技不管多么进步,始终不能理解一个东西——死亡。最近,高考后有一些人自杀,而一般人,总是用生命至上的观点来评价,一般都是认为,生命至上,你小子不该这么做。可是,畏惧死亡是人的本能,要让人选择死亡,肯定有他更加畏惧的东西。林嘉文的遗书说,不要对他的死妄加批判。是的,因为我们根本没有那个权利。我们不是当事人,我们看待问题的观点肯定跟当事人不同。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没有权利去强迫人家接受我们的观点。

    死亡以后会发生什么?没有人知道。我们只能研究死亡时机体的生理变化,至于人的意志和思想会怎么样,没有人知道。我们来这个世界上的意义是一个很古老的哲学问题,这里不再赘述。“既来之,则安之”。我们自己无法选择是否来到这里,我们唯一可以选择的是什么时候离开。或许这很奇怪,父母竟然不问孩子的允许就生出了他,但是人类赋予了太多的意义,我不敢说这种赋予是好是坏,但对我来说,则更加是一种束缚。莫言说,你最少对两种人负责,生你的人和你生的人。我想这应该是生命赋予人类最沉重的意义了吧。

    我们的上一辈大部分就是把时间花在子女身上。似乎在成家之后,就再也不存在所谓的自我了。中国的这种以家庭为导向的氛围,怕是全世界最浓的吧。有人问我怎么谈恋爱,听起来真的很可笑,因为我自己所有的可以被称作爱的感情,无一善始。我不想套路,可是现实是,不得不这样。有时候真的很奇怪,为什么明知道是谎话,还甘之如饴。love is blind .直到自己进去了,才会懂的。

     人真的是太复杂了,有很多人很牛逼,能自由穿行在各色各样的人就是不干净的。掺了太多的情感杂质。或许当年的因决定了今日的果吧。自己的果,怎么样也得自己吞。一切的事情都会有它的起源,然而,我却不知道罢了。

      我也不想去探索了,在过去的20年间,我知道的够多了,很多时候这些东西都会影响我的价值判断。过去的,就放下吧。像当年的仓央嘉措一样,他最初试图放下权利,富贵。可是后来,他放下了自己的感情,成为了藏民的仓央嘉措。“世人皆醉我独醒,举世皆浊我独清”,谈到这个,说个小插曲。中国人似乎总有一种习惯,总要判断出那个第一,哪个第二。我们争李白和杜甫争了好久好久了。一个美国人说过,“评价一个人的行为而不是他的为人”,很多时候,人是不可以被评价的,因为你一开始接触这个人的事迹,这个人或多或少会给你留下第一印象。这种感觉会影响以后的判断。好人做了一辈子好事,一件坏事就可以败坏名声。而做了一辈子坏事的人,突然良心发现,做了一件好事,那就会被称赞,良心未泯。一说大家都觉得荒谬,可是没人说呢?很多人尤其上一辈人,很怕打破固有的世界而去另外一个新世界。不知道为什么,总会有一种惧怕的心理。

     听人家倾诉了太多的负能量,有时候我自己都搞不清对错了,在我的认知中,对错是没有标准的。然而,似乎,伦理是有的。所谓的伦理就是人类社会判断的最最基本的依据。时代变迁是会伴随伦理观念的变迁的。明朝的朱熹,天天搞三纲五常的那位,把它儿媳搞怀孕了。不过,书上却是没有写到。这种事就是违反伦理,如果哪一天,伦理都不复存在,那么社会就会动荡不安。伦理可以改变,绝对不能消逝。

     忽然想起张之洞,这个人每天下午两点到十点睡觉,半夜起来老是拉一个病秧子秉烛夜谈,结果没过几年,病秧子就死了。也算是个奇葩吧,而不知道幸还是不幸,我也这样了。写到这吧,很杂很乱,各位看客将就点。水平不高,望见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静夜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abzm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