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时候上作文课,同学们多半都怨声道哉,那八百个汉字挤出来很是吃力。我表面上也是义愤填膺,表示自己很不开心。然而其实我是喜欢写作文的,也觉得自己有能力写好。但我不太好说出来,因为多多少少有种装逼的嫌疑。我要是对同学,对老师说我喜欢写文章(“作文”多没品,“文章”就高端了许多),然后把自己初高中时候写的那点烂成狗屎的小说拿给别人看,同学们保准管我叫“装逼犯”。
我那时候读了一点韩寒的文章,大感兴奋,觉得太对我路子了!于是写作文都是没头没脑的抨击应试教育,找作文出题人的毛病,跟没脑子的愤青似得,逮谁咬谁,现在想想简直蠢的要命。这种傻了吧唧的行为我干过不止一次两次,每次都是在语文老师的叹息中获得一个预料中的低分。老师估计在想“这熊孩子经历过啥痛苦?净搁那儿无病呻吟。”
记得小学有一回,老师让写作文,围绕着“老师的眼睛”(我感觉应该挺多人写过)这一话题写作。当时全班四十多人,有近二十个人的题目是《会说话的眼睛》。而我的作文题目很简单,就叫《老师的眼睛》。后来老师批改完之后,给我写了个备注:如果题目改为“会说话的眼睛”能更加生动。
我们每一次写完作文,老师批改之后我们都要重新写一次,再交给老师。第二次交上作文,老师简单翻了翻,扫到我那篇,然后皱着眉问我:“阿飛,我不是让你改题目了吗?”我回答“我感觉《会说话的眼睛》太幼稚”。老师扶了扶眼镜,拿着我的作文沉默了一会儿,说:“难道你不是处在一个幼稚的年龄?” 我无言以对。
我如今想起那些事,感觉尴尬症都犯了。感觉自己当时恨不得拿一个喇叭天天喊“我特么写的作文就跟别人不一样!”
然而确实不一样。因为他们的很正常很普通,而我的很蠢很造作。
不过我现在还是挺喜欢写点东西, 没事儿写点“随笔”之类的装逼文艺文。写这些东西就是想把内心的一些情绪表达出来(虽然压根啥都没表达出来,文笔火候不够),不一定要给人看。但是对我这种爱显摆的人来说写了一篇挺满意的东西却没人看是件挺痛苦的事。于是假装在某天偶然翻出某个时候写的随笔,然后花了半个小时打出来,仔细检查有没有错别字,然后发了出去。估计有人一看,就想“我去,这逼,又开始了。”
PS:原文其实我发在朋友圈,有不少粗鄙之语,我斟酌一下,还是删减了。我希望把自己最文艺,最安静的一面留在这里。
二零一七年二月四日,于家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