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听到安全感这个词应该是在我读小学的时候,看的一部港剧中,女主拒绝一位男士时,说道:“你没办法给我安全感。”我听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当时肯定是不能理解,我还问了大人,也许大人也试图解释给我听,但我还是不明白。
之后有很多年,对这个词没有什么特别的体会,直到上大学,再读到张爱玲的书《金锁记》,我被曹七巧这个人物给震撼了,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女人?做妻子时能忍住一切,只为抓住金钱;成为母亲后,抓住孩子绑在身边,成就自己世界里的国王。她让我觉得可怕,可我也想到了“安全感”这个词,她大概就是在抓住金钱和抓住孩子的同时来达到她内心的安全之地吧
我们又在追求哪一种安全感呢?
大部分应该是追求金钱的安全感吧。认为金钱可以带来一切想拥有的物质,甚至是想过的生活。有一位朋友,因为早年的家庭变故,他对金钱极其看重,不断地让自己投入到辛苦又繁重的工作中去,甚至都没有喘息的机会,只为挣更多的钱。他曾经说:“如果买了......,那我就觉得好了,一切都没事了。”其实,我想,即使他真的挣了更多的钱,买到了他渴求的东西,他也不会觉得一切都好的。因为他只是通过追求金钱来获得安全感,用拥有金钱的感觉来替代被爱的感觉。他需要的不是更多的钱,而是家人的爱
另有的朋友,听从父母的建议,努力去考取了有编制的工作,但自己并不满意,觉得那不是他真正追求的。那为什么他要这么做呢?从很多次聊天中,我感觉,他是通过顺从父母的安排,来得到父母的肯定和爱,仿佛是只有自己符合了父母的期待,才能得到他们的爱
也有朋友,在爱情中只会温顺和乖巧,从不反抗爱人的任何提议。结果她自己也很累很痛苦,强势的一方越来越强势,弱者则被越压越瘪。那问她为什么不离开?她说:很爱他,很害怕分离。我想她不是太爱他了,而是她太害怕失去和被抛弃的感觉。她在努力维持自己有人爱着的状态,害怕失去爱
还有一些人,虽然也已经是成年人,即使已经成家立业,但还是无时无刻不听从父母的安排和建议。甚至自己小家庭的事情也无法和爱人孩子商量着去办,只能听从父母的指令。这真的比小说《金锁记》中的曹七巧的孩子还要可悲,小说中的人物至少还有过抗争和反对。那么是不是应该试着去鼓励他们勇敢离开父母的掌控呢?也许没用。他们多年的被父母的控制的被控制感已经深深地印在脑海里了。我想他们是通过顺从父母的安排,听父母的话,来让父母高兴,来换取父母的爱。他们害怕不听话,父母就会不爱他们,抛弃他们。
也许还有很多我没有听过或见过的其他方式......
无论是哪一种,追求安全感的样子,这都只是表明形式而已。我想所有安全感的背后都是渴望爱,渴望无条件的被爱。
”爱“这个人类永恒的主题,是人创造了它,也是人用聪慧的大脑让它变得复杂。
安全感的核心就是爱,这是每一个人从出生开始就应该获得的感觉。很多心理学的研究都说明,在每一个的婴幼儿时期,他们需要被妈妈无条件地爱和关注,如果不能得到满足,那么他们将用一生去寻找这种感觉。于是就有了像小说中写的林林总总的追”爱“的人
当然我们也可以从现在开始,试着不再去向外面追求所谓的安全感,回归自己的内心,回归本真。每一个生命都是有价值的,你将被看见,被爱。
I See You!
以上只是自己个人的读书感悟,文中的任何人,只是我从书中提炼的人物,请不要对号入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