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UI交互设计视觉设计
设计师的升级之路:像经营公司一样经营自己

设计师的升级之路:像经营公司一样经营自己

作者: 小肚皮的皮 | 来源:发表于2018-12-22 10:25 被阅读76次

在进入正文前,思考一个问题:

图片来源站酷@海边来的设计师

如果乔布斯只会做设计,不会演讲。那今天,我们还会用iPhone吗?

正文

分享一个真实的故事:

    我有一个学长, 他是2012年毕业, 本科专业是平面广告设计。

    在毕业那几个月里,他一直很苦恼

    此前他在广告公司实习过, 知道这一行竞争无比惨烈,很多人从业三年多,却依旧在一二线城市拿着3000左右的月薪。

    可即便如此,也很难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

图片来源站酷@海边来的设计师

    不久, 他在网上零零星星,看到有关UI设计师的招聘信息

    他知道移动互联网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于是他将职业方向由平面广告转移到做App界面,并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积累成功找到了一份UI设计师的工作。

    在2013年底,也就是毕业一年半后,他的月薪已达到了12000元。这让很多人羡慕不已。

这个时候,并非他UI水平有多高,而是移动互联网创业浪潮刚刚兴起,市场上很难找到相应的人才。学长所掌握的知识在当时具有独特性,如下图:

图片来源站酷@海边来的设计师

这是他可以拿到高薪的根本原因。

这背后,就涉及到商业领域中常见的两个概念:红海和蓝海。

图片来源站酷@海边来的设计师

他很早就认识到,传统平面广告的人才市场竞争早已白热化,竞争极为惨烈,利润也很稀薄。

而UI设计则是全新的市场,不仅在当时鲜有竞争对手,同时利润高、升值空间巨大。

如果个人看做是一家“公司”,那学长作为“CEO”,无疑在当时做出了正确的抉择。

新行业的困惑与迷茫

虽然很多人都能发现职业的“蓝海”,但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在蓝海中把自己的收益最大化。这主要是因为以下三个限制:

限制一:缺少成长地图

在过去的时代里,榜样是我们重要的人生动力之一,也就是我们通往未来的地图。

当了医生,就跟随名医的足迹前行;

当了律师,就探寻大律师的成长的轨迹;

当了士兵,就以元帅做榜样。

可,一旦踏入新行业,就等于进入了一个新大陆。

图片来源站酷@海边来的设计师

前方的一切都是未知的,需要自己去摸索。

即便,你在路上发现了前人的足迹,你也无法确切的知道这条路通向哪,

或者说,即便你确切的指导某条路的终点,你也无法预料这条道路上所能发生的情况

也许,之前的人,都可以顺利走完这条路,可你到你走的时候,也许就会遇到凶猛的野兽!或恶劣的天气!

这些意外,可能是你加入了一家濒临倒闭的公司,也可能是遇到了一个和你不对付的领导,也可能是遇到企业架构调整,进而导致你的工作发生了变动,等等,这些意外随时可能发生,这都会让新人手足无措......

限制二:接连不断的意外

当你努力让自己的“企业”获得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更多的利润时,就会发现意外接踵而至。

原本做的准备并不能解决这些问题,因为经过准备的就都不是问题,真正遇到的问题都是之前不曾想象到的,并且解决一个问题的同时还在不断的产生着新的问题。

图片来源站酷@海边来的设计师

刚入行做设计时,总以为是自己的软件操作不够,就辗转于各类软件进行学习,很多人学着学着就放弃了.......

坚持下来的人痛苦的发现,即便自己每种软件和技法都熟练掌握,依旧无法合理设计出每个页面。原来是不了解规范,就开始埋头研究规范,很多人面对苦涩的规范看着看着就放弃了......

少数坚持下来的人,再次痛苦的发现,即使掌握平台规范,但落实到每个具体的页面和细节,依然无法输出合理恰当的设计。原来是对页面的组件不够了解,于是开始查找大量资料研究每个组件的特性与联系,一样的,又有很多人学着学着就放弃了......

少数又坚持下来人,发现当他们软件、规范、组件都很熟悉时,但还是无法做出打动人心的设计。最终他们明白,原来是其他的知识积累还不够,包括历史、文化、习俗等人文知识。于是他们又开始了新的征程......

限制三:丢失的“软实力”

网络上曾流传这样一个故事:

一家硅谷公司招来三个实习生,分别是中国人、印度人和美国人。

美国实习生只求把事情做完就好,一到下班立马走人。

他对一些问题尽管一知半解但也能侃侃而谈,一分钟可以讲完的问题,能讲五分钟。

中国实习生很努力,活干得最多最好,但不爱多说话。

印度实习生工作做得没有中国实习生精细,但也不差。虽然讲话带有口音,但最爱发问,擅长表达自己。在实习期间,学到东西最多的是中国实习生,但是,最后人们最能记住的是那位印度学生。

图片来源站酷@海边来的设计师

这个故事当然是中国人喜欢讲的,因为中国人看重“硬本事”、看轻“软本事”;

在我们熟悉的价值体系中,这个故事实际是想抬高中国人、贬低印度人,也包括贬低美国人,很符合中国人的口味。

但问题也恰恰出在这里,因为我们这种看重“硬本事”的文化取向造就了中国人只能干苦力活、不能像印度人那样在硅谷和美国大学等领域成为领袖人物;也正因为美国和印度社会既看重“硬本事”也看重“软本事”,所以,反馈到文化和教育领域,就变成了不只是要强调数理化,也要强调人文社会科学。

在判断人才时不只是看他的硬技能,也看他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看他是否是一个风趣的人。

道理说出来,谁都懂。但真正做到却很难。

就好比,很多设计师在职场中屡屡碰壁,就是因为他们只专注于“硬实力”,并坚信一个朴实的道理:好作品自己会说话。

图片来源站酷@海边来的设计师

却忘了,在“不懂行”的需求方眼里。再好的作品也无法自己开口说话。

这个时候就需要设计师从旁讲述设自己的设计依据以及能够达到的效果。

试想一个场景:

    一个设计师做出了100分的设计,如果他表达出来的价值是30分,那在需求方看来,他所做的就是30分的方案,提案的结果也可想而知。

图片来源站酷@海边来的设计师

这个时候,很多人不是想着如何如何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反倒将一切归结为自己怀才不遇和业务方有眼无珠。

只要稍微留意周围,就会发现一个能创业成功的人,不一定是某个行业的顶尖技术高手,但对方一定是这个行业里最能说、最会沟通的人。

在了解完新行业的困惑后,也就引出了,今天分享的主题

为什么设计师当下需要像经营公司一样经营自己!

像经营公司一样经营自己

今天,不管你愿不愿意,我们都被卷进了“无限责任时代”。每个人都是自己这家“无限责任公司”的CEO,承担全部的风险和回报。在快速变化的时代,谁敢说自己能稳稳当当的捧个饭碗?企业就一定可靠?

图片来源站酷@海边来的设计师

有一份调查显示,61%的企业会在创立5年左右退出市场,79%的企业会在创立10年左右以失败告终。失败企业的数量远远高于成功企业的数量。

同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旧的工作机会在加速淘汰,谁敢保证自己的职业不会收到冲击?

我们必须像经营公司一样经营自己:

    · 塑造自己的产品和服务;

    · 呵护自己的名声;

    · 构建自己的协作关系;

    · 把注意力投入到产出更高的地方;

    · 人人都需要用商业思维看待问题。

比如刚刚提到的“100分的作品只表达出30分”的例子。发生在个人身上,自己多半会怪对方有眼无珠。但如果用企业管理的思维,则会是下面的结果:

产品部的同事费尽心血打造出了一款满分100分的产品,

结果销售部的同事在向客户介绍这款产品时,却因为表达能力不到位,导致客户误以为产品只有30分,因此拒绝购买。面对这个结果,两个部门会认为这是客户有眼无珠吗?当然不会。

产品部同事若知道自己的100分作品被销售部讲成了30分的垃圾,免不了要登门质问,责怪销售部没有下足功课。销售部也会把失败归结到自身的不足,并不断努力改正。

同样的问题不同的思维方式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

对此哥伦比亚商学院的海蒂·格兰特博士,将人分为两种:表现型人格 和 进取型人格

图片来源站酷@海边来的设计师

生活中很多事仅仅是思考角度的转变,就能让我们开始变得内心强大起来,产生不一样的行为。当然这些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毕竟国人大多属于“表现型人格”。如果仅仅是明白“表现型人格”和“进取型人格”这两个概念,对很多人而言恐怕很难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

因为,传统个人管理的方法很容易受到“进取型人格”的干扰。

如果采用“企业管理”的方法论来指导个人的投资和发展。

把自己不同时刻的行为决策看做是企业中不同部门的独立行为,当下的自己则以CEO的视角对各个“部门”的行为进行盘点。

图片来源站酷@海边来的设计师

这样一来把当下的自己和过去的自己进行剥离,减少因为“自我合理化”带来的错误,提高决策的正确度。

毕竟投资理论、商业逻辑、管理方法......都是前人反复验证过的套路和模式。这些方法论对于管理几百乃至上万人的企业都有效,用来指导“个人企业”自然绰绰有余。

好了,关于“做自己公司CEO”的重要性就介绍到这里

在后续的节目中,我将逐一和大家拆解,做自己的CEO需要具备的四种能力:

    · 战略能力:对未来趋势具有明确的判断,对自身发展做出最有利的取舍;

    · 营销能力:提高自身的表达能力,成为一名业绩出色的销售员;

    · 产品能力:把自己的技能封装成产品,找到一个长期的买主;

    · 科研能力:持续学习,保持良好的创造力;

这四种能力是否能够并行增长,决定了我们在竞争中能够走多远,

如果某项能力增长过快,与之增速完全不匹配的其他三项能力会给今后的发展留下隐患。

图片来源站酷@海边来的设计师

试想,把一个现代的高速发动机装到一架老爷车上面,虽然老爷车也能在路上飞驰,但只要路上稍微出现一块小石头,等待老爷车的必然是整体框架的四分五裂。

关于上述四种能力,我在《设计师的职场冒险》这档节目中,和大家分享获取四种能力的方法和心得,感兴趣的酷友可以通过下方链接获取节目内容。

节目链接:https://www.zcool.com.cn/special/zcmx/

图片来源站酷@海边来的设计师

原文转载来源:站酷      作者:海边来的设计师

链接:设计师的升级之路:像经营公司一样经营自己

推荐阅读:

设计师,你的一个小时值多少钱?

相关文章

  • 设计师的升级之路:像经营公司一样经营自己

    在进入正文前,思考一个问题: 如果乔布斯只会做设计,不会演讲。那今天,我们还会用iPhone吗? 正文 分享一个真...

  • 设计师要懂得经营自己,让自己更值钱

    文丨周到丨图丨网络 设计师怎样经营自己,让自己更值钱:像经营公司一样经营自己。 先来说一个概念,赚钱其实就是在出售...

  • 像经营公司一样经营自己

    年后二三月份是跳槽旺季,也是毕业生开始找实习的时间段,所以有很多人留言问:如何平衡生活和工作?有些人说自己愿意付出...

  • 像经营公司一样经营自己

    序:今天,你已被卷入了“一个人就是一个公司”的时代,你需要具备以下四种能力 1、产品能力:把自己的能力封装成产品,...

  • 像经营公司一样经营自己

    一次公司的内部会议上领导介绍 像经营公司一样经营自己 这样的一个概念。个人觉得蛮好的,收录以作参照。 总结:个人的...

  • 像经营公司一样经营自己

    个人和公司其实有很多相似之处,如果从经营公司的角度来看个人的生命生活,会发现很多可以一一对应的映射。 从财务角度来...

  • 像经营品牌公司一样经营自己

    很多都是工薪阶层,可是在工作之时,我不断思考一个问题,如何才能像经营一家公司一样经营自己的生活。 一、我是谁?公司...

  • 像经营公司一样经营你自己

    ------学点管理学,让你破局而出。 每个人都困在一个“局”里,人生就是一连串的“破局”的过程。这句话是清华大学...

  • 像经营公司一样经营你自己

    近日得到APP首页推送了一篇文章同名文章《像经营公司一样经营你自己》,读来收获良多,把学习笔记和核心观点整理成此文...

  • 像经营公司一样经营你自己

    1.美妆这一领域其实一直都竞争相当激烈,形象出众的李佳琦作为男性切入到这一赛道本身就具有先发优势。如何在目标消费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设计师的升级之路:像经营公司一样经营自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afik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