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自从开始学习以来,接触最多的观点就是关于多维度竞争,这个观点最初是在李笑来老师的的专栏学到的,主要是告诫我们现在要发展多方面的能力。
很多牛人都用不同的方式阐述了这个观点的重要性,查理芒格讲的普世智慧,成甲讲的临界知识,差不多都是这个意思,这是天下英雄,所见略同。
在这个观点的驱动下,我马不停蹄地开始了各个领域的探索,从写作开始,到画画,思维导图,到普通话,心里还想着要学英语,练习演讲。
有段时间我是特别忙,早上5点起,写作,听得到专栏学习,练习普通话,然后就是上班,上班的中间还挂记着我的微课,下班了就是各种学习打卡,每天忙得不亦乐乎。
就这样过了一段时间,回头看自己,发现自己不过是在脑袋里增加了一些大道理,可是涉及到任何专业的领域,什么都不精通。
而整个人的状态却因为各种学习任务拖得疲惫不堪,休息不好,一直坚持的锻炼也停了下来,身体状况也没有以前好了。
更让我感到郁闷的是,心灵一直处在十分焦虑的状况。不管在哪个领域,总有那么些比我年轻许多又比我出色许多的人,加上铺天盖地的对未来的预测,让我感到了莫大的压力,让我的心长久处在对未来的担忧中。
2
前几天通过乌龙明月老师的分享,这事突然有了柳暗花明的感觉。
她是快速拥有多个领域技能的人,每两个月学会一项新技能,一听到这样的介绍,想到我的现状,毫不犹豫地去参加了。
整儿晚上的分享特别接地气,我连着听了两遍,感受最深的就是四个字:精要主义。就是说在一段时间内指专注一件事情,火力全开,单点突破。
这个说法以前也听彭小六说过,别人问他怎么学会了那么多事情,他说他一个阶段只做一个事情。
最初一听的时候,感觉不对呀,一段时间学一个,这跟很多人不一样啊,不是要多维竞争吗?应该要多方面兼顾啊。
小时候父母常常跟我说一句话,一双手只能抓住一个麻雀。
仔细分析下明月老师说的,才明白多维度竞争和精要主义是相辅相成的,若干阶段性的精要主义集合寄来就产生了多维度竞争。
多维度竞争是最终的能力,精要主义是短暂到达的过程,假如跟明月老师一样每60天学一项技能,那一年就可以学会六项技能,一年后就拥有了多维度竞争能力了。
比如明月老师的经历,从去年4月到11月,分别学会了写作、演讲、英语编程,全栈运营多个能力,然从二线城市到了北京,成为一个拥有多项技能的互联网大咖。
想想我的学习,也需要这种精要主义,之前我是写作演讲普通话画画一起上的,除此之外还要学习得到专栏。
那天晚上我听了明月老师的分享后,对自己就做了下面的调整,先花两个月全面提高写作技能,在写作的时候,把其它的练习先放下。
写作突破了之后然后练习演讲,这个花两个月,练习演讲的时候可以把其它的先放下,当然每天必要的写作还是要练习。
演讲突破了然后是画画,然后可以考虑英语,然后……
3
定计划很容易,实施计划却有很多的阻碍,没关系,那天明月老师也有分析,他说了他两个月突破英语的三大要点:
第一步。寻找一个偶像,证明自己的计划可行性。
明月老师是第一个短时间突破单项技能的人,我不用找了,偶像就是她了。
第二步,火力全卡,精准突破。
这个明月老师也进行了案例讲解,她讲她在学习英语的时候,就是从起床到睡觉,除了工作外一切碎片化时间都用来学英语了。
当我这两月的目标是写作的时候,我就把其它的学习暂时放下,通过各种方式提高写作技巧,目标是文章开始可以发表。
第三步,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放弃完美主义。
这点明月老师也很详细地讲了,她说很多人学英语,目标定得很高,希望自己的英语水平说得跟外国人一样好。可明月老师说,她学英语的目的是为了可以看外语资料,不是去外国居住。
这点让我想起了笑来老师的那本书《TOEFL核心词汇21天突破》,许多人觉得学好英语需要被几万个单词,笑来老师觉得只需要重点的2000多个单词就够了。
我想起自己学习思维导图就犯了这样的错误,我学的目的不是成为那个领域的专家,而是为了让我自己更好更快地输出,可是我学了之后却在导图的颜值上不断要求自己,其实是违背了我自己的初衷的。
4,
由这一点我突然觉得应该对自己做一个未来的规划,我们都说打造多维度竞争力,笑来老师说,这个前提其实是你必须有一项特别精通的能力。
由此可见,我们首先是要对自己想打造的能力有个规划,然后对这些能力分别要达到的目标进行分解,哪些是将来想要精通,那些只是为了打造竞争力的。
由此对应不同的竞争力,我们就要制定不同的标准,这方面每个人应该是不一样的,这一切准备好了之后,就根据明月利用明月老师的精要主义各个击破。
从上半年到现在都知道多维度竞争能力,现在才知道打造多维度竞争能力的真正实施办法。阶段性讲究精要主义,火力全开,单点突破,逐步累积,最终一定可以达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