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日思录散文读书
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3)

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3)

作者: 柚子_甜茶 | 来源:发表于2019-01-19 21:40 被阅读12次

    二、新型民族性格蓝图

    为什么要注重中国青年的发展?因为这个民族的根基就在于青年。不管在哪个时代,我们都需要有朝气能够蓬勃向上的新青年。鲁迅先生对于青年是热爱的,也是痛惜的。

    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这一篇杂文中,体现的不仅是他的教育观,更是他对于这个时代的青年,这个国家的根基,这个民族的期待。

    在文中,他对于“子”这一辈具有很高的期待。他希望这一辈能够去除旧思想的弊病,简单来说就是能够做一个自由广博,能够接受新思想的青年。因为只有能够融会贯通,吸取中西思想的精华,才能知道现在我们所处的环境。于当时的中国是这样,于现在的中国亦是。此为其一,即他希望青年能够具有自由广博的精神。

    二是要有高尚的美德。先生在文中这样说道:“中国的社会,虽说“道德好”,实际却太缺乏相爱相助的心思。便是“孝”“烈”这类道德,也都是旁人毫不负责,一味收拾幼者弱者的方法。在这样社会中,不独老者难于生活,既解放的幼者,也难于生活。”从这一段中,不难看出鲁迅先生是提倡青年要有“道德好”的素养,就像在文章中,先生一直强调的也是“父与子”之间的健康亲子关系,却从没有否认子对于父出于“爱”的“孝”。做人要先立德,没有德,这个民族要走的道路将十分困难。

    在结尾,先生提到了“觉醒的父母”是怎样的,他说:“觉醒的父母,完全应该是义务的,利他的,牺牲的,很不易做;而在中国尤不易做。”那么,觉醒的人呢?像先生所说:“中国觉醒的人,便须一面清结旧账,一面开辟新路。”

    一个民族的根基在于青年,只有一个民族的青年做出改变,勇敢的去除弊病,这个民族这个国家才能不断向前。

    三、后记

    写这篇论文的时候正好是电影《狗十三》上映的日子,《狗十三》让很多人都哭着走出了电影院,因为很多人在这里面看到了他们自己的影子。在电影中,父亲从来没有探究过女儿心里真正的想法,总是用各种为你好的理由强迫她做很多事情。

    现实生活中又何尝不是这样?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所居的位置大多是主宰者,他们会告诉孩子什么最重要,他们所在乎的更多的是客观物质的东西,却往往忽略了孩子内心的世界。就像李玩一直将“爱因斯坦”当作自己的好朋友,给予陪伴与温暖的好朋友,但在父辈看来,这只是一个物件,所以在狗走丢后,他们从未想过要帮她找回来。不能说很多亲子关系都是这样,只能说现在存在的有一部分的亲缘关系就是这样存在的。不是因为不爱对方,只是因为我们都还不知道怎样去爱对方,怎么样去做好一个父母。

    电影最后,李玩终于成了一个“大人”,她会笑着说:“谢谢叔叔。”她也会冷漠的对待自己弟弟,就像在她成长过程中那些冷漠的人一样。这是大人吗?不,这是一个麻木的人。如果亲缘关系就这样传递,结果会是什么?原来的受害者变成加害者,所有人都是畸形教育下的受害者。

    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有一段健康的亲子关系。健康的亲子关系是怎么样的?是我们各自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我们都有自己的思想与灵魂,一切付出与责任都是出于爱,而不是其他。而这,鲁迅先生在很多年以前就已经告诉了中国青年,但在很多年后,中国畸形的亲子关系依旧存在,我们也无法得知这种关系究竟会在何时结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aftj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