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隐士、隐居、隐逸——《寻隐者不遇》教后

隐士、隐居、隐逸——《寻隐者不遇》教后

作者: 卜悠悠 | 来源:发表于2018-09-12 22:53 被阅读51次

    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这首仅20个字的诗歌,用明白如话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动人的故事。说它动人,不是因为它的词句,而是指其中蕴涵的情感。

    贾岛在何时何种情形下去寻隐者的,我们不得而知。是否翻山越岭长途跋涉,才到达此地,我们也无从知晓。

    高山之间,溪流潺潺,松柏苍苍,远离人间喧嚣,要多清净有多清净。不管贾岛是否风尘仆仆,总归是到达了目的地。眼见得就要见到仰慕已久的隐者了,能不激动万分?

    通过贾岛和童子的三问三答,我们可以体会到贾岛的心情起伏,满怀希望——失望——一丝希望——彻底失望。

    课堂上我们模拟表演诗人与童子对话的情景,有的同学还加上肢体动作,体现出人物身份的不同,有的同学还多添了几句对话。后来编写的故事中,大家大都给附上了结尾,大体分为两类——贾岛失望地走,留下来等。前者似乎不太可能,除非贾岛离这里不远,可以改日再来拜访,所以这样写的也极少。后者的话也绝不雷同,有的写童子邀请进屋,以茶相待;有的写贾岛主动求座,毕竟一路走来的,歇歇脚比什么都重要。

    隐者是谁?为何而隐?

    教参上对于“隐者”的解释是:隐居山林的人,大都是有才华的贤士。一说隐居山林,还有才华,学生立刻想起了诸葛亮。这首诗中的隐者又是一位怎样的人呢?

    他居于山林松下,与一童子相伴,物质生活极简,精神生活却非常丰富。他平时做的事,除了采药,还有什么呢?童子是他的徒弟,他又会教徒弟什么呢?这个地方课堂上没有涉及。如果要学生说的话,肯定能调动以前的知识积累,想象出隐者的生活状态——读书、弹琴、下棋,也许还要加上饮酒。

    这样的一位隐者,像云一样自由。

    教学这首诗的时候,高启的《寻胡隐君》总在脑海里浮现:

    渡水复渡水,看花还看花。

    春风江上路,不觉到君家。

    你看,因为要去拜访那位姓胡的隐者,诗人这一路舟车劳顿不但不觉得苦,反而觉得轻松愉快。为什么会这样呢?心情是愉悦的,看水水也美,看花花也美。愉悦的心情因何而来?就是那位姓胡的隐者了。

    隐者,隐居在某处(多为山林)的人。是否所有的隐者都是隐士呢?士,是读书人,知识分子。隐士,是道家哲学术语,指那些隐居起来专注研究学问的士人。魏晋南北朝时,隐士的数量巨大。据说,现在终南山上还有5000名隐士在那里修行。

    并不是所有隐居在山野的人都是隐士,普通的农民自然不是,就是那些向往入仕暂时隐居等待时机的人也不算隐士,隐士崇尚的是自由的人格,追求精神的绝对自由,不攀附权贵,不愿为五斗米折腰。

    根据隐居的地方不同,隐也分大隐小隐。白居易还有一首诗专门写过。

    中隐

    大隐住朝市,小隐入丘樊。

    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嚣喧。

    不如作中隐,隐在留司官。

    似出复似处,非忙亦非闲。

    唯此中隐士,致身吉且安。

    其实,表面上看是隐居之地的不同,实际上还是人物内心世界的写照。

    陶渊明和林逋是隐士的代表,一个种豆南山,采菊东篱,喝酒吟诗,怡然自乐;一个隐居孤山,以梅为妻,以鹤为子,清高自适。

    隐士文化,或者说隐逸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从古至今,影响着很多人的命运。我们有时也会羡慕他们的洒脱,看破一切,回归田园,然而所谓的责任与义务,又让我们不得不居樊笼,染尘俗。好在,我们可以努力建筑自己的精神田园,不用去那偏僻的山林,也能享有那样的宁静,“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又读到另一首《寻隐者不遇》,是宋代的魏野写的——

    寻真误入蓬莱岛,香风不动松花老。

    采芝何处未归来,白云满地无人扫。

    最喜最后一句。

    因为“不遇”,才有了诗情,才有了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隐士、隐居、隐逸——《寻隐者不遇》教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ahig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