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笔记商业经济趣知识读书写作交流
决策过程与格栅思维模型——《查理·芒格的智慧》读书笔记(八)

决策过程与格栅思维模型——《查理·芒格的智慧》读书笔记(八)

作者: 小麦爬格子 | 来源:发表于2018-09-13 22:54 被阅读42次

    一张球拍和一只球总价1.1美元,球拍比球贵1美元,球的价格是多少?

    也许你会脱口而出,0.1美元。很遗憾,这个答案是错的。其实不光是你,在写这篇读书笔记的笔者,还有麻省理工和普林斯顿的学生也都算错了这道题。

    类似的还有两道题:

    1.如果5台机器5分钟制作了5个徽标,那么100台机器制作100个徽标需要多长时间?
    2.湖里有一棵睡莲,每天面积增大一倍,如果48天这棵睡莲就可以覆盖整个湖面,那么需要多长时间可以覆盖半个湖面?

    耶鲁大学的市场营销学副教授沙恩·弗里德里克用这三道题做了一项认知反应试验,用来测试人们的认知推理,特别是人们如何控制大脑的反射性决策中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直觉。

    谈到这里,就引出了我们这一章的主题——决策过程,即人类大脑如何做出决策。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大脑的两种思维模式。

    两种思维模式分别被称为系统1和系统2。系统1的思考是直觉式的,自动执行,快速且不受控制。系统2的思考是反射性的,以一种受控方式,缓慢而审慎。系统2 的思考行为需要关注和基于规则应用的主观经验。

    尽管我们都希望自己拥有很强的系统2的思考能力,但我们大多数的思考发生在系统1。虽然系统1的思考简单粗暴,但在很多场景下却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做出决策。我们曾在心理学那一章提到过的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的研究揭示了适于使用直觉的环境。这种环境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1.环境的规律性足够强使其能进行预测;
    2.必须有机会通过实践了解这些规律。

    这样的例子,类似于国际象棋、桥牌和扑克牌,经常针对这些项目进行训练有助于人们发展直觉技能。

    卡尼曼总结出,直觉能力主要存在于在简单可预测环境中操作的人身上,而在更复杂环境中的人较难发展出这种能力。诊疗师、选股人、经济学家就属于在复杂环境中工作的人。

    卡尼曼根据他的搭档赫伯特·西蒙的研究提出,增加记忆力存储的信息,可以提高我们的直觉思考能力。系统2失去对系统1的控制,主要是因为受资源条件限制。而改善系统2思考的资源条件,即加深和扩大我们对相关信息的储备,正是我们构建格栅模型的基础

    再回到开篇的那个问题,麻省理工和普林斯顿的学生是因为缺乏经验才回答错误的吗?给他们足够的学习时间亲身实践,他们会改变这种思维模式吗?答案是并不能。宾夕法尼亚大学心理学教授菲利普·泰特洛克对284名专家进行了长达15年的决策过程研究。他要求这些专家对世界局势做出预测,泰特洛克统计了这些专家的预测,发现他们的预测结果并不比“投掷飞镖的大猩猩”更准确。专家和我们普通人的思考方式别无二致。

    多伦多大学人类发展与应用心理学教授基思·斯塔诺维奇的研究发现智力和思维模式并没有相关性。在他的书中,他提出了“理性障碍”这个术语,表示尽管有高智商但无法理性思考和行动。

    他认为理性障碍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处理问题,另一个是内容问题。斯塔诺维奇认为人类是懒惰的思考者,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人们会找出简单方法,其结果就是答案经常欠缺逻辑性。理性障碍的第二个原因是缺乏足够多的内容。研究决策过程的心理学家将内容残缺称为“心件空隙”。这个说法最早由戴维·珀金斯提出。心件指的是人们解决问题时脑中出现的规则、策略、程序和知识。珀金斯说,“心件是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学会的,它可以拓展一个人认真和创造性思考的能力。”他认为心件空隙一般是由于教育面太窄,他期望将来会出现讨论思维艺术的特殊课程,所以珀金斯对于新学习方法的期望与本书的原则完美的结合了——人们学习投资的艺术和科学,就应该与不同科学的“规则、策略、流程和知识”相结合。

    卡尼曼在他的著名作品《思考,快与慢》中也提到,如果你的系统2思考没有通过学习不同学科所获得的主要思维模式加以充分武装的话,那么它的功能就比较弱,或者说是懒惰的。

    写到这里,你会发现无论我们讨论哪个学科,都紧紧围绕一个关键词:格栅理论。所以在即将结束的时候,我们对于构建格栅思维模型做一个梳理。首先,我们需要中不同学科角度进行思考,从各个学科收集基本的观点,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介绍各个学科的关键理论、发展历史;然后,我们需要把学过的知识联系起来,应用到投资中。关于把各个学科的知识联系起来,作者给出的工具是隐喻象征。作者说我们需要通过隐喻和象征进行思考的能力。在笔者看来,隐喻和象征其实是一种知识迁移的工具,我们并不能把一个学科的知识直接应用到投资中,我们需要使用其中的模型、原理来解释我们遇到的经济学现象,以更好的理解它。所以通过隐喻和象征能够帮助我们把在某一学科学到的理解力迁移到投资中去。

    作者还提醒我们使用各个学科的知识构建起来的投资模型必须是动态的,它应该能够随着环境变化而改变。当我们遇到陌生的问题时,我们并不会重新构建一个模型,而是在现有的基础上加以改进使之适应新环境。但你不得不承认,这只是一个次优解,尽管它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我们不应停止构建新的模型。只有不断探求新观念,我们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如作者所说,构建投资格栅理论不仅要收集各个学科的知识,还要把它们联系起来,最大的挑战来自于后者。“我们已经增加了大量知识,但可以肯定的是我们今天所迷失的正式智慧。我们的高等教育机构将知识进行分类,而智慧却是将它们联系起来。”做到了这些的人们,还会收获一个特别的礼物,圣达菲研究所的科学家称之为突变,查理·芒格称之为“好上加好效应”:当基础概念组合起来并保持一致方向时,会带来放大效应,强化了各自领域的基础性真理。

    在这最后一篇读书笔记即将结束的时候,希望你已经相信了格栅模型的威力,并能真实的去实践它,那么不管是投资还是其他,你都会取得不俗的成绩。以作者的一句话来结尾吧,“那些总是不断扫描各种方向以期帮助他做出好的决策的人,将成为未来成功的投资者。”


    本系列其他文章:
    经济学从物理学学到了什么——《查理·芒格的智慧》读书笔记(一)
    经济学从生物学学到了什么——《查理·芒格的智慧》读书笔记(二)
    经济学从社会学学到了什么——《查理·芒格的智慧》读书笔记(三)
    经济学从心理学学到了什么——《查理·芒格的智慧》读书笔记(四)
    做投资为什么要学哲学——《查理·芒格的智慧》读书笔记(五)
    读书有益投资——《查理·芒格的智慧》读书笔记(六)
    投资学从数学学到了什么——《查理·芒格的智慧》读书笔记(七)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决策过程与格栅思维模型——《查理·芒格的智慧》读书笔记(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ohig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