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法史人生》感——心境决定生活

读《法史人生》感——心境决定生活

作者: 一副阳光明媚的样子 | 来源:发表于2017-06-09 21:35 被阅读0次

            今日读张晋藩先生的《法史人生》,尽管才读过五分之一,却已是受益颇深。我很喜欢去读一些名人自传,去读一读别人的人生,看一看别人的思想,或许会对自己有所启发,尽管不知道其真实性,但我相信只要能给自己带来一些启发,又何必太过计较其中的一些细节呢?那日从律所辞职,鬼使神差走进法律书店,原本只是想随意看看,却不想看到了这本书,也是有缘,当日并未想投身法律去研究法史,只一心想跳出法学,却阴差阳错买来于是便一直闲置着,偶尔还会笑话自己脑子瓦特了才会买这本书。或许冥冥之中命运的安排,近日方向确定为去研究法律史,才又拿起了那本书,庆幸自己当日随了自己的心愿收了那本书。

            短短四百页纸,便记录了张晋藩先生的生活,鉴于经历有限生活阅历有限,如今最能够与我引起共鸣的怕就是先生在教学之前的学生生涯以及先生选择做学术教书育人的心路历程了。本书共分为六大章,其中前三章可概括为先生的私人生活和心路历程,后三章着重讲先生的学术生涯。第三章题目为六十余载的教学生涯,最让我动容的便是第一节《教育事业是我一生的追求当中》对于教师职业选择的心路历程。张先生对他为什么会选择教师这个职业列了三点原因,分别是几位老师对我的深刻影响、人才强国教育 是基础、教育是开启智慧宝库的钥匙,并紧随其后介绍了自己为人师的几点体会,包括教学要以科学研究为基础、品学兼优——教育学生的目标追求、建立教学乡相长的师生关系。

            对此章节较为动容印象深刻的原因大概便是因为忽然解了我心中的一个疑惑吧,那一刻我忽然明白杨绛先生的那句话:“你只是想得太多而又读书不多”,对于职业的选择正是我这个读了十六年书的人当下最为困惑的问题,我们很多时候对未知充满憧憬,却有时也会恐惧未知。读到如今仍不知道自己要从事什么职业,在这里我不想探究张晋藩先生对与教师的定义,对于教师本质的探究以及 心得具体究竟是什么,我想说的是其实我们做什么职业真的不重要,无论做什么职业,只有心境可以决定你的职业发展。

            我想说的心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就是对于职业本质的探索和认识,你是否能够抓住 你所做的职业究竟是在做什么至关重要,同一个动作,你究竟只是把砖一个一个摞起来,还是在砌墙还是在筑一座美丽的大厦的心境至关重要。对自己职业的本质的拷问之下,其实会发现每一个职业都有着诸多的乐趣与它所存在的意义,此时又怎么会不爱上自己的工作呢,不必去恐惧未来,尽可能去输入让自己增值,只要有本领又何愁没有用武之地呢;第二个方面就是放眼整体的大格局,不必整日局限在自己的名与利上,就像张老先生认为其教书去做教师不是意味着固定的假期以及其他条件,更重要的是教师可以开启智慧,培育人才而让祖国繁荣昌盛,我觉得很多时候人在选择行业或者职业时需要这样一种大的格局,去让自己获得更多的成就感,如果一个人总是关注于自身的得失,得失心过重,就会失去做事时对事物本身的专注,违背自己的初衷。

            正是因为对教师的信仰,张老先生从教六十余年,培养了大量优秀的人才,为中国法制建设和研究添砖加瓦,事业原本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因为这样的信仰,所以张老先生特别勤奋,并以此勉励指导学生,为学生做出榜样。对于先生,陈景良教授在《林园求学记》那段话让我印象太过深刻,因此写来自勉:

            或许是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抑或为数十年治学人生经验之总结,先生作为我国法学界最早的博士生导师,对学生历来首重其德,要求颇严。在先生的弟子中,学生的年龄差距甚为悬殊,最大的已有五十有余,最小的才二十来岁。在年龄差距 的背后,反映学生们不同的生活阅历及其千差万别的成长道路。但无论是对业已毕业并颇有成就的学生,还是对正在苦读之中的莘莘学子,先生都在关注其学术成长的同时,更加严格要求他们的为人。而在于严于律己方面,先生更是率先垂范。在《求索集》自述中,先是那个说:“多少年来,我已经没有节假日的观念,总是尽可能地利用时间读书、研究和写作,虽然小有成就,但从不敢满足、稍懈,在学术研究上,依然兢兢业业,不断开拓新领域,不断向自己提出新的要求,总是以自讨苦吃来自律、自勉”。

              学术界一般都知道先生知识渊博,著书甚丰,但对 先生的勤勉及平时极讲效率的生活节奏中所蕴含的丝丝甘苦,则非个中人所能知晓。先生在他走过的四十余年的学术生涯中,养成了一种极有规律的生活习惯:早睡早起,中午不休息,数十年如一日。先生每天晚上十一时左右休息,翌日凌晨五时起床,半小时的太极拳后,开始一个半小时的写作时间。可以说先生对于已经答应的著作项目,一旦进入写作状态,绝不拖延,必按时完成。今年8月的一天,烈日炎炎,热浪灼人。我因一本书的大纲要向先生汇报,便在下午2时按响了他家的门铃。我想这可是午休的时间,连我这个三十多岁的年轻人都直打哈欠,先生已过花甲之年,此时的他,还能没有疲惫之感,谁想门开之后,先生一手拿支红蓝铅笔,一手托着还带有丝丝清香的茶杯,轻松、愉快地从阳台的门口走来,原来先生正在挥笔修改《古代民事诉讼制度研究》一书的稿子呢。望着他书桌上那一叠叠的书稿,再看看他那精力充沛的面容 ,我迎面仿佛吹来了一股清凉的风,一下子凉爽了许多。对于先生的众多弟子而言,先生的勤勉都是最好的身教。2009年先生因眼底黄斑病变做了手术,到医院探视的人发现,先生虽然只能侧身躺在病床上,目不能视,却仍然斜依着枕头倾听学生的朗读,校阅《清史·法律志》的稿件,这样的情景足以使观者动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法史人生》感——心境决定生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ajtq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