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舌尖上的刀耕火种》。咱一起来看看这个不知道给了多少广告费的王陆良究竟是何许人也。
《舌尖》3到现在已经是第七集了,除了王陆良之外,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在这部纪录片中讲两段故事。他所占有的实践之长,篇幅之大,在这一部里看成绝顶。要知道,有许多美食,只有几个镜头,连十秒钟都没有就交代过去了。这个人何德何能呢?
首先,我们来看看他的农业生产理念:越自然越好,越传统越好。具体表述为:
“最好的饮食方式”是当季的、新鲜出产的
“不种植反季节作物”
“无为而治”
“不施化肥”
“坚持用纯自然方式种植”
“传统手法凝聚先人智慧”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思维呢?逆工业化的思维。如果真的要按照自然规律生活,那么我们人类并不会有六七十岁的寿命,活个二三十岁,也就差不多可以死了。
现代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先进的药物和医疗手段,提供了遮风挡雨的庇护所……正是因为人类不满足于屈从自然规律的限制,我们才会有今天的生活。太阳能不会自然地转化为电能,石油也不会乖乖跑到汽车油箱里面去。
换言之,人类发展到今天文明的每一个脚印都在于“逆天而行”。
为什么各个农业大学和研究所的专家,要不断开发新的稻谷品种,寻找提高产量的方法?因为传统的方法,养不活这么多人。你的每亩400斤,和袁隆平老先生的每亩1000斤以上比起来,可还有什么说服力?
记得之前粤式点心的泰斗,陈勋老人说过,他赞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思路。如果这位王陆良先生,真的是做到了对传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那也没什么可批评。但是实际上是怎样的呢?
网络上可以搜索到若干相关资料:
一、微信推送《王陆良:耕耘的“璞心”》
“生于天地间,所有的生物都是有缘的孩子。”
“他深知,只有完整的生态链,才能让农田保持生态平衡。”
根据这种“有缘论”的世界观,他引申出了“不杀虫”的方法论:
“在种植过程中,农场不仅不用农药、化肥、除草剂,连有机体系里的生物菌肥、生物制剂也都不用,尽全力复原传统自然农耕方式。南方的农田,地下水、雨水丰沛,野草肆意疯长,璞心就想方设法请村里的大妈大伯来人工除草。长了虫子,麻雀成群结队飞来,除了横架在田间的带子能干扰一些鸟儿,什么招都不好使,于是就干脆不管。真的不去跟虫子、麻雀对立时,它们吃掉的反而并没有多少。”
吃掉的反而没有多少诶!说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好棒棒,要不要给你举高高?
然后——
“水稻亩产量非常低,平均只有300斤”
在采访中,王陆良说:“其实我想做的特别简单,就是希望告诉大家,不用农药和化肥,只是遵循自然法则,我一样可以种出大米”
我们都信,就想不用高铁和飞机,你也能走遍五湖四海,但是故意抛弃现代生活的成果,也算是值得推崇吗?
十九大报告刚说了社会基本矛盾的变化,现在基本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您这个卖不出去的大米,就是那个“不充分的发展”,您那个一亩地只有三四百斤的水稻,就是“不平衡的发展”中应该被平衡掉的一环。
二、微信推送《风采粮人王陆良:我是一个种田人,我只想把米种好》
话又说回来,大米可是刚需啊,出现“谷贱伤农”的情况,国家是会出手干预的。为什么你们家大米会卖不掉?这纪录片毕竟是叫做《舌尖上的中国》,难吃应该是不会有多难吃,那么想来是卖的有点贵了吧?
在这篇推送里,我看到了他的定价——正常市场售价为20元/斤。
看来您对“天然”这个噱头的市场期待很高嘛。
再往后看,作为农场主,他对农民的承诺是“让每个尽守本分的人获得有尊严的收入。”什么叫“本分”,什么叫“有尊严”?
诸位看官,您可别觉得这就是故弄玄虚了。真正故弄玄虚的,还在后面
三、微信推送《王陆良:自然农耕的不二法门》
“农作物会以生长情形来向我们沟通。枝、叶、花 是植物体的外向显现,需要技术沉淀,但植物体内向面需要我们用心去感悟。自然农耕有他的生活禅意和自然哲学,不明白这点,问题总会在不经意间显现。”
农作物的沟通就是他们不想被你吃掉,你感悟到了吗?
“站在天地间的农民会以真诚心、清静心去感悟。这也是我们璞心人种植水稻的过程中只需清水灌溉的原因所在。”
你知道宗教和科学的差别是什么呢。正如知友所说,宗教是“信则灵,不信则不灵”,科学是我有一包老鼠药,信能毒死你,不信,也能毒死你。
“我有多次在西方人面前讲过:中国传统自然农耕从操作体系而言是远远超越西方有机体系的。我们讲求道的层面,你们讲求术的层面。我们会讲不完美就是最好的完美。你们会讲标准化。”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为了给自己的产品打广告,人什么都能做得出来。
j��������j�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