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小男孩改变吃饭时粗心大意的习惯就好了,妈妈想。但是她并不知道改怎么办,奖惩都试过,没有用啊。
有一天,她终于对小男孩的行为忍无可忍了。一边洗碗,一边回头对还没吃完的小男孩说:“儿子,吃完饭记得把桌子擦干净啊。”
小男孩抬起头反抗:“为什么要我擦?我还是小朋友呀。”
妈妈突然想明白了小男孩为什么置身事外。他虽已到了上车要买票的身高和年龄,但内心还是等着大人呵护的小宝宝,各中原因,自己是有责任的呀!
曾几何时,小男孩很主动做家务的。
吃完饭抢着洗碗,可是水溅到池子外面?妈妈看到了,“别弄湿衣服,小朋友洗不干净的,你去玩你的积木,让我来!”小男孩不情愿地被抱走了。
爸爸拖地时,小男孩抢过拖把在地板上“画符”,被大声叫停:小朋友拖不好的,别捣乱了,你去看你的动画片,让我来!小男孩无聊地去看动画片。
……
爸爸妈妈忘记告诉小男孩,做家务是很自然的,也应该是很快乐的。小男孩最初的探索被爸爸妈妈粗暴地否定和拒绝后,在他幼小的心中,做家务和不快乐的情绪是联系在一起的。家务是大人的事,小朋友做不好也不应该做,否则会给大人带来麻烦,也会遭来批评。小男孩想。
直到妈妈发出擦桌子的指令,他还有点发蒙哩。
放下碗筷,小男孩不情愿地接过抹布,心不在焉地擦了一遍,桌上的残羹冷炙被他一股脑儿扒到地上。
“干得不错,儿子。”妈妈说,“如果桌子底下也这么干净就更好了!”
小男孩听到了肯定,眼睛发出亮光。妈妈指导他清洗抹布擦第二遍时,他索性跪在桌子上嘿呦嘿呦擦起来。
两遍,三遍……
“哇,我们家的桌子被你擦得发光发亮,就像新买的一样!”妈妈惊叹地说。
小男孩咧开嘴笑。
从那天起,擦桌子的事儿包在了小男孩的身上。
后来啊,小男孩学会了在擦桌子的时候,一手拿着盛放垃圾的小盘子,边擦边把散落的饭菜轻轻擦进盘子,“妈妈,这样你就不用重新拖地啦”。
后来小男孩吃过饭的地方,桌子上下,清清爽爽。
桌子和小男孩成了好朋友。
这是小男孩特别得意的一件事。
那些从小成绩好,但“油瓶子倒了”都不知道扶一把的孩子,父母教育理念早已过时啦。成绩只是孩子综合素养中很小,很小的一面。比优秀的成绩更重要的,是孩子的成长。心智的健全、德行的养成、责任的承担,积极生活和建立良好人际关系,这些都需要从小培养。而承担家务,就是一个很好的起点。
心理学家说,责任感来源于责任。从小让孩子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是父母送给孩子很棒的礼物。
你会感受到孩子在劳动中收获着自己的成长,当他看到自己的举动让家越来越美好,是愉悦的;当他努力维持自己的劳动成果,是珍惜的;当他看到家长繁重的事务,是体谅的。
愿广大家长都不要吝于送出这份宝贵的礼物,越早越好。
从一件最小的事做起,从今天做起,让孩子参与家庭事务中来。然后用你的鼓励和陪伴,缩短孩子从做不好到做好的距离,如果孩子从中体会到成就感,他就会享受到停不下来的乐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