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讲了一个十五岁单亲女孩迪伦,在去看望父亲的火车上遇到意外事故身亡,之后又因为自己和其摆渡人的努力而起死回生的故事。这里说的摆渡人就是我们说的黑白无常,专门负责把人的灵魂带到阎王爷或者天堂的信使。故事情节其实很简单,它反映了整个人类对死亡之后经历的幻想和思考。
如果说它只是一部还魂记,那它不可能成为一部现代社会的畅销书。虽然它的畅销在我看里多半源于宣传做的好,但也不可否认故事情节设计的背后的确蕴含着很多现实生活中我们所需要的精神。
在迪伦刚开始意识到自己已经身亡的时候,她并没有为自己而感到难过,反而为身边的这个摆渡人感到伤心,因为这个摆渡人没有自己的身份,自我完全由身边被摆渡的人界定,永远没有独处的时刻,甚至连自己本来的相貌都不知道。
摆渡人读后感这个情节在我看里是这本书的亮点之一。死亡也许并不可怕,如果活着的时候并没有什么可留恋的,但那些活着却并不知道自己是谁的人才真的可悲。生活中有太多这样的人,他们就像这个摆渡人崔斯坦一样,完全由其身边的人来界定自己,从学什么专业到该和什么样的人结婚,一直到该有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房子车子孩子都要完全符合身边人对他的期望才算完整。但如果你问他,自己本来的理想是什么,他会以为你在开玩笑,因为他早已经像崔斯坦一样连自己灵魂本来的相貌都忘记了。
另外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场景是在迪伦被摆渡的过程中,崔斯坦不断的提醒她,他们在路途中的天气,地形甚至休息的安全屋都是迪伦心像的映射,也就是说如果迪伦心情很好,天气就会万里无云,如果迪伦心情阴郁,天气就可能会淫雨霏霏,地形也会崎岖不平。这些情节其实就是我们最常说的,只要心情好,就算下雨天也一样阳光灿烂。
再往深处说,就是我们生活的氛围其实完全是由我们自己来界定。想起来某位大神和我说过的一句话,普通人的人生是唯物的,大牛的人生是唯心的。说的应该就是这个意思。试想下,就算你的生活真的充满压力,但是只要你相信生活的环境完全由你自己界定,你就可以把压力活成一种动力,云淡风轻的过好每一个当下的时光。同样的那些在生活里遇到了不顺和困难就四处抱怨,觉得全天下人都有愧于他的人,怎么会有时间和精力静下心来处理问题,打理生活,更不会有好运气敢接近他们。那些真的活的很好的人不是没有难处,更不是仅仅因为运气好,而是因为他们像迪伦一样控制着自己的心像,环境也就真的跟着他们的心像变化了。
摆渡人读后感还记得上初中时候,我和班主任的一次对话,班主任说,不要太情绪化,要学会控制自己。我说,如果有情绪都不能发泄那活着多累啊,想哭时候哭,想笑的时候笑才叫真的活着。这段对话之后的几年我的确也是按着这个思路过活的。完全任由自己被情绪控制,开心的时候就像漂浮在云端,难过的时候就任着难过把自己吞噬也不愿意走出来。足够的苦头告诉我,待在情绪里并不是真的活着,而是在真的浪费生命。
所以,可能我还没有到达大牛的程度,环境由我做主,但是至少,我开始像十五岁的迪伦一样学着控制自己。
再后来迪伦虽然已经被崔斯坦摆渡成功,到了彼岸,但是她下定决心要试着打破规则,踏上了寻找崔斯坦的道路。在路途中,迪伦惊讶的发现,如果眼睛只盯着前方不去看那些魔鬼,他们就完全伤害不到自己。这其实说的也是我们在面对困难时该有的境界。很多时候我们被问题本身吓到了,从而导致了我们止步不前,在原地夸大着问题,自然就会被困难的魔爪抓住不放。当我们真正把目光集中到自己的目标或者前进的道路,那些所谓的困难也自然就会像迪伦面前的魔鬼一样失去了它们的魔力。
摆渡人读后感如果把迪伦还魂的过程看成成长过程的一次磨练,那么其实人生就是由无数次这样的还魂过程构成的。成长总是让人痛苦的,但是如果你像迪伦一样安全度过了这一遭,你的灵魂就会变得更加强壮和成熟,当魂魄再次回到你的身体,表面看起来你还是那个你,但是你会知道自己的世界已经完全不同。如果你不幸被魔鬼拉下水,那你的灵魂就会变的和那些魔鬼一样,黑暗无边,贪婪无厌,然后等待着吞噬别人的灵魂,给别人造成痛苦。所以说努力成长一定是一件利人利己的好事情。
这本书整体上说来还是很励志的,如果你在闲暇之余当甜点品尝未尝不可,但是想把它看成营养丰富的大餐,还是令做选择比较好。首先它始终没有脱离爱情小说的范畴,其次对于人性的探索也只是浅尝则止,至于崔斯坦为什么能冲破禁锢,掌握崔斯坦命运的又是什么样的游戏规则,书里只字未提。对于崔斯坦来到人世间以后会经历什么样的命运,书中也没有提供任何线索可以供读者想象。
所以如果满分五分,这本书我只能给三点五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