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由于疫情原因学校没有开学,于是,我就成了失学人士。与此同时,更糟糕的是麻麻以此为由扣了我的生活费。咱是成年人了,咱也不好说啥……在我花完我的小金库以后,我就得想赚点零花钱了。
以下找兼职的故事省略一千字……
说来惭愧,最初在闲鱼我是卖电子书开始的,后来因为平台对于虚拟产品的管控比较严,我就开始做无货源一件代发了。开学后,麻麻恢复了我的生活费,我花在闲鱼的时间比较少了。不过那段时间也发生了一些有趣的的事和意外的收获,就写几篇文章记录一下吧!
我一直是个比较敏感的人,也许是想的比较多吧,大概是ni在发挥作用。在我在闲鱼卖东西的两个多月里,大概接触了三四百个买家or卖家。这个数量并不多,但是当他们都集中在一两个场景中的时候,就有了对比,有了可参考价值。虽然只是双方关于交易物品之间的交谈,少的三四句,多的聊十几分钟。但是我感觉能从和他们的交流中抽象出每个人的轮廓,再加上闲鱼主页提供的信息,大概就知道是性格活泼的小女孩(最近有一个买围巾女生就会跟我分享这条复古红格子围巾她打算来过万圣节的)还是精打细算的家庭主妇或者温文尔雅又不失幽默的男士。还有开门见山不吃话术那一套的人,当然也有遇到过很烦的买家,磨叽很久屠龙刀最后也不买。
这种琢磨屏幕对面那个人是什么样的人的过程,虽然是为了自己更好地把东西卖出去,但是这个过程也挺有趣的。《皮囊》里谈到理解,有一段话说的挺好“;当你坐在一个人面前,听他开口说话,看到各种复杂、精密的境况和命运,如何雕刻出这样的性格、思想、长相。这才是理解。”这样也才算真正地“看见”一个人吧。其实这个过程是非常耗费心力的,也只有我们这种有时间脑子停不下来出于本能的去思考的人才有这个心思吧!
我好像写跑题了,其实我也不知道从何说起闲鱼上的众生相。他们是个模糊的群体,又是个独立的个体,他们看起来都好像,有好多都是问着同样的问题,可只要多聊几句,我就可以分辨出他/她的不一样。还有个有趣的发现是,有一些性格色彩比较重的人只要多说两句话,就能让人对他有印象。这可真是个加深印象的外挂啊!不单单是性格张扬,如果比较安静但是却彬彬有礼,言之有物也会让人记住。
我接触过的买家就有一些有趣的可爱鬼,你都不知道为什么可以从她嘴里跳出这么好玩的话来。我形容不出来,只有在那个情景下才能够感觉到。
今天就到这吧,刚才去聊天思绪被打乱了。害,我发现自己语言真是越来越匮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