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入菩萨行》第二品忏悔罪业

《入菩萨行》第二品忏悔罪业

作者: 华藏海圆通讲堂 | 来源:发表于2018-10-08 14:15 被阅读0次
《入菩萨行》第二品忏悔罪业

第二十七课

“此生若须舍,亲友亦如是,

独行无定所,何苦结亲仇?

不善生诸苦,云何得脱苦,

故我当一心,日夜思除苦。

吾因无明痴,犯诸自性罪,

或佛所制戒,及余众过罪。”

“此生若须舍,亲友亦如是”这里讲了此生如果必须的舍弃,那么亲友也是如此的。我们就像是大树,我们的亲友就是树上的树叶枝干。有我们才要亲友,没有我们就更谈不上亲友了。之前讲过好几个偈颂都是讲注定得死注定得舍弃今生,不知道有没有人还坚固的去认为今生会越过越长或者越过越好。我们的色身是越来越往衰败的地方去的,这是老苦。还有我们没有人会不生病吧!年纪越来越大,病会越来越多。当然返老还童的这类事也有,可是大家有想过多少几率能出现在自己身上?即使是返老还童了,还得死。避免不了!

“独行无定所,何苦结亲仇?”我们其实就像浮萍一样,没有依靠没有固定随着业力逐流。有没有人到现在为止没有搬过家?从出生到现在只在自己家里没有出过远方只在自己村子里活动的?还有发小有没有和谁朝夕相处?!我们基本上出生一个圈子,读小学一个圈子,中学大学工作都是各自成为一个圈子。看看我们从这里漂到那里,漂到有阳光的地方就青翠欲滴容光焕发。漂到没有阳光的地方就变得枯萎阴暗,漂到半阳光的地方我们就渴求更多的阳光。然后用各种方式和漂法,让自己更加靠近进入阳光。这就是我们的浮萍生活!还有亲友是在这个漂荡的过程中所出现的。如果一个浮萍把自己的阳光挡了抢走了,那么这个人就是仇人。如果自己随着水流被一个浮萍带进阳光,那么这人就是亲人。既然大家都是独自一人居无定所的,何必要去结亲和仇呢?也许大家觉得有点不可思议,因为生活中怎么能一点障碍没有一点仇怨也没有。仇怨是有的,因为有亲人在。仇怨和亲人是对立的两面,没有亲人来对比就没有仇怨。所以要消亡仇怨必定会也消亡亲人!这是一种不可思议的境界,好比您在公交车上踩到人了,这个人不会因为您的踩到而把您当仇人。您们会相视一笑什么事情都没发生过,那么日子过得会很清闲自在!

“不善生诸苦,云何得脱苦?

故我当一心,日夜思除苦。”

不善包括恶和不善不恶,也就是愚痴。这个状态就好像傻傻的痴痴的那种状态懵懵懂懂,只能说是比较笨了!这是诸苦生起的因,我们该怎么去去除呢?这个基本上很难,恶还好说点,不让杀生不杀呗。可是有的行为杀害了生命,自己没意识到或者压根不知道那是杀生。这种状态很多,这是因为智慧不足造成的,因为智慧不足造恶也不知道造恶了,更不懂得去如何避免和改正。所以当自己认为自己没有造恶却遭受了苦报,就会怨气冲天,这就是厉鬼的前身。然而用有限的生命去搞斗争是不明智的,是好好享受生活的障碍。那么我们该做什么才是智慧的合情合理的呢?我们应该要一心一意的去思考怎么才能从这些苦难中出离!这才是正务!这里特别强调一心一意,为什么呢?因为有些人,今天想苦了要去苦,明天觉得还好就不再想去苦。不会防患于未然,就像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心态,压根儿不管明天日子怎么过。一口气把家里余粮全吃了,不管第二天第三天以后。大家都知道这种方式和心态是注定活不下去的!今天有苦我们想要去去除,明天没有苦了,可是我们应该知道苦在将来一定还会有。所以我们要小心防范不要又进去到苦海,不过没心没肺的人例外!

“吾因无明痴,犯诸自性罪,或佛所制戒,及余众过罪。”我们因为无明愚痴没有智慧的缘故犯了自性罪、还有佛陀所制的戒,还有其他很多罪。自性有两个意思,一是指自体的本性,也就是所有法各自具有的真实不变、清净本来天然的个性。如来藏、妙明真心、真如等等指的就是自性。二是指自己的本性,也就是人人本来所具有的佛性。自性罪指的是犯了自性戒,自性戒指的是不待佛制戒就有的戒。比如十善戒,自性就可受持。这个好比基本上所有的宗教,无论基督天主安拉都会让人向善,而向善的方法大同小异。就是不学佛的人也会遵守基本的善良原则,这个维护善良的就被称为是自性戒。还有佛陀制的戒,比如佛陀有制不杀戒。如果我们杀生了,那么我们就犯了两重戒,自性戒和佛制戒。佛陀制了戒还犯了就要有相应的惩罚!这个像家法和国法,家法是佛制戒,国法是自性戒。杀了人被逐出家门是家法的报应,被国家关到监狱里是自性戒的报应。还有种种因为愚痴不明就里就犯下的罪,有的佛陀没有制,自性戒里也没有,可是我们仍然不能去触犯!

今生如果必须得舍弃,那么依附我们而被称得上亲友仇人也必定会不复存在。既然已经知道自己像浮萍一样将来在轮回里居无定所,那么何苦去创造亲人和仇人?不善是诸苦的因,我们怎么才能摆脱这样的苦海?所以我们应该一心一意的去日夜不停思考,我们究竟要如何才能摆脱苦难。往昔我们因为无明业火,犯了自性罪还有佛陀制的戒更有很多其他罪过。我们该如何呢?请期待下次课程!

《入菩萨行》第二品忏悔罪业 《入菩萨行》第二品忏悔罪业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入菩萨行》第二品忏悔罪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atja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