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优秀的前辈、同仁: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圆明园的毁灭》第二课时;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法、学法和教学过程5个方面对本课的设计进行说明。
1. 说教材 《圆明园的毁灭》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课本,第四单元的第14课,今天授课内容为本课的第2课时。根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及本篇文章的课文特点,我定下了本课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学重难点:让学生学会归纳总结的方法和了解历史、勿忘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信心和责任感。
2. 说学情 我们班学生基础薄弱、词汇量不够、阅读理解能力较差,正好非常契合此次教研主题——阅读兴趣培养。在教与学中学习阅读方法,培养阅读兴趣,提升阅读能力。
3. 说教学方法 根据课文特点和学生实践状况,以激发兴趣法、问题导引法、知道归纳法进行教学。采用多媒体等电教手段,扩大教学容量,激发学习热情,贴合教育学中的自觉性和直观性原则。
4. 说学法指导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我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路进行学法的指导;采用主题思维法、小组讨论法,使学生自主地思考、分析、讨论,从而解决问题。使学生从感知到理解,从学会到会学,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提高了潜力。
5. 说教学程序
(1) 教学方法:激发兴趣法、问题导引法、指导归纳法和诵读法。
(2)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5分钟)——讲授新课(20分钟)——升华情感(10分钟)——归纳总结(5分钟)。
1, 导入新课。《圆明园的毁灭》是历史题材的文章,增加了历史背景的介绍,用纪录片短视频的形式,让学生初步感知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被毁灭的惨烈的画面感,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趣味性。
2, 讲授新课。从文章三部分开始入手,开篇点题,表明圆明园的地位。第二部分主要讲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学生朗读、小组朗读和小组讨论,直观学习加强学习效果,强调落后就要挨打、振兴中华的结论。
3, 升华情感。播放《祖国颂》军事题材的视频,让全体学生感知经过160年的努力,新中国傲立东方的强大盛世,增强爱国情怀教育和名族自豪感。拓展思考:作为新时期的中国少年,我们应该怎样振兴中华?点名回答并引出《少年中国说》歌曲,既复习了学过的课文,又让学生一起吟唱,振奋人心树立远大理想。
4, 归纳总结。历史的脚步总是向前,作为新时期的中国学子,我们要勿忘国耻、牢记使命、振兴中华、不负年少!
最后安排的是作业小练笔,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圆明园》读后感,学练一体,巩固提升。
针对本次课程的授课,仍有不足之处:
以上就是本次授课的说课内容,不足之处还请各位领导,前辈和同仁们多多批评指正,再次感谢聆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