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还记得上学那会儿,特别流行看《青年文摘》这类的杂志,我几乎每期都买。
有一个同学就问我,你最喜欢看这里面的哪一部分内容啊?我一本正经地回答:“我最喜欢看里面的人生哲理”。
我就这样把聊天聊死了,因为他最喜欢看的是情感故事。但其实,我最喜欢看的也是情感故事啊!又轻松又愉悦还有点小鸡汤,多好看啊!
但我为了装高级,觉得自己这样一个高材生看的书也要艰深晦涩才能显得专业!
后来工作了,这个毛病还是伴随着我,导致我好几年都没真正读完一本书。读的最多的就是言情小说、玄幻小说之类的,读完没几天连主人公叫什么名字都不记得了。啊,好尴尬!
02
有一本欧美最畅销的财商启蒙读物叫《小狗钱钱》,曾荣登德、英、法、日、韩各大畅销书排行榜第一名。
我知道这本书已经很久了,可是从来没有打算去看。为什么呢?
因为一听这个名字就觉得是小孩子看的,而且我对宠物也不感冒,关键是我还作、清高和傲娇。
前两个月机缘巧合之下读了这本书,整本书对我感触最深的不是他里面的理财知识,而是最前面的前言。
作者说,起初他并不太相信故事形式的伟大价值,因为很多人在读故事时,不是努力去挖掘故事情节之后隐藏的生活原则,而是试图模仿书中主人公获取成功的举动。
成功的故事很少有精彩的翻版,但故事中包含的道理却可以帮助我们在遭遇困境时寻找到最佳的出路。
而且故事这种形式会让人们认为书缺乏深度。(Duang!感觉我就中招了!)
但是当他收到成千上万封成年人的来信,感动于他的这个故事,并表示通过这个故事懂得了真正获取财富的秘诀时,他终于明白:
其实一个能打动人的故事要远比一幅美丽的图画更值得花费笔墨去描述。最容易触动心灵的始终是故事,无论对象是孩子还是成年人。
03
前段时间我听了一个讲座,里面说,现在很多畅销书都是励志鸡汤,这么多人愿意买是因为觉得读了这本书能明白一个道理,给自己的人生选择指条路。是啊!现在的人读书就是这么功利!
但实际上,这些励志鸡汤文里面的道理几千年前的古人就已经讲过了。比如“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三人行、必有吾师”、“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等等。看,古人讲得多好啊!习大大的讲话都多次使用。
现在的作者只是把前人说的道理又用自己的话说了一遍而已,不见得就又引申出了什么新的道理。而且道理始终是理论性的东西,要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总觉得少了点地气儿!
但是故事就不一样了,尤其是世界名著、经典小说,里面的人物在人生的起承转合中遇到的事情总能让我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他遇到这件事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他是怎么克服的,用了什么方法,如果是我遇到同样的问题应该怎么处理?无论是婆媳关系、爱情婚姻,还是创业瓶颈、职场困境都能找到对应的故事人物。
所以我终于明白,为什么中文系学生必读书目里面会有大量的经典名著和人物传记。故事不只关乎文学、关乎情节铺陈的逻辑和技巧,也关乎蕴含至深的人生哲理。故事就像涓涓细流,低调平滑却润物细无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