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教育杂记·六:杜甫日记

教育杂记·六:杜甫日记

作者: 左手君子 | 来源:发表于2017-12-29 15:08 被阅读7次

    上周,带着学生接触了杜甫的第二篇叙事诗——《石壕吏》。目的很简单,就是让孩子们去接触不同诗人的作品,感受不同的诗人因其自身原因、时代背景的不同,从而形成了不同的风格。

    这还得从上个月和孩子们一起走进了李白说起。

    为什么说是“一起”?那是因为我自己古典文学功底实在太差,除了课本上学过的,几乎没有主动的从别个地方接触过古诗。所以,这对我自己而言,也是一种自我提升的过程。因为,我要给学生聊李白的诗,那么至少我自己得先对李白的诗多少有点了解吧。这还多亏看了将军景老师写的一本关于群文阅读的书。所以,我在网上查阅李白诗歌之前,就先分了几个类别:

    1、李白与月亮

    2、李白与酒

    3、李白与大自然

    4、李白与人

    5、李白的词(是的,你没看错,就是“词”。)

    6、别人眼中的李白

    可是,因为时间的关系,也因自己学识浅薄的缘故,一个月下来,(其实超过一个月了)也只让学生了解了李白与月亮、酒有关诗歌共计15首。这也和学生的理解能力有关吧,毕竟课外阅读量太少,而且大部分学生的课外阅读,仍然处于“舒适区”阶段。课外的积累也不够。(六年级之前的情况,我知之甚少,之所以得出这个结论,是从这半个学期的工作中发现的。)

    所以,我在想,如何让他们走进杜甫呢?

    还是和之前走进李白一样吗?显然杜甫的诗并没有李白那么好分类。而我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走进杜甫——通过诗歌,让他们对杜甫是一个什么样人,有一个主观的判断。而不是我给他们念资料,说杜甫如何如何。我想,还得把一个有血有肉的杜甫摆在他们眼前,让他们自己去和杜甫对话吧。通过一首一首的深入了解,去认识那个鲁迅口中“就好像今天还活在我们堆里似的”的杜甫吧。

    所以,便有了这所谓的“杜甫日记”。(其实就是对杜甫叙事诗的一种带主观感情的翻译。)

    我第一次给了他们三首杜甫的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春望》、《月夜忆舍弟》。都是杜甫晚年的作品了。

    这三首诗,一首长,两首短。所以,我在《茅屋》上,下的功夫要多一些——我带他们一行一行的读,一行一行的用我自己的感受去翻译。而且,在学这首诗的时候,我并没有出示整首诗,而是把杜甫最后的呐喊部分隐藏掉了。因为我得让他们对杜甫的伟大有切身的体会——在聊完最后“长夜沾湿何由彻”那句后,我便问他们:

    如果你是杜甫,这时候老天爷愿意满足你的一个愿望,那么,你想提什么要求呢?

    我想有一间木房子,住进去可以不漏雨。

    我想要一间大一点的,漂亮一点的房子,我们全家住进去能开心快乐的生活。

    我想得到很多的钱,搬去长安住。

    ······

    他们的答案,果然不出我所料。我脸上闪过一丝狡黠:

    其实,这首诗我还隐藏了最后一部分。那就是杜甫也许了一个愿望。想知道是什么愿望吗?

    不用说,孩子们当然好奇。于是,我便把最后一部分写在了黑板上,然后声情并茂的朗读了一遍。特别到“风雨不动安如山”那句,感觉自己的血液已经涌到脸部了。

    完了之后,带着他们读,给他们解释,然后问他们,现在知道自己和杜甫的区别在哪里了吧?这就是杜甫伟大的地方。他在那样的情况下,最后想到的不是自己,反而牵挂着全天下那千千万万个同他一样的人。所以,这样的人,难道不是伟大的人吗?

    我想,他们以前也学过杜甫的诗,可是这一次,定然对杜甫有了不同的印象。

    也为了让学生对这首诗的内容有一个清晰的了解,第二天我便布置了一个习作练习——杜甫日记。

    是的,把这首诗变成日记的形式,并且用第一人称来记录。我就是杜甫,杜甫就是我。

    因为是第一次,(其实,学李白的时候我就想这么干了)于是,我把这次“杜甫日记”的第一部分写了出来:

    今天的风特别大,呼呼的吹着。我拄着拐杖急冲冲的赶回家。还没到家,我担心的事情便发生了——只见我那屋顶的茅草被大风吹走了一大半。一大半啊,那可是好不容易才得来的——我怎么好意思再去求朋友呢?

    那些草,就在我眼皮地下飞走了,我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他们被风卷跑。有的缠绕在了树梢上,有的落进了池塘,有的落在了平地。还好,没有被卷去别的地方,费点力气,还能把那些茅草弄回来

    可谁知······(没有做深入研究,只是主观的臆测,见谅!)

        周一的时候,作业收上来了,大部分同学的翻译都只是按照字面的意思写的,并没有进行加工和重组。但我已经很满意了,第一次嘛,总有许多的不足。想要有好的结果,就得有更多的付出,还得讲究方法。因为自己根本就没有明确的教写作技巧。

    而且,我抽查背诵情况时(我并没有做明确的背诵要求),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茅屋》那首,大部分都能背诵。可另外两首短一点的诗,会背的只有三五个人。这引起了我的反思: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我的答案有两点:其一,我没有做出硬性的背诵要求,所以学生便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这是我的失职,教不严,师之惰;其二,他们对《茅屋》那首诗理解的更深入。因为那首是我教学的重点,另外两首可能是对“自经丧乱少睡眠”的一个佐证吧。

    所以,下一首学什么呢?

    当然,范围我已经考虑清楚了,就是叙事诗,我要继续带着他们写“杜甫日记”。我在网上查阅了一些杜甫的叙事诗,选来选去,决定选那首初中时候学过的《石壕村》,先从自己熟悉的入手吧。

    经过引导,这一次的作业,比上次有了进步。特别是在人物上面,开始有学生用我教的所谓“找留白”法,填补诗句里面没有出现的语言、动作和神态了。但我发现存在的问题也比较多。

    第一个致命的问题就是,学生对于杜甫为什么去石壕村不了解。因为这涉及到安史之乱,涉及到杜甫为什么被贬,(关于这一点,我只是简单的提及了一下)需要用心去搜索资料。

    第二个就是,对于杜甫写作目的无法做出深入的揣测。毕竟,他们还是小学生,社会问题离他们有点远。

    第三,在进行写作教学的时候,我没有突破重难点。只是简单的和学生聊了一下,如何通过找“留白”对诗句进行扩写。其实,这首诗里面,可以写的地方有很多,单是首位两句变可单独拿出来,进行写作技巧练习。

    比如“暮投石壕村”这一句。从这句诗里面,我们可以知道的是杜甫投村的时间和地点,而“投村”则可以作为一个事件来看待。其实,诗人没说的东西,远远比说出来的要多。关于“投村”这件事,学生不知道的是投村的原因、经过(怎么投村的)和结果(到底住哪里),包括杜甫投石壕村之前的事,也能写上一二。

        而本诗的重点,便是老妇说的那些话。可显然,诗人对整个事件经行了删减处理,因为不可能是老妇人一直在官吏面前说,官吏也没有耐心听老妇人唠叨。他们肯定有对话,而且官吏说话的态度是很不客气的。从“吏呼一何怒”便可看出。所以,这也是一处非常重要的地方,学生没有写好,很正常,因为我自己并没有进行重点教学。

    所以,我决定,这周抽时间对《石壕吏》这首诗,进行分段写作教学。希望,我和他们都能有所进步。

                                                                                2017年12月10


    欢迎关注公众号:左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教育杂记·六:杜甫日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awig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