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一本很薄的书,130页,半天就差不多能看完,然而里面的问题也许会让你思考一辈子。高中时,一同学曾对我说,你可以看看哲学书,好有意思,为了显示我的无所不知和智慧超群,我说:哲学就是鬼扯。其实那时我还没看过一点哲学书(虽然现在也没看多少),只是约略听说这东西有点玄。现在我不会说它是鬼扯了,因为里面好些问题自己曾多次粗浅想过,我也相信绝大多数人都或多或少想过。
书中就一些问题进行了引导性的思考和简单探寻,薄薄的一本书用具体问题揭开了哲学神秘的面纱,作为你的第一本哲学书是相当不错的。书中谈及的问题包括:外部世界是否存在、他人的心灵、身心问题、词语的意义、自由意志、对与错、公正、死亡、生活的意义。
外部世界是否存在
之前曾尝试过看哲学书,里面一堆“存在”看的我头痛,不明白它在说什么,这本书终于让我知道了哲学家们说的“存在”是什么。简单的说就是思维本身之外的外部世界是否是真的,看过《黑客帝国》的人应该就明白什么意思。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完全基于我们的感官,所以对于我们的思维的存在来说,外部世界的存在没有必要性,只要给我们感官相同的刺激就可以了,甚至可以不必真的有眼耳口鼻,直接给大脑刺激就好了,黑客帝国里就是这样;然而大脑都是不必的,直接是保留最纯粹的刺激就好了,所以世界最后坍缩了,只剩下思维。这种想法其实自己之前就接触过、想过,但书中当时提到的一点让我真心震撼:时间也可以不存在,你所认为你上一刻做的事情不过是一个记忆,它本身也可能是虚幻的!当然,我们很难秉持这样深刻的怀疑论去持续生活。谁能相信人生是一场不醒的大梦?这个问题很重要,它是几乎其他哲学问题的基础(个人感受),因为如果外部世界不存在,后面谈论什么他人的心灵、身心问题和对错、公正这些社会问题实在就没啥意义了。
他人的心灵
直接抛出个有意思的想法吧:石头也许也会思考?通常我们认为非生物不会思考,植物没有心灵,像草履虫这样的单细胞生物只是条件反射之类的本能,不会有什么思维,那么从石头到花草,再到草履虫,到蚯蚓,再到猫狗,再到猿猴,再到人类,哪里才是思维的起点?由于我们连外部世界是否存在都不知道,怎能判断他人的心灵呢?你身边的人也许只是有与你极端类似的行为、言语然而却没有思想,这何尝不可能!
身心问题
上一节我们问道生理从低级到高级,从哪里开始产生思维的,这也涉及到身心问题,人的感受与思维只是物理状态还是有高于物质的存在呢?现代的科学,如物理、化学只是拿着能观测、实验的物质不停的研究,可是如果有我们无法感受其物质性存在的灵魂呢?
词语的意义
这一章看得不是特别有感觉,没有感受到作者所说的哲学家的困惑,但是也许我可以自己来说一下这个问题。我觉得这里应该是在说人的抽象能力。举这样一个例子:如果我们在电脑中输入一张猫的照片,并告诉它这是猫(也就是让带有猫形象的照片和猫这个词语建立映射(对应)关系),下一次输入一模一样的照片的话,电脑就“知道”这是猫了;同样如果输入10张猫的照片告诉它这都是猫,那么下次输入这10张照片中的任意一张,电脑都知道这是猫了(其实电脑只是把照片各个像素一一对比而已),然而如果我们输入一张与这10张照片都不同的猫的照片,电脑多半就傻眼了,他可能不会认出这是猫。而人就具有这样的能力,到现在为止,你看过的猫的数量是极为有限的,然而现在把一张你从未见过的品种的猫的照片放在你面前,你却知道这就是一只猫,你心里有一种猫抽象的形象。就像你认识一个人,过了一段时间,也许他变了不少,你很可能还是很快就能认出他来。我想这应该是本章的问题想说的东西。
曾经在一个哲学短篇里见到所谓的理念的概念,比如“真善美”,比如圆形,自然界是没有完全的真善美和圆的,但是人能抽象出这样一种概念,它和现实世界各种真善美的行为、各种类似圆形的东西联系起来;词语也是这样,猫这个抽象出来的名词,不仅和你第一次见到的那只猫对应,还和你还没见过的一切猫对应的。另一方面,我们现在已经有人脸识别系统,用大数据电脑可以认出之前没有见过的猫的照片,通过复杂的系统,机器已经开始能简单模拟人的抽象能力了,这让我不禁重新思考哲学本身。
所谓的思维、体验、抽象能力等这些哲学所思考的东西也许真的只是物质的呢?它们只是太过于复杂了,单单凭借哲学家有限次数的推理、分析是没有办法真正理解的,就像alphago高超的棋艺只是复杂度超越了人类的认知而已。这让我想起了四色定理,这个定理采用了计算机的方式经过了上亿次的推理判断才得以证明,然而对数学家来说并不是十分满意的,虽然用这种方式证明了定理的正确性,然而数学家却不知道每一个过程,他们总是希望在人脑能及的复杂度内证明结论。哲学家所思考的问题也许也是这样吧,远远超出人力理解能力的复杂度终将成为人类永远的困惑。也许有一天人类造出了一个人工智能,它站在人类面前说:我也有思维,能像你一样感受这个世界;人工智能专家傻眼了:你什么时候有的,如何有的?其无助也许和无法理解人类自然繁殖出的小孩如何产生思维一样!
自由意志
这个问题我曾经想过千百遍,由于我自己还学了一点算八字的东西,这个问题不时会出现在我的脑海里:人生真的是定论吗?因为算八字这个东西确实也有颇高的验证率,如果没有一点准确性的话,职业预测者不会稳定存在下去;但是其准确度确实还没到出神入化的地步。我在网上看教学视频时,一位老师说能看准百分之六七十就很了不起了。然而这种不准确性到底是命运本身的不确定性还是因为八字本身信息量不全和预测者信息解读能力不够呢,比如台湾一位预测师就说八字只是代表了时间信息,空间信息同样重要,风水就是另一门很重要的预测学。
就人的直观来说,人是有选择权的,比如我今晚吃什么就是我可以自由选择的,然而这种直观真的有那么可靠吗?你的选择真的是你【做】的选择吗?在决定论者眼里,你下一时刻的状态完全取决于你过去的所有状态。人们常用投硬币、掷骰子来获取随机结果,但是这两种方式真的产生的是随机结果吗?如果一切参数确定,难道投骰子的结果不是确定的?只不过参数非常复杂、高度敏感,虽然确定却在人能理解的确定之外罢了,即所谓的“混沌”。就像计算机产生随机数的机制,我们都知道其产生随机数的过程是完全确定的,只是结果在人类看来随机罢了。量子力学好像说基本粒子的状态是不确定的,然而这种不确定真的是一种本质的不确定的吗,也许只是投骰子一样的表象呢?然而,即使真的有决定论,那一定也是一种完全超出人类理解的确定,人完全可以认为自己有自由意志,就像认为投骰子产生的数随机一样;另一方面,如果决定论是真的,那么你以后将要经受的欢乐与痛苦将是无法摆脱的了,这又是一种多么的无奈!更无奈的是,无论生活看似是一个平面,还是三维空间,甚至N维,你的生命的永远是一维的一条线,因此决定论的真假我们又何以验证呢?
对与错
最近一直在思考的是:道德是一种信仰还是手段,还是迷信,还是约束?也许这几种东西都有。作为信仰,大多人都相信好人有福报,一些人相信做好事会上天堂;作为约束,人们害怕死后下地狱,害怕别人的脸色和社会的舆论制裁;作为手段,有人认为根本没有什么神灵或者正义本身有什么特殊的力量,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只是为了在这个社会中会获得尊重、帮助,得到人心,从而最后达到自己真正的目的,如果有一天他觉得做坏事也不会对自己产生严重妨害时,做坏事也无妨;作为迷信,可以看作过度的信仰吧,甚至有人想着自己的诅咒能让恶人遭灾。究竟事实是什么呢?如果是完全的唯物主义者应该会更支持手段这个看法,然而现实中我们往往还是会有一些将其作为信仰的,因为如果真的缺少这种信仰,那么最终你会让人看到你的内外不一致,同时在没有信仰的基础上想要成为一个持续具有道德行为的人,应该会非常困难。
公正
这章主要考量两个问题:与生俱来的家庭背景的差异、个人基因所影响的个人才能的差异公平吗?如果不公平,该从哪里入手减少这种不公平?相信大多数人都认同个人出身所属阶层差异的不公平,然而个人才能差异引起的不公平人们却很少承认,人们认为你的收入和才能挂钩是极为正当的,然而这种才能是因为比人努力吗?不一定,很可能是天生的,智商高、情商高、有幽默感、自信心、亲和力、颜值等等,考量公正时我们往往说机会均等,然而机会均等时,人们的资源均等吗?以接收教育为例,高智商的人可以用较少的付出就得到优异的成绩、家庭富庶的孩子可以接受定制化的教育,如果某个孩子两者都没有呢,即使仍有渺茫机会最终获得同等自由度的人生,然而他们凭什么需要付出10倍的努力呢?
另一方面,产生这种不公平的并不是明显错误的行为,人们凭借适宜社会生存的独特能力成为社会精英、有财力的家庭为他们的孩子提供良好的环境,这有什么错呢?在高度效率的自由经济市场,公正必然需要额外维护。
接下来是我延伸的想法,不是那么哲学,而很现实:面对出生时的家庭背景和个人基因的巨大不公,我们能做什么呢?埋怨是无济于事的。唯有奋斗,我们可以把我们出生时比一些人低的多的位置想象成我们在之前的一场战斗中输了,这是我们必须承受的结果,无可改变;经济学上有沉没成本一说,已经无可改变的就不要过多的关注,我们能做的只有看向未来。
死亡
记得高中的时候,有一次我感受到了人要死亡是一件相当可怕的事情,这种感觉之后只出现了一两次,奇怪的是,我无法通过认真体会让自己重新获得那种感受,实在是说不清道不明。如果非要说的话,我觉得应该是一种虚无的可怕,想象你正在看手机,突然手机没了!就是没了,不是摔在地上,不是飞走,而是直接没有了,组成手机的每个分子、原子消失了,不是变成了看不见的空气,不是转换到另一个空间,不是所谓的暗物质,而是虚无,这个宇宙里再没有这个东西,宇宙之外也没有,这是多么怪异!一个东西从有到无,虚无是最无法言说的,《道德经》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现代科学推测说宇宙始于大爆炸,但是谁能理解大爆炸之前的“无”是什么?最后回归到死亡这件事,我想当时因为永久的虚无感到恐怖是因为我相信从生到死有个东西消失了,这个东西应该是我心底默认存在的灵魂吧。
我有想起之前看到一个观点:说未来可以让人永生。这并不是说可以让你的身体永远不出毛病,从而活着,而是说人本身只是数据,只要把你的数据保存下来,你就永生了。当时我极其不理解,这是什么意思?后来我在想投胎转世这个问题,因为宗教里说人投胎前都要喝孟婆汤,忘掉前世;但是这样一来,后世那一个人和前世的那一个人有什么联系呢?我是否还存在呢?也许可能的联系是这两个人的灵魂一脉相承,那么这样一来,去除了记忆的灵魂必然还有其独特性,维持这个“我”,这种独特性是什么呢?我想就是思维模式,因为作为思维材料的记忆已经没有了,剩下的就是处理思维材料的方法——思维模式。由于一个思维模式去处理思维材料的过程中,思维模式本身也会因为思维材料而改变,就像人工神经网络,传入的数据会逐步修改神经网络本身,人在世间经受的一切会改变人的思维模式,最后当人的记忆被清除后,那些记忆与经历中的信息已经被沉淀到思维模式中了。所以后世的人不仅和前世哪一个是有着同样的灵魂,而且前世的经历会直接影响后世,因为他的思维模式受到前世的影响。之前看一个访谈节目,一个嘉宾说她在国外做过一种心理分析,说她能看到自己现在的某些问题直接和前一世的某些行为有关,这么说来,难道记忆没被清除,只是封存,这些不能被我们发觉的前世材料和现世经历一起决定我们的行为?这也未尝不是一种可能。
这样思索下来,突然发现人类繁衍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种永生。和转世投胎时,清除记忆材料、保留被前世影响的思维模式相比,生的孩子由于有一半我们个人的基因(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时,如果不考虑你同时继承了父母双方的基因的话,你的基因和十几二十代祖先的基因其实差得不多),如果我们从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的话,基因决定的大脑神经网络其实就是一种思维模式,这样说来,孩子也继承了我们的思维模式;不过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我们的经历虽然影响了我们的思维模式,然而这种影响不会改变基因,因此我们的孩子继承的是我们自己出生那一刻就带有的基因所对应的思维模式。那么我们这一世的的经历的信息就完全丢失了吗?不全是。因为我们与自己的孩子相处,你的思维会自然影响他的思维模式,你给他带来的家庭环境(包括物质的)也在间接影响他的思维模式;我们大多数人都听长辈说过它们的人生经历,所以甚至他们一部分记忆都传承了下来,这是多么不可思议,这简直就是唯物主义版的转世投胎!
这样一来,如果未来科技能够保存我们的记忆、能够存储我们大脑的生理结构所决定的思维模式、存储我们的基因,那么这会比转世投胎强大多少!这两种永生的不同在于转世投胎是以灵魂存在为前提的,而这里我们反而需要否定灵魂的存在,认为思维模式完全是基于大脑物质状态的,这样我们保存数据就能够实现永生了。设想有一天,科学家读取你大脑里的记忆与神经网络结构,提取你基因里的信息,然后用生物的甚至非生物的方式构建一个“人”,他和你有一样的记忆、思维方式和对外界相同刺激下相同的感受,他难道不是你吗?或者这样说,如果他还有和你一模一样的外观,你如何分辨到底是他根据你复制而来,还是你根据他复制而来?
生活的意义
这一章比较看不懂,虽然这个问题也许是普通人问得最多的一个问题了。然而关键在于什么是意义?科学研究理论与现实,研究因果,可是意义到底追寻的是什么呢?是终极原因吗?
最后
写到最后,实在不知道写的是读后感还是读书笔记,异或是自我思考的记录,大概间或有之,其中的观点也许我所说的并不是这本书上的意思,有的本来就是我自己的思考。不管怎样,哲学的核心不就是思考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