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提到:理性的人追求的是免于痛苦,而非寻欢作乐。叔本华则理解为:所有享乐、幸福都是消极的,痛苦反而是积极的。
联想到这春节的七天假期,这其实就是大家寻欢作乐的时刻,用叔本华的话就可以理解为这其实是消极的。
昨天思考假期的虚里面也有提到过类似的观点,看似我们可以随意打发使用我们的时间,但面对没有目的,没有问题的时候,我们其实过的并不“开心”。看似我们好吃好喝好玩的体验着,但真正让自己静下来的时候,却发现一片“空虚”。
消极和积极其实是相对的,痛苦总是和机会并存,我们常说挑战和机会同在,发现挑战就是发现问题,而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我们表达自我价值的机会。
生活中,我们总是听到很多抱怨者,我们总认为这可能是消极的,在他们眼中凡事都有问题,不向好处看。
但这从很多哲学家的视角看,这也许是积极的,因为这样的抱怨情绪意味着痛苦的存在,而痛苦则就意味着我们生存的过程变得有明确的目标而展开。
痛苦是过程,而结果只是瞬间,很快又会被别的问题覆盖,并投入到解决痛苦过程中.
我记得曾经思考过:痛苦也许是人生的底色,也是我们个体代谢自己的主动力,我们每天的忙碌动力就是来自解决各种各样的痛苦问题。我们经常说从舒适区到非舒适区就是从更一个痛苦问题到另一个痛苦问题的解决过程。
就比如自己每天的运动,在很多人眼中看似是坚持的好,但其实自己看到的却是不运动自己就很痛苦,自己之所以运动是为了避免痛苦的过程。
我们的一个痛苦问题得到解决,我们就会开始变得消极,从痛苦的过程变成了享乐的过程,惯性随意成为我们的时间使用状态,为了让自己变得积极,自己就需要发现新的痛苦问题而展开行动。
痛苦带来的是变化的生命体验,而享乐带来的却是无聊的焦虑。
随着年龄增长,我们会愈发发现自己不愿意做出改变,开始变得固执,这从本能上来说是为了节省精力和体力,但从精神上来说我们其实开始活得“消极”,不愿意正面痛苦。喜欢享乐,喜欢得过且过,这种消极的做法最终的结果就是活得并不愉悦,表面的开心并不能解决内心的无助。
我们说活到老,学到老,这底层的背景音其实就是让自己养成在舒适区到非舒适区中切换的能力,养成面对痛苦,解决痛苦的能力。让痛苦成为我们生命的底色,我们才可以学会体验这生命充实的“过程”,而不总想着那极乐的目标存在。
我们说期望值管理,积极的人生其实就是期望值低的管理能力,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我们知道在我们生存的世界里,不确定性的痛苦随时到来,我们也知道安逸并不是什么好事情。
于是,我们就要把痛苦和解决痛苦做成生命的常态来对待,来面对,来成长,来不断迭代自己,低期望赢得自己积极一生。
今日思考,不求绝对,但求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