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位妈妈,带着七八岁的儿子一起吃饭,孩子聪明伶俐,讲话像连珠炮一样舌灿莲花,可是奇怪的是,他和妈妈讲话,从来没有看对方的眼睛。可想而知,成年后的孩子,依然学不会眼神交流,在交朋友、与人沟通时无法缩近距离。
当孩子和别人说话,却不接触对方的眼睛时,要么是在敷衍,不耐烦,要么就是极度不自信、害羞,没安全感,所以眼神在躲避。
法宝1.帮助孩子和他人沟通
从孩子学会说话起,父母就需要开始让孩子学会如何与他人进行良性的互动。“家庭报告”就是不错的形式,每周一次,全体家庭成员到位开始报告。一周的所见所闻、彼此的心情、对其他家庭成员的抱怨以及抱怨的反馈,都可以成为沟通的内容。当孩子是发言者,记得尽可能多得和每一位听众进行眼神互动,让大家专注于他的讲话,不要开小差做别的事情。当孩子作为倾听者,如果谈话者的内容很有趣,请跟随讲话者的眼神,表示他很专注在听,同时点头,赞同表示他的认可,对方会接收到他的讯息,对他心存感激和继续聊天的兴趣;如果谈话者的内容很无聊,孩子眼神朝下或者看向别处,说明孩子已经发出了无声的抗议,急于结束这场谈话。
法宝2.换个方法去沟通
首先,批评性的信息可以换个渠道传达给孩子,比如利用节假日给孩子寄明信片,或者给孩子的手机发短信。其次,对孩子的批评处理一下,把批评变成建设性的意见,只说客观事实,不与孩子的人品挂钩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