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期的《吐槽大会》上,刘可乐讲述了关于自己得躁郁症(双向情感性障碍)的故事。哦,你可能不知道刘可乐是谁,她是公众号“东七门”的非自由撰稿人;“东七门”你也不知道?那《奇葩说》应该知道吧,简单点说,他们属于同一家公司的。
微博刘可乐形容躁郁症的状态,是冰火两重天的体验,一会儿非常想死,一会儿又走上世界之巅,是别人完全无法理解状态。
实习医生安慰她说:“你一定是没见过世面,这种病都只有那些智商超过150的人才会得,梵高啊、丘吉尔啊。”
于是刘可乐还特意去手机上测了一下智商,结果显示是90。这当然是医生安慰他的话,但无疑起了一点安心剂的效果。
后来她去美国见了一位研究双向情感性障碍的专家,她带着挑衅的问对方:“生活的意义是什么?”这样的问题,在国内她已经问了二十多位医生,答案大概只有两种,第一种是你觉得生活的意义是什么,第二种是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无疑,这两种答案她都不满意。
于是,她就问了这个号称是专家的医生,没想到对方说:“意义的意义又是什么呢?”
刘可乐说,那一刻她仿佛啪的一下被打醒了,直到后来她做“一块钱出租自己”时,面对和她同样患有躁郁症的人,她才说出那一刻自己听到这句话的感受:“追求意义本身是多么荒谬的事情啊,而生活本身又是多么荒谬的事情啊,所以,活着本身不就是意义本身吗?”
后来,她又去看了很多次美国的医生,每次去看时,她都会填一个问卷,上面最后两个问题是“你觉得自己是躁郁症患者吗?你需要治疗吗?”
那道题的三个答案分别是:“是的,我觉得我有”、“可能吧”、“不,我觉得我没有”。
她感到很疑惑,难道她自己说不是,就能不接受治疗了吗。但她选择了那个最后的答案。
于是医生告诉她设计这道题的初衷:“它其实就是想拷问你自己说,你到底还在不在意你自己对自己的看法。”
刘可乐是那一刻明白,其实躁郁症就是社会贴在你身上的标签,而如果你接受了这个标签,就说明你已经忽略了自己对自己的看法,忽略了自己内心的强大力量。
她说:“这个世界之所以这么多的条条框框,其实就是为了告诉你,你不必格格都入,不必每时每刻都人地皆宜。”
有人可能会质疑说,难道所有的这些症状都是扯淡么,你也毕竟是少数啊。
但她解释说,我并不是要质疑这一切,而是我太懂得那种感受,所以我才想要说即便是那样的时刻,你也不要放弃你内心的力量;脆弱也许是软肋,但也可能是你的出口,所以不要抗拒它,拥抱它。
当然,总会有人怀疑这种自我的肯定性。当你想要诠释深刻,必然有人会站在你的反面告诉你浅薄没有什么不好。但我们本质上要说的其实并非这些,而是希望面对那些挫折,不要忽视自己内心的力量。
所以,我特别喜欢她最后说的那句话:
苦难本身并不是财富,痛苦本身并没有什么可值得歌颂的,我们对苦难的反击和反思那才是价值所在,即便反击过后我们还仅仅是个生活的幸存者;这也是为什么我特别喜欢那个比喻“人生就好像你手里捧着一盏水一样,然后你看着他一直在漏,你所做的也只是能让它漏的慢一点而已,所以我承认我可能过不好这人生,我承认可能我所有的努力都只是完成了平凡的生活,或许这就是人生的意义所在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