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少有人走的路-斯科特.派克--探讨什么是成熟

少有人走的路-斯科特.派克--探讨什么是成熟

作者: 神天久久 | 来源:发表于2020-02-28 14:46 被阅读0次

    1:作者认为,真正懂得自律和爱的人,才是心智成熟的人。

    迈向心智成熟的旅程,往往并不顺利。生活中会出现很多的问题,如果你愿意向内寻找原因,你将会更了解自己。所谓“心智成熟”,李笑来《把时间当作朋友》中有这样一段话,可以很好地向大家解释这个概念:“心智成熟,简单地说,一个人的心智就是其过往获得的一切知识和经验的总和。”当然,这其中也包含着一个人基于这些知识和经验所呈现出来的思考方法和思维模式。

    人心脆弱,当我们想要别人理解自己的时候,往往我们并不真正懂得自己。正如《无声告白》中的那句:终此一生,我们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而斯科特•派克的《少有人走的路》正是一本能够引领大家不断克服困难、走向心智成熟的好书。

    2:自律的原则一:推迟满足感

    人生苦难重重,作者在全书开篇就讲了这么一句话。但是总有人天然觉得自己不应该去承受这些痛苦,当苦难发生在这些人身上的时候,他们要么自怨自艾,觉得是自己倒霉,要么责怪别人,觉得是别人的责任,这都是不成熟的表现。

    而自律,就是主动要求自己以积极的心态去承受痛苦,解决问题。当一个人学会自律,那就离心智成熟更近了。

    《少有人走的路》中斯科特•派克提到了关于自律的四个原则。第一个原则便是:推迟满足感。

    作者是心理咨询师,有一次,有一位高管过去咨询,希望作者能帮助她解决拖延症。作者跟她谈了很多也谈了很久,都没有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直到有一次,作者跟这位高管一起吃蛋糕,作者发现,这位高管吃蛋糕的时候先把奶油吃了,再吃蛋糕。

    “你每次吃蛋糕都先吃奶油吗?”作者问她。

    “当然了,奶油最好吃呀。”高管回答。

    作者一下就明白了,这位高管在推迟满足感方面是非常差的。如果她吃蛋糕都会先把奶油吃掉,那她在工作中肯定也是先把简单的工作先做了,难的工作一直拖延,拖到无法再拖的时候她才动手做,所以才导致老板对她意见很大的糟糕场面。

    如果一个人不能推迟满足感,你会发现大量的问题都会存在,因为最需要解决的困难你没有解决。

    为什么学习成绩对一个孩子来说挺重要的,不只是考到好学校等等这样的好处,而是,好成绩其实是需要孩子有推迟满足感的能力的,他们能够先把课程学好再玩。而不能够推迟满足感的孩子,他们大多数都先把玩耍摆在第一位,静不下心来学习,没办法推迟满足感。这样的话,在人生当中,他们极有可能总是绕着困难走,结果可想而知了。

    同样,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中也有是否有推迟满足感的表现。如果父母爱打孩子,冲着孩子大喊大叫,那这样的父母是不懂得推迟满足感的,他们希望立竿见影,希望孩子能立刻就听话,但事实上这样的办法非常糟糕。

    而有耐心的父母会陪着孩子一起面对困难。如果一个孩子小时候有父母陪伴着解决困难,他会觉得困难是可以忍受的;而反过来,如果一个孩子遇到了困难,他的父母总是大喊大叫地对他,甚至打他,试图把这些困难的责任与自己隔离开的话,父母没有学会推迟满足感,没有这样的自律,那么孩子将来长大了也不会推迟满足感,感觉不到父母的爱,并且忽略自己的价值。为什么很多人会浪费时间,因为他们觉得自己的时间没有价值,这很可能与他们没有得到父母的足够爱有关。

    3、自律的原则二:承担责任

    “这不是我的问题。”这句话实在是听得太多了。

    作者曾经在日本冲绳做过心理咨询。他遇到过一个自杀未遂的美国军人的妻子。他问那位军人的妻子为什么自杀。

    “我在这里太无聊了,一刻也忍受不了,下次我还会自杀的。”她说。

    “为什么住这里你会这么痛苦呢?”作者问她。

    “因为我在这里没有朋友,我太孤独了。”

    “那为什么不去交朋友呢?”作者说。

    “因为我住的地方没有人说英语。”

    “那你为什么不开车去美军的家属区,去参加军人妻子俱乐部,去交朋友呢?”作者问她 。

    “因为我丈夫白天要开车上班。”

    “那既然你那么无聊,为什么不开车送你丈夫上班呢?”

    “因为我不会开手动挡的车。”

    “那你为什么不学呢?”

    “在这么糟糕的路上学车,你疯了吗?”

    你看,她宁愿自杀也不愿意学开手动挡的车。很多人在人生当中都会得两种病,一种是人格失调症,一种是神经官能症。

    这位军人妻子就有典型的人格失调症。人格失调症患者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总是喜欢把责任推给他人和外界。在处理问题的时候,常常会向别人显露自己的迫不得已。

    神经官能症患者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常常喜欢把责任强加给自己,他们总喜欢说“我本来可以怎样怎样”,“我要是怎样怎样就好了”这样的话,认为不管是什么事情,都是因为自己缺乏能力和勇气,并总是以此做出错误的判断。

    而生活中,大多数的人都同时患有这两种病,叫“人格神经官能症”。他们有时候什么责任都往自己身上揽,有时候在另外一些问题上又觉得不是自己的问题。

    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所有孩子都有人格失调症,他们在犯错误后本能地想逃避惩罚,推脱责任;但是很多孩子也有神经官能症,觉得自己缺点很多,不配得到父母、朋友的爱。这些其实都是父母没有给到他们足够的爱的结果。

    而父母患有这两种病的也不少。患有神经官能症的父母还好,他们主动承担责任,所以如果症状比较轻微,就是很好的父母。而患有人格失调症的父母就比较麻烦了,他们总觉得自己身上的一切不如意都是外界造成的。他们的孩子最容易受到伤害。他们总会对孩子说“要不是你,我早就离婚了。”“要不是你,我才不会操劳一辈子没有自己的生活。”等等这样的话。这样的父母必须自己解决好自己的问题,不然一定会影响下一代的成长。

    所以,自己的责任自己承担,不该自己承担的责任也没必要全都自己揽,保持平衡。这才是正确的做法。

    4、自律的原则之三:忠于事实

    每一个刚刚降临人间的孩子都是天使,他们人生的画卷还是一张白纸。我们人生的所有阅历,都将在这幅图纸上呈现出它应有的色彩。

    绘制人生图纸的艰难,不在于我们绘制的开始,而在于我们总是需要不断地修正。守着固有的图案沾沾自喜,这样的做法会让我们渐渐与社会脱节,更会导致个人与环境的格格不入。

    有一个人来看心理医生,说他的妻子带着两个孩子走了,他十分痛苦,他可以离开妻子,但没法接受离开两个孩子。作者了解到,他妻子觉得他心胸狭窄,经常无故妒忌,但是又对妻子不好;他频繁换工作,总是跟上司吵架后离职,他觉得他的上司是骗子,他认为,没有人是可以信任的。

    原来,在他小时候,他的父母都总是欺骗他,久而久之,他就形成了父母不可信,进而扩大为人人不可信的程度了。因为孩子还小,在他的权威之下,所以他认为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两个孩子是可信的。

    病人来看心理医生,是因为旧有的图案已经不合时宜,可是他仍旧抱残守缺,不肯调整,甚至为了捍卫自己旧有的观念而与医生针锋相对。这样,治疗就会很难进行下去。

    这位病人就是。有一次他跟作者约好时间,但是他却没来。作者告知他一周内没办法给他安排时间,他就责怪起作者,认为作者太冷漠,把自己的时间看得比他的病情还重要,根本不关心他,觉得作者不可信任,甚至还拉黑作者。

    看到这个例子没有细思极恐?其实我们也会犯这样的错误,固守自己的逻辑,不接受现实。但是,如果我们无法忠于事实,就没法做出正确的判断,不能及时地修正人生的图纸,进而也就拒绝了成长的机会。

    忠于事实,意味着我们要进行不断地自我反省。同时,还意味着对自己的内心要绝对诚实。反省和诚实,都会给人带来痛苦的体验,但是不反省、不诚实会让人背上更沉重的心灵的枷锁。

    一个人,若想求得进步,除了要经常检查自己的人生图纸,还要保持学习的习惯,让自己的思想总是处在更新的状态。只有这样,一个人才会在成长的过程中恰当取舍,并通过不断地充实自己来实现自己的与时俱进。

    忠于事实,这是自律的第三个原则。

    5、自律的原则之四:保持平衡

    自律是一件艰苦而复杂的任务,需要我们拥有足够的勇气和智慧。我们既要推迟满足感,又要尽可能地过好每一个当下;我们既要承担责任,又要拒绝不该承担的责任;我们追求心智的富足,又要学会适当地放弃。

    保持平衡,意味着确立富有弹性的约束机制。想要获得平衡,就必须照顾到彼此之间冲突的各个层面。而保持平衡的最高原则,就是“放弃”。

    这一生,我们要放弃很多不着边际的幻想、放弃对父母的依赖、放弃青春的活力、放弃对子女的权威,甚至到最后,我们要放弃生命。放弃的过程,也是心智成熟的过程。

    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人们不愿意放弃,往往是因为他们不愿意承担痛苦。放弃的东西越珍贵,痛苦的程度也就越深。寒冷的冬日放弃一杯热奶茶,与放弃一份企业高管的职位相比,两者带来的痛苦不可同日而语。但是,失去平衡,比放弃更痛苦。

    就像骑自行车,很多人小时候都有过的经历。下坡的时候风呼呼地吹,多爽啊,但是到后面,就特别容易控制不好车的平衡,然后摔跤。人生其实也一样,我们如果一味地贪恋速度,那么早晚,我们会因为速度过快而跌倒,进而失去平衡。这也提醒我们,在人生关键的转弯时刻,我们必须要果断地放弃某些快乐。

    放弃会带来痛苦,但同时,放弃也意味着新生。放弃旧有的自我,才有可能迎来崭新的人生。

    人生苦难重重。唯有面对,才是解决之道。逃避不能解决问题,拖延也不能让问题自行消失。一味地抱怨,只会让问题越来越糟糕。


    解决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自律。而自律需要我们遵循这样几个原则:第一、推迟满足感;第二、承担责任;第三、忠于事实;第四、保持平衡。


    这四点,综合起来,也正是在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应对人生的苦难。用自律的智慧,勇敢地面对困境,那些应对困境的经验,将是我们这一生中最为宝贵的财富

    自律是解决人生终极问题的关键。通过对自律四个原则的实践,我们的心智得到成长,心灵得到进化。一个人的自律过程,往往要伴随着各种痛苦和煎熬,但人们依然要为了心智的成熟而不断进行自我约束。

    这一切,都是因为爱!爱,是人们自律的原动力。

    爱是个很抽象的概念,它太神秘,又太难以描述了。可以说,对爱的研究,是整个心理学领域最艰深的课题之一。我们通常意义上所理解的爱到底是不是真正的爱呢?和那个让你心动的人共浴爱河,这是不是爱呢?父母关爱孩子,却不肯让孩子独立,这样的爱护,到底是不是爱呢?有的人把自己养的宠物看作是自己的孩子,这样的情感寄托是不是爱呢?

    想要给“爱”下一个定义,并不容易。爱可以有很多种:父母的爱、手足的爱、完美的爱、不完美的爱、精神的爱、肉体的爱等等。仅仅是这些分类,就能让我们感受到爱的复杂与神秘。而斯科特•派克想从一个更大的格局去看待这个问题,于是总结出了一个适用于所用范围的“爱”的一个完整的概念,这个概念就是:爱,是为了促进自己和他人心智成熟,而不断拓展自我界限,实现自我完善的一种意愿。

    无数临床案例证明,大多数患者对于真正的“爱”并不了解。

    有一位年轻的患者,他曾向医生大力夸赞自己的妈妈,因为他的妈妈从他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一直接送他上下学。哪怕是他想要自己走,她也不放心。直到他苦苦哀求,他的妈妈才同意。

    “我的妈妈实在太爱我了!”这个年轻人如此感叹。可是,斯科特·派克却认为这个男生根本不懂什么是“爱”,甚至他妈妈的行为动机,也可能和爱没关系。

    那么,爱到底是什么样的呢?斯科特•派克给出了关键的几点:

    1. 爱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

    2. 真正意义上的爱,既是爱自己,也是爱他人。

    3. 爱需要付出努力。

    4. 爱是一种意愿。

    爱和不爱有很大的区别,最显著就在于他们的言行是否具有一致性。如果不一致,那就不是真正的爱。

    比如,上文中年轻人的母亲对他的行为,就不是爱。因为,她明明就是打着“为你好”的旗号,做着伤害孩子的事情。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属物,也不是满足父母成就感的一件工具。每一个人都应该有选择生活和独自面对生活的权利,而他的妈妈剥夺了他成长的权利,以“爱”的名义。

    这是很可怕的事情,也因此给了我们一个重要的提醒:爱和不爱有很大区别,了解爱的本质,有利于我们更理智地付出爱。爱,是自律的原动力;爱,也让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关于爱,我们有太多的困惑,那都是因为,对于什么是真正的爱,我们并不了解。今天,就让我们来接着谈谈:爱,是什么,亦或者,爱不是什么。

    对爱的四个误解

    要真正了解什么是爱,我们先来看看哪些不是真正的爱。

    首先,过度依赖不是爱。

    很多人都会把依赖当成是爱。这样的人总是会说“没有你我活不下去”这样的话。其实,依赖,是一种寄生的心理;而真正的爱,是自由的选择。过分地依赖会导致病态,虽然人人都有依赖的需求,但控制一个合理的度至关重要。

    过度的依赖,就会患上消极性依赖人格失调症。消极性依赖人格失调症患者,他们不会在乎自己依赖的是谁,但是他们强烈地需要依赖,只要有依赖的机会,他们就觉得舒服。

    就像上面提到的那个孩子的母亲。他的母亲每天接送他上下学,其实,她这么做不是为了孩子,而是为了她自己,满足自己依赖别人的心理需求。是这位母亲在过度地依赖着这个孩子,而不是为了这个孩子有更好的发展。

    还有个例子,有一个男人也是因为妻子抛弃他,所以过来看心理医生。可是作者还没给他治疗三天,他就跑来跟作者说他好了。他说:“昨天晚上在酒吧遇到一个女的,她也被丈夫抛弃,而且她看上我了。所以我又找到自己了,我知道我是谁了。”

    这个人就是典型的消极性依赖人格失调症患者。他只需要找到一个人投射他自己,只要通过别人获得一种关系,不管是什么,他就觉得舒适。他只在乎别人能为自己做什么,却从没想过自己可以为别人做些什么。在他们的脑海中,不存在“努力”和“进步”的概念,他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尽可能多地寻求别人的爱。

    这样的人从小就没有获得足够的爱,所以他们认为自己不值得被爱。而只有你觉得自己是值得被别人爱的人,才会独立地生活,与别人平起平坐,不会过分依赖别人。消极性依赖人格失调症患者就是感觉不到自己是值得被爱的,所以一旦别人拒绝他,就会特别恐慌,必须赶紧再找到可以依赖的大腿。

    这样的依赖,不是爱。

    第二种,坠入情网不是爱。

    把“坠入情网”看作是爱,这是最常见的一个误解。很多人都觉得刚谈恋爱的时候是真爱,“我都愿意为他去死,还不是爱吗?”然而真的不是。

    “坠入情网”其实是欲望,它和性欲望有着脱不开的关系。当欲望褪去,身体激素回到正常状态时,你才能开始真正去了解你的伴侣。

    坠入情网其实是自我界限的短暂崩溃。什么是自我界限?自我界限指的是人们意识到自己和其他人或事物之间,存在一定的界限。

    我们先来看看一个人的自我界限的发展历程。

    当一个人处在婴儿阶段的时候,他是没有明确的自我界限的。那个时候,婴儿无法区分自己和整个世界的区别。两三岁的小孩在家里会是小霸王,那不是他们刻意的,而是他们的自我界限还没建立起来,他认为自己就是这个家,他的需求所有人都应该知道。

    但是当他逐渐长大,他的个体意识逐渐萌芽,界限就产生了。等到青春期时,一个人的自我界限就完全封闭起来了。他突然认识到,我的世界只有我自己,我的父母都不了解我。于是青春期的孩子会陷入深深的孤独,觉得没有人理解自己,任何人跟自己都不一样。

    谈恋爱的时候,是需要冒风险的。你需要勇敢地打开自我界限,与另外一个人融为一体。所以初恋都有一种圣洁的感觉,因为一个人的自我界限向另一个人打开了,他会觉得这个世界上居然有一个人是完全懂我的,会以为自己找到了真爱,因为他的自我界限在短期崩溃。而自我界限在短暂地崩溃时会让他体会到生命的狂喜,会有短暂的获得爱的感觉,但这是假象。因为这并不建立在让双方人格都获得成熟的过程中,并不会让你们心智成熟。

    所以,几个月后,当自我边界慢慢弥合起来后,就会发现,这个人跟我也不一样。我想抽烟,他特别讨厌抽烟;我想逛街,他特别讨厌逛街。这样,矛盾就来了,而你们都没有学会如何转化的话,这样的爱就终止了。

    所以现在的年轻人谈恋爱分得快。有感觉了就谈,没感觉了就分。很多人似乎把感觉当成是爱了。事实上,你的感觉只是你的欲望,并不是爱。

    但是,感觉也好,依赖也好,欲望也好,都是培养爱的基础。两个人打破各自的边界在一起,双方可能都会给对方一些承诺,你需要为了履行诺言而努力。而自律,当你把自律与承诺结合起来时,你的短暂的恋爱的感觉就会慢慢滋生出真正的爱,能够为双方带来心智上的成熟。

    讲完自我界限的发展历程后,我们知道了,坠入情网不是真正的爱。我们再来看几个坠入情网不是真正的爱的理由。

    首先,坠入情网不是出于主观意愿,不是有计划,有意识的选择。很多人把这种感觉当成是爱,但其实爱不是感觉,不是名词,爱是个动词。

    其次,坠入情网并不是自我界限的扩展,而是自我界限部分地暂时性地崩溃。扩展界限是需要付出很多很多努力的,但是坠入情网确是不费吹灰之力。

    再次,坠入情网唯一的作用是消除寂寞,而不是有目的地促进心灵的成长。

    现在我们知道了,谈恋爱的初期,并不是爱,它只是爱的发端。

    第三种,精神贯注不是爱。

    所谓精神贯注,就是被自我界限之外的对象吸引,促使我们产生冲动,想把激情乃至生命献给对方。

    一个热爱园艺的人,他不会觉得耕种花草辛苦,甚至对他来说,这是一种享受。一个热爱读书的人,同样不会觉得阅读辛苦,他会觉得这是一种馈赠。对我们自己来说,当我们开始倾心于某一个自我界限之外的对象时,这个对象便会逐渐占据我们的心灵。对一个对象长期的爱,也使得我们的心灵得到放松的同时而有所成长。

    我们的爱好,就是我们实现自我滋养的手段,这个过程,也促使我们的心智逐渐走向成熟。但是,对某种兴趣的爱,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爱。从斯科特·派克的角度考虑,爱的对象只能是人。

    人跟人的关系,和宠物与人的关系完全不一样。

    首先,我们跟宠物的交流特别的少,你觉得你知道它在想什么,那只是你的一厢情愿罢了。其次,我们喜欢宠物,只是觉得它们很乖,随你摆弄。一旦它们特别顽劣,管都管不住,还随时咬你两口的时候,你就很难再喜欢它们了。

    但人就不一样,你总不能因为你的伴侣不听你话就把他送到宠物学校去训练,你肯定是允许他发展自己的思维和个人意志的。

    二战的时候,很多美国士兵都娶了德国、意大利和日本人做妻子,这些人被称为“战争新娘”。刚开始的时候呢,大家相安无事,还觉得有点浪漫。但是慢慢当这些新娘学会说英语后,离婚率就高起来了。因为他们刚开始的时候缺乏沟通,而现在,当双方能够沟通时,丈夫就发现,他再也不能把自己的感受、欲望和想法投放到妻子身上了。一些独立的妻子就会忍受不了男人把他们当成乖乖的宠物而不尊重她们为人的属性而离婚了。

    还有一种精神贯注,叫“婴儿之爱”。很多妈妈都只喜欢婴儿时期的孩子,因为这时候的婴儿惟命是从,不会反抗妈妈的意愿。当小孩长到三、四岁的时候,很多妈妈就开始烦自己的小孩了,因为特别不好带。但是这些妈妈还是母爱泛滥的,看见婴儿还是特别喜欢。这种也不是爱,只是在追求别人惟命是从的感觉罢了。

    第四种,自我牺牲不是真正的爱。

    有一位妻子跟丈夫分手后向作者哭诉,说她的丈夫总是虐待她,外面还有一堆女人,会把工资全都赌光,不是骂她就是打她,还对孩子不好。但是每次丈夫一认错这个妻子就原谅他。他们俩已经两次离婚又复婚了,分分合合无数次。

    在作者帮助她慢慢摆脱跟丈夫分开的痛苦时,有一天,她特别高兴地对作者说:“我的丈夫又回来了,他这次肯定改好了。”作者提醒她:“这样的场景已经重复了很多遍了,你还要相信他吗?”她说:“这次跟以前真的不一样了,他改好了。”

    后来,作者发现,这位妻子有受虐倾向,她把自我牺牲当作是爱。这种缺陷也来自童年,如果她小时候身边有这样一位把自我牺牲当作是对别人的爱的人,那么她也就潜移默化地总是自我牺牲了,不管她丈夫怎么伤害她,她都选择原谅。

    以上都是人们对爱的误解。它们的共同特征是什么呢?它们都以爱为幌子,只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不是为了让对方心智成熟起来。

    什么是真正的爱

    真正的爱与不是真正的爱有很大的区别,最显著就在于他们的言行是否具有一致性。真正的爱是实际行动,是真正的付出。要使对方得到心智上的成熟,就必须付出足够多的努力。唯有真正的投入和奉献,才是实现爱的有效方法。

    真正的爱是自主选择,不论爱的感觉是否存在,都要奉献出情感和智慧。

    真正有爱的人,不会只是凭感觉行事。如果一直有爱的感觉,那是好事,但是爱能不能持久,取决于我们有没有爱的意愿,有没有奉献精神。

    在婚外情这件事上。作者说,如果他遇上了一个他喜欢的女人,他很想去爱她。但这么做会破坏自己的婚姻和家庭。作者就会抑制住这样的想法,并对那个女人说:“我很想去爱你,但是我对我的妻子和家庭都有过承诺。”

    这才是真正的爱。你有一股力量愿意去为自己和对方的心智成熟带来不断的进步,让两个人实现更好的亲密关系,这种努力的过程,才是爱。

    所以说,爱是一个动词。它绝对不是一种感觉。

    爱,最重要的体现,是关注。我们爱一个人,肯定特别关注对方,照顾对方,帮助对方成长。而关注最常见、最重要的方式,就是倾听。

    我们真的愿意拿出自己的时间去听对方说话。如果你真正去爱孩子,你就会认真地倾听他们想说什么。这里面虽然有个度存在,但是更重要的是,你尊重她们,你把你的事情放在一边,真正全心地关注孩子说的内容。不愿意把自己的事情放在一边,就意味着你不愿意真正倾听。

    爱的风险

    人生苦难重重,学习爱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而且这是一件极其需要勇气的事情。因为,爱总要面临重重的风险。这些风险分别是:失落的风险,独立的风险,投入的风险,冲突的风险。

    风险1.失落的风险

    爱,需要一个人对其自我界限进行拓展,可能会拓展到一个我们完全陌生的领域。相对于停留在“舒适区”,爱是一个更为艰难的选择。付出了爱,就必然会期待得到一些回报。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付出和精神贯注都能够使我们得到自我提升,我们还面临着失落的风险。我们可能会被拒绝,也可能永远地失去所爱,这都是爱的风险。然而,因为害怕这风险,我们就不必爱了吗?

    我想,对于坚持付出爱,泰戈尔的诗歌给了我们一个更好的理由:如果你因失去了太阳而流泪,那么你也将失去群星了。

    风险2.独立的风险

    很多时候,我们投入的爱越多,我们所要经受的风险也就越大。有很多人,终此一生,都活在父母的期待中,从未独立。在《少有人走的路》这本书中,斯科特·派克就讲了自己的一个例子。在求学阶段,派克无论如何也适应不了明星学校的生活,然而父母期待他和家里其他孩子一样,能享受到优秀的教育,但是,斯科特·派克在经历种种痛苦的挣扎后,还是选择去走自己真正想走的道路。正如他所说:“人生唯一的安全感,来自于充分体验人生的不安全感。”

    风险3.投入的风险

    全身心地投入,是爱的必要前提。尽管如此,大多数精神分裂症患者还是很难做出承诺。他们害怕投入的风险。神经官能症患者能够了解投入的重要性,却总会因为情绪的紧张而缺乏做出承诺的动力。在爱的过程中,他们总会选择主动地“抛弃”别人,以防止先被对方抛弃。这是因为,他们童年缺乏爱的滋润,缺失安全感。要治疗这一类患者,心理医生通常需要更多的时间。

    风险4.冲突的风险

    我们常常以爱的名义去指责对方,这是爱的最大风险。但是,真正懂得爱的人,不会轻易地去指责对方。反而,他会更勤于自省。可是,有太多的人,对自己的问题视而不见,却总是想要对方听从自己的意愿。也有些人,他们太谦虚,宁可忽视对方的缺点,也要压制自己批评的冲动。这两种做法,都不可取。真正的爱,包括适当的冲突。批评也是一门艺术,理性地应对冲突、提出批评,更是一种智慧。

    这些风险,不仅仅意味着爱的艰难,也同时告诉了我们,爱的可贵。

    爱与自律

    爱,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真正懂得爱的人,也会懂得自我约束的重要意义。只有自律,并拥有爱,我们才能走向心智成熟。

    有一对夫妇,他们聪慧年轻,又非常具有艺术家的气质。遗憾的是,他们在生活上却放荡不羁。结婚四年,他们差不多每天都要争吵,并常常大打出手、甚至摔烂家具。他们总是分居,并且都有过婚姻以外的男女关系。在治疗之初,他们也都知道自我约束的重要性。可是,没过多久,他们的生活又陷入麻烦。最后,他们无法忍受自律带来的压力,选择了分道扬镳。

    古语有言:“浅水喧闹,深潭无波”。这对夫妻追求人生的多姿多彩,这本身没有错。但是,因为缺乏自律,他们的生活一团糟糕。人若不能真正地掌控自己的情感,那么所有的激情和活力也都将是一场浪费。而自我约束的生活,未必不深刻。

    同时,自律并不是一味地自我限制,那些一味地克制,并不是真正的自律。

    一个人,若总是担心自己被情感所控制,他就会变得小心翼翼。一旦他的情感上出现任何脆弱的征兆或者迹象,他们就会把这些恶魔统统绑起来,处以最严厉的刑罚。可是,也因为情感上的绝望,过度担心反而会促使事情往着更糟糕的方向发展。

    在处理感情问题的时候,我们需要极为复杂的平衡技巧,需要不断地进行自我剖析和调整。我们要尊重自己的情感,情感才会因为受到关注而更加积极。当一切都处于一个平衡的状态时,我们便知道这是自律。

    在爱的过程中,自律让我们体验到更多的乐趣,我们也因为自律,而收获了人生的自由。真正的爱,需要我们不断地拓展自我界限,自律在这个过程中,变得极为关键。

    爱与独立

    爱有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要充分地肯定对方的独立性。我们所爱的对象,他们不是一个附属品,只有在此认知的基础上,我们的爱才会拥有帮助对方成长,并同时滋养自我心灵的可能性。与此相反,“自恋”的人,永远都把他人当作自己的附属品,他们的这种观念,恰恰剥夺了所爱之人的独立性,并最终伤害了他们。

    作者有一位患者叫苏珊,她有严重的精神分裂症,多次自杀未遂。经过长时间的治疗,她康复得很好。于是,作者就跟苏珊的母亲说明苏珊的情况,告诉她苏珊已经好转很多了。但是,出乎作者意料的是,苏珊母亲居然哭起来,说:“苏珊实在是太可怜了,她受了太多苦了。”作者怎么劝都劝不住。

    苏珊和母亲发生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比如,苏珊小时候画的画得到优的成绩,她很高兴地跟妈妈说,可是她妈妈却说:“苏珊啊,你快去休息吧,你为了画这些画真是累坏了,你们老师真是不为你们考虑。”

    而当苏珊坐校车被男同学欺负,跟妈妈哭诉的时候,她妈妈却说:“这位校车司机真是不错,你圣诞节的时候给他带点小礼物吧。”

    看,苏珊的母亲就是自恋型人格,她永远都在自说自话,无视别人的存在,只是把别人当作是自己的延伸,没有体会别人的感觉的能力。

    其实在生活中,这样的父母无处不在。他们都在用自己的感觉去要求孩子,以为这就是爱。比如运动员的父母要求孩子也要做运动员,经商的父母非得要孩子学习经商等等。

    不能接受所爱之人的独立性,就会给亲情和爱情带去伤害。

    母子之间、夫妻之间、乃至朋友之间,理想的状态,都应该是彼此能够从其交往的过程中得到心灵的成长,并推动彼此的成长。正如书中斯科特·派克引用的纪伯伦的一句名言:爱一个人不等于用爱把对方束缚起来,爱的最高境界就像你们灵魂两岸之间一片流动的海洋。

    我们要有所反思。

    爱不是坠入情网、不是依赖、也不是自我牺牲。爱,是彼此的成全,是愿意为了对方变得更好而努力,在其过程中,也让自己变好的一种行为。爱,是双方共同的意愿,需要冒着重重的风险,但尽管如此,爱,还是值得我们追逐。因为,爱,是自律的原动力。

    和其他的缺失相比,爱的缺失更为致命。在原生家庭中没有得到充足的爱,这样的人,走入社会寻求心智成长的路途将更为艰难。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要勇敢地面对,同时,也可以适时地求助心理医生。

    心理治疗的过程,就是一个人心智成长的过程。当我们意识到爱、意识到独立性、意识到拓展自我界限、意识到自律的重要性的时候,我们所经历的重重苦难,也便全都值得。

    信仰与世界观

    信仰,我们常常感觉不到,那是因为,信仰无处不在。我们所看到的、听到的一切,都在不知不觉中塑造着我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我们对于信仰的理解,总是太肤浅。所谓的信仰,不一定就是对于神灵的信奉或者是去参加某些宗教仪式。真正的信仰,很可能是我们自身都感觉不到的东西,但正是这些感觉,构成了我们信仰。

    对患者的信仰和价值观的探寻,是整个心理治疗的关键点。人所信仰的,只有一小部分存留在意识层面,更多的都存留在潜意识中。我们以为自己是在努力追求自我实现,但其实很可能是为了金钱名利。那些我们自以为是的信仰,很可能并不是我们所真正信奉的东西。

    信仰很复杂,一个人的信仰的形成大体会受到两个方面因素的影响。

    第一:文化环境。

    第二:家庭环境。

    针对第一点,斯科特·派克的话总结得很好:“我们通常很容易接纳周围人的信仰,并把口耳相传的东西视为真理。”

    而第二点,斯科特·派克同样有个总结:“父母是我们信仰的培植者,他们的影响不仅在于话语,更在于他们处事的方式。”

    在孩子的心目中,父母就是神,父母就是整个宇宙的最高法则。一个良好的文化环境,一个充满爱的家庭环境,滋养出来的人也必将是充满快乐,更有自信的。

    一个人想要实现心智成熟,这是很艰难的事情。因为,我们总要打破一些东西,比如从小就形成的信仰,从小行事所依赖的价值观。这些,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有些地方很有可能会与我们未来的发展道路有冲突,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勇敢一点。唯有打破旧有的我,才有可能拥有真正意义上的成长。这是信仰的力量。

    信仰与科学

    心智的成熟,需要我们进行不断地努力,以实现从“小宇宙”向“大宇宙”的迈进。无论是读书还是旅行,这些都能够使我们增加对这个世界的了解,通过这些了解,我们也开拓了自己的视野。

    爱的本质,就是自我拓展。这样,我们必然要因此进入未知的领域。离开舒适圈,打破一些旧有的认知,这不是容易的事情,但唯有做到了,我们才能迎来更好的自己。

    要想实现心智成熟,我们需要秉承科学的态度。

    科学的信仰,就是从现实经验和历史教训出发,能够帮助我们不断地更新自己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信仰。某种程度上来说,科学本身也是一种信仰,它有着一些基本的信条。科学的信仰,是对实践意义的肯定,同时,它以怀疑为基础,我们因此才能够摆脱一些陈旧的观念,而不断地刷新着对于世界的认知。

    斯图尔特事业顺利,家庭幸福,年近五十的他却突然消沉下来。他认为自己不是一个合格的父亲,不是一个好人,没有任何价值。他甚至觉得自己的死亡,也许能给这个世界带来光明。

    从这些症状上看,他是典型的忧郁症。最严重的时候,他甚至不能进食,然而他的身体却查不出任何的问题。他的问题就在心理。

    他出生在一个宗教氛围很浓厚的家庭,然而他看到了太多的虚伪,以至于他不想相信任何宗教。于是,在成年之后,他便逐渐脱离了宗教和家庭。在心理治疗的过程中,他常常提及到自己的一个梦。梦中,总有一个人扼着自己的喉咙并想要割断它。

    经心理医生分析,某种程度上,斯图尔特并不是一个纯粹的“无神论者”,他的潜意识反映着他信仰着一个丑恶的上帝。追溯到他童年时候的生活,我们不难发现,他的父母正是这种“丑恶上帝”的典型,他们强权并暴打他,给他的心灵留下了如此的阴影。

    斯图尔特的经历告诉我们:我们虽然无法超越文化、父母、童年经验的影响,但我们要不断拓展自我界限,修正我们的地图,让自己的世界观适应更广阔的世界,而不是一成不变,这样才能成长。

    信仰科学,是走向心智成熟的关键。很多人觉得自己没有信仰,但其实是因为他们误解了信仰的内涵。只要我们还有自我的见解,那么,我们就不能说自己什么都没有。

    科学观念同样也在不断地塑造着我们的价值观。科学的信仰,让我们更接近事物的本质。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冲破重重阻碍,收获心智成熟。

    凯茜是个胆小的女人。她在咨询心理医生的时候,总是缩在墙角,对于公共场所,她有着强烈的恐惧感。

    她和丈夫霍华德在高中三年级的时候谈恋爱,并发生了关系。在没有确定是否爱对方的情况下,凯茜答应了霍华德的求婚。婚后的两年里,霍华德很少主动和她亲热,每次都要凯茜很主动才行。尽管霍华德很体贴凯茜,但是她还是感觉到空虚寂寞。

    为此,凯茜有了和人私通的念头。但是,她不能接受自己有着这么龌龊的想法,于是她祷告。以至于后来,她祷告的次数越来越多,成为了一种病态。

    回顾凯茜的童年,她的父母感情不和,从小,她就屈服于母亲的权威之下,不敢有丝毫的违抗。经过治疗,凯茜终于意识到,正是因为这些束缚,她始终无法发泄自己的情绪,也无法成长为真正的自己。

    在鼓起勇气和霍华德沟通之后,凯茜才了解到,原来丈夫是一个同性恋。最终,两个人选择分开。

    开始新生活之后的凯茜成为了一个有主见、有自信的女人,她不再整日祷告,不再胆小怕事,她选择勇敢地做自己,并期待着找到理想的伴侣。

    凯茜的案例告诉我们:宗教中有一部分是陈腐的观念,是不合理的权威。凯茜想要获得幸福,就要勇敢地对这种权威说“不”,就要建立自己的价值观,自行寻找认知的方向,而不是由母亲和教会的价值观替她做决定。

    马西娅是一个年轻的女孩儿,但是她总是把自己打扮得很老旧,像一个落魄的中年妇女。她很少抱怨,但神情中透着忧郁。她是家中的独生女,父母都是大学的教授,并且都是坚定的无神论者。马西娅从不质疑父母对宗教的看法,而且她也坚信,唯有坚持无神论,才能迎来幸福的生活。

    但是,她却常常做梦,梦里充斥着很多的宗教符号。尽管她不知道其中的含义,但心理医生推断,她的潜意识渴望宗教。

    这一切,都是源于马西娅的家庭。尽管她的家庭看似非常完美,但是父母对她也只是经济上的照顾,在心理上,他们保持着更远的距离。他们太富于理性,让马西娅成了心理上的孤儿。尽管她不想承认,但她的着装暴露了她的心理状态。

    经过长时间的治疗,到后期,她的着装开始有了显著的变化。明亮的色彩,反映着她心情的明媚,在改变自己的同时,她也不再否认自己对于宗教的热忱。当她开始认清自己,她便拥有了安全感。

    马西娅的经历和上面凯茜的例子,两者看似截然相反,但实际上殊途同归。不管怎样,我们需要先确认自己信仰,唯有此,我们才能拥有安全与幸福。

    特德,一个三十岁的人,却过得如隐士一般。他有可观的遗产,又很聪明,但他没有什么朋友,并且还声称自己无法长久地坚持做一件事情。

    他在寻求心理医生帮助的时候,就已经知道自己有着严重的心理疾病。因为,他觉得自己对什么都没有了激情,每一天,他都充满着无尽的挫败感。

    这让他很痛苦,为此,他甚至认真阅读了弗洛伊德的每一本书,只希望能够解决他痛苦的现状。他认为自己家庭幸福,每个家庭成员之间也都互相爱护。除了在大学前,他的求爱遭到了女孩的拒绝,也因此他开始酗酒。在好朋友汉克因出车祸而去世之后,他便更加消沉。

    他一直以为自己的颓废是因为爱情的挫折,但心理医生发现,这和特德的宗教信仰有关。在被女孩拒绝的时候,特德放弃了宗教信仰。在好朋友车祸去世之后,他丧失了对周围一切事物的热情。并且,特德的童年也没有他描述得那么美好,哥哥和父母总是用拿走他的心爱之物这样的行为来惩罚他。

    在心理治疗中,特德讲到他经历的一次冒险。他在暴风雨天赶到码头,差点被海浪卷走淹死,但最终被推回到岸上。特德把这称之为“运气”,而更多的人称之为“奇迹”。

    经过反思,特德发现了自己对待事情的双重标准。当面对不幸的时候,他抱怨上帝。在遇到奇迹的时候,他却认为只是运气。

    后来,他开始学习去发现生活中的阴暗面,同时也要积极寻找阳光的一面。不仅如此,他还重拾了对于宗教的热情,童年的创伤终于得到修复。在爱上帝的同时,他也更爱这个世界。

    所谓的信仰,并非仅仅是从狭义的角度去理解。科学也是一种信仰。我们信仰的一切,就是我们的价值观。

    科学的信仰,可以让我们在面对实际问题的时候,能够正确地分析。但是,还是有很多现象非常地神秘,超出了我们能够解释清楚的限度。

    通常,一个人若是拥有不幸的童年,他未来的人生势必会受到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但是,依然有些人,他们不管遭受了怎样的挫折却还是依然保持健康。我们也无法解释为什么有些本应困难的事情却如此顺遂,好像我们获得了某种天启而在潜意识中做出了正确的判断。

    尽管这些年来,我们对于潜意识的研究有了许多的进展,但是对于人与人之间的心灵感应,我们还是无法理解。这些不符合常规的现象,比比皆是,通常,我们把它们视为“奇迹”,而这些推动“奇迹”的力量,我们称之为“恩典”。

    对于“奇迹”,《少有人走的路》中,斯科特·派克列举出了以下四种:

    第一种:健康的奇迹

    第二种:潜意识的奇迹

    第三种:好运的奇迹

    第四种:进化的奇迹

    奇迹一:健康的奇迹

    人们患上某些疾病而康复,我们很好理解,但是对于同样经受了巨大挫折却依然能够保持健康的那一类人,我们怎么也想不明白。为什么有的人经历了一点点打击,就会有轻生的念头,但有些人即使经历了超出人们想象的磨难却依然能够坚强乐观,这又是为什么?

    一个长在贫民窟的私生子,他在长大的过程中经受了各种非人的折磨,也很少体会到爱的温暖。在独自闯荡社会的过程中,他还因曾与人打架而坐过半年的牢。这样的人,本应该自怨自艾,了此残生,怎想到,他后来还能拥有辉煌的事业,不仅娶到了貌美的妻子,而且还创办了自己的公司。他还是一位好父亲、好邻居、又是一位杰出的艺术家。

    这一切,都是因为什么呢?他遭受了如此大的打击,却丝毫不影响他之后的生活。似乎我们很难做出一个合理的解释。但我们不妨大胆地思考,也许,有些人的生命中,有着一股冥冥中牵引着自己不断向上的力量。

    斯科特·派克对此有一个简单的概括:世界上存在着某种神奇的力量,它们凭借我们所不了解的一整套机制,在冥冥之中影响着大多数人,使之安然度过难关,而且不致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

    也许,正因此,我们多数人才能够对不幸拥有强大的抵抗力,而且不会轻易地妥协、死亡。一次化险为夷,我们可以理解为偶然事件,但事实是,回顾一生,这样的情况可能很多。也许,这也正说明着,我们每一个人之所以还健康地活着,这本身就是一个宝贵的奇迹。

    奇迹二:潜意识的奇迹

    我们的人脑,约有95%以上,属于潜意识的范畴。这是一片神奇的领域,梦就是它存在的最好的证据。很多时候,潜意识能够清晰地显示一个人的真实。为此,作为心理医生,必将花费更多的精力去探寻潜意识的奥秘。潜意识指明着我们的心理走向,认真辨识梦中的信息,并对其加以利用,对于促进心智的成熟大有裨益。

    有一位社会名流,他患有多年的抑郁症。他父母那辈,非常的贫穷,但是他的祖父母却曾经声名显赫。长久以来,他总会在梦中看到很多巨大的家具,它们压迫着他,让他难以呼吸。不知为什么,在梦中,他总感觉看到的是一个又一个的棺材。而梦的含义,也正预示着他祖先给他留下的巨大压力。尽管,他现在很有声望,但不“杀死”那些祖先,他很难获得心灵上真正的自由。

    这样的梦,常常具有象征意义。从柜子联想到棺材,进而联想到患者祖辈带来的压力,一切也就迎刃而解了。留意自己的潜意识,可以让我们解开一直以来的心结,但不仅仅是梦,潜意识还有另外一种存在的方式,那就是——清醒时的杂念。

    无论是“梦”还是“清醒时的杂念”,它们统统都是潜意识给我们的暗示。派克指出:心理疾病并非是由潜意识所导致的。导致疾病的,往往在意识层面,或者两者之间的关联上。唯有当意识和潜意识两者相一致的时候,我们才能够彼此融合,接近心中的上帝,获得心智的成熟。

    奇迹三:好运的奇迹

    尽管高科技对于人脑的运动已经能够做出一定的解释,但我们依然无法理解“心灵感应”这类神秘的现象。

    两个人,做着同样一个梦,这是多么神奇的事情,我们无法用科学解释,但是它们时有发生。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同步原理”。这也许是极为平常事件的极端巧合,到了天衣无缝的地步。

    有些心灵感应可以给我们带来好运。凭着内心的直觉,我们有的时候甚至可以救自己一命。

    有一位科学家,他曾经这样描述自己的经历:在一次学术会议之后,他像往常一样,开车走在沿湖的公路上。沿湖的公路有许多弯道,在接近第十个弯道的时候,他突然想到,如果拐角冲出来一辆汽车,他将无法躲闪。于是,他下意识地停下了车,不一会儿真的有一辆车从对面呼啸而过。尽管他的汽车原地不动,但还是差点就被撞上。

    他的心灵感应让他免于车祸,这是生活中幸运的一面。虽然我们无法解释,但这样的事情总是值得我们感恩的。

    同样的,这种同步原理也可能是有害的。有死里逃生,也有祸不单行。

    在此,斯科特·派克有他自己的看法:生活中发生这种小概率事件,它们带给我们好处的几率,要远远大于它给我们造成的破坏。这种好处不仅仅是指救命,还包括促进心智成熟,改善生活质量。

    好运是一种天赋,也许,这种好运就是上天的恩典。每个人只要细心发现,就都能拥有这种幸运。但尽管如此,还是有很多人根本意识不到恩典的存在,更无从知道它的价值,也就无法收获生命中那意外的惊喜。

    奇迹四:进化的奇迹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不可避免地老去。但是,我们的心灵的成熟,却可以超越肉体,实现精神的进化。尽管热力学第二定律指出:能量会自然从有序的状态流向混乱状态,从分化状态流向均一状态。也就是说,宇宙的秩序处于不断崩解的状态,“水往低处流”就是自然秩序的表现。而当宇宙处于一个没有秩序、无法再分化状态之时,我们称这种状态为“熵”。

    但我们不必悲观,因为,进化本身就是一种反自然的力量,它对抗熵的存在而成为自然法则的一部分。

    我们的进化,就是需要使这一不断崩解的过程发生逆转。人类的进化,是从简单到复杂的。这种进化的过程,充满着艰辛,但我们必须和自然法则抗衡到底。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我们有所追求。如果我们安于现状,习惯保持原有的状态,那么,可能就不会有我们今天的人类了。

    爱不仅仅是自律的原动力,它也是推动我们人类不断进化的原动力。是爱让我们违抗熵增加的规律,带着我们走向更高的人生境界。

    成为我们自己的上帝,这是我们进化的最终目的。当一个人在成长的路上,能够始终坚持自律,并不断鼓舞自己去追求更高层次的智慧时,他将获得无穷的力量,并看到世界上少有人看到了的风景。也许,这种境界需要我们终此一生的追寻,但是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真正学会了独立思考、学会了诚实地面对自己,那么无论是怎样的荆棘,我们也都能跨越。

    因为,爱让我们不能停止追逐。因为,爱让我们到达更美好的境界。

    懒惰——心智成熟路上的绊脚石

    不管是自律、爱、还是信仰和恩典,这些都不是追逐的最终目标。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心智成熟。这四个因素,构成了一个人走向心智成熟的必备要素,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相反的一面。

    懒惰是阻碍心智成熟的最大障碍。

    在成长的道路上,当我们面对困难的时候,本性上会选择趋利避害。逃避痛苦,是相对好走的路。我们逃避,是因为我们懒惰,不愿意花费精力去解决问题,因为面对问题不仅身心疲惫还要让自己经受痛苦的折磨。然而,若是想要成长,我们必须克服懒惰。

    很多问题,之所以成为问题,就是因为我们不敢去面对。花费精力去思考,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我们的心智成熟,需要我们和自己的天性作斗争。也因为恐惧改变和害怕付出努力,我们拒绝了成长。想要完善自己的人生地图,就要勇敢地走出去,甘心放弃现有的舒适,才有可能通过抗争获得更进一步的成长。成长没有捷径,唯有踏实努力,勇敢面对。

    有些人,他们常常拒绝成长,哪怕他们去看心理医生,也不愿意去真正面对自己的内心。把责任推给外界,就是他们唯一能够做到的努力,这样的人,是可怜的,因为他们很难有所成长,只能永远沉浸在痛苦之中麻痹自己。

    尽管懒惰会阻碍我们的心智成熟,但我们也不是不可以克服。尽管懒惰不能完全被我们消灭,但只要把它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我们还是有很多进步的可能。

    与懒惰对抗,必将是伴随我们一生的抗争,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因此保持清醒。

    所有促进我们心智成熟的力量,我们都称之为“恩典”。恩典有着怎样的特征呢?斯科特·派克做出了如下的总结:

    第一:滋养生命,促进心智成熟。

    第二:无法用现有的科学解释。

    第三:它们是一种普遍现象。

    第四:它们更多受到的是潜意识的影响。

    恩典这种力量,更多存在于我们的潜意识中。我们的成长,不仅仅受到自我意识的影响,同时也会受到潜意识的影响,这就是进化的奇迹。

    无论是政治的力量还是精神的力量,它们都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个体心灵的成长。但是,不管怎样,我们都不能放弃自身的努力。进步给我们带来喜悦,我们因此会更加充满力量,这种力量将推动着我们不断地打破自我界限,向更优秀的自我靠近。但与此同时,心灵力量的增加,也会带来强烈的孤独感,毕竟“高处不胜寒”。一个越是心智成熟的人,他越难以交到朋友,因为曲高和寡。在认识这个世界、认知自我的过程中,我们不可能一帆风顺。这中间,我们要经历谁也无法替代的痛苦,但也唯有承受这种痛苦,我们才更接近真理。

    在追求心智成熟的道路上,不要害怕不良情绪的出现。这是极好的恩典,提醒我们承担责任,提醒我们学会爱,感谢这一切,苦难亦是幸运。

    少有人走的路》一书中,曾引用耶稣的一句话:被召唤者众多,被选中者寥寥。一个人要想成长,首先要有承担责任、想要主动改变的意愿。成长的意愿和爱是一样的,它们都取决于我们的童年时期是否获得家庭的温暖。除此之外,还取决于我们一生中对于恩典的接纳。有时候,哪怕没有父母的照顾,但是有了恩典,我们也会如沐春风,成为一个内心强大且懂得爱的人。

    恩典普照大地,但是为何还有人拒绝呢?这是因为懒惰。懒惰让人们安于现状,不愿意去成长,也不想经受痛苦和煎熬,进而也就远离了一切可以成长的机会。尽管如此,还是有很多人不顾艰难险阻,勇敢地承担责任,面对苦难。因为他们知道,心智成长的意义,不仅仅对于自己,甚至对于全人类,都是非常重要的。

    回顾整本书,我们学习到了很多心理学的知识。通过学习自律,我们知道唯有自律才是解决人生问题的关键。而爱是自律的原动力。虽然,人人都有自己的信仰,但我们对于信仰和价值观的认识还应该更加全面。恩典也是如此,恩典无处不在,重要的是,我们要克服懒惰,去勇敢地接受。唯有接受,我们才能够获得心灵的成长。

    同样,成长的路上,能够遇到斯科特·派克这本《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也是我们的幸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少有人走的路-斯科特.派克--探讨什么是成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aypk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