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各自淋成落汤鸡。二哈也不管奶奶喊着先热水再洗澡,直接从起水缸里舀了一提桶,到洗澡间冲凉了。说是洗澡间,其实就是拿砖头垒起来不到两平米的地方,下水道直接通到外边的菜地。每家每户门外都有菜地,施肥方便菜长得特别好,摘菜也方便。洗完回到客厅,水也烧热了,大伙一个接一个都去洗了热水澡。忙了一天,终于可以坐下来,好好吃顿热饭了,二哈早都饿得前胸贴后背了。
农忙时节大家都特别累,大姑知道二哈家里没钱,也心疼老父亲攒钱辛苦,两个侄子一个月也吃不了几次肉,从镇上买回几斤猪肉和一些下酒菜,特地还捎带了肥肉回来,让母亲炸猪油,吃饱了干活才有劲。二哈母亲还是那副老样子,坚持自己在厨房的灶台边吃饭,大家都习惯了,就没搭理她。一大碗肥瘦相间的水煮肉,土豆丝,蛇瓜,豆芽,青菜,炒辣椒和一盆肉沫青菜汤。大家聚在客厅吃饭,二哈既是欢喜,又是纠结。欢喜是因为有又吃,有小伙伴一起。纠结是因为姑姑们又要开始念叨成绩了,仿佛这是每次家宴必备的话题。果不其然,大姑问二哈和哥哥,这次期末考试考得怎么样?二哈和哥哥相互看了看,都露出琢磨不透的笑容。哥哥小学的成绩中上,数学特别好,自然是不怕的。虽然初中后哥哥的成绩不好了,这是后话。姑姑得知二哈两门加起来还不到一百分,顿时开始甩开话题,什么你爷爷当年学习那么好,你们没一个继承的。是不是上课开小差?读书难到都是闭着眼睛的?……二哈不知道大人们说起孩子的成绩这么感兴趣,一顿道理劈头盖脸。像寒门学子苦读才有出路类似种种二哈都能背下来了。没办法,谁让镇上的小表姐学习太优秀了,这次又拿了两张奖状,让大姑备有面子。对比下来,二哈肯定是被批评的对象。表弟和表妹平时小姑是管不了他们的,姑父家族人多高大,家风彪悍,表妹争抢着当上班长,威风凛凛。二哈微笑点头,对大人们的批判都虚心接受,不过事后都成耳旁风,年复一年。
那些年没有手机,没有电视,外边又下着大雨,二哈百无聊赖的听着大人们唠嗑,时不时插上一句。二姑拿出5块钱,让二哈明早早起,去村里走村串户的屠夫那里买几斤肉。二哈接过了,农忙一斤肉不到一块,还能剩个几角钱买薄荷糖(那时糖也才5分钱一颗),心里美滋滋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