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老刘突然问我,当时怎么一毕业就自己去了上海,还离家里那么远,2000多公里,自己当时只读完了高中,大学只考上了专科,很想读的,但是觉得读完后再出来也会是一样的结果的(当时的想法)。老刘这么一问,我又回想了很多之前在上海呆了一年多的情景......
大年初4,从小没有离家过的我,当时的心情只有兴奋,也是因为这份热情让自己在上海度过了一年多的时间。连坐了一天多的路程才到,到了上海,那次到了还居然小了小雪,还记得,当时特别特别的冷,真正了解到南方的冬天是不管你穿多少衣服,盖多少棉被,都会让你体会到“瑟瑟发抖”“咬牙切齿”的真实感受。初来完全是没有了解到上海险恶的天气,行李箱带着都是各种丝袜,当时毕业后就没有再和家里要过钱,也不敢讲自己缺钱,只带了平时自己涨的零用钱1千多块,怕不够用也不敢买衣服,那年在上海的整个冬天完全是靠自己年轻时的一种正气抗冻下来的。
在上海我吃了很多第一次才吃过而且还特别好吃的东西:小汤包,包着粉丝的小笼包,鸭血粉丝,剁椒鱼头,素菜的夹馍,路边的饺子,土豆圈......好多好多,还做了很多因为自己无知做得很蠢的事情,怕迟到拦过陌生人的车辆,还求过司机在不是公交站点的路段放我下车,到最后奔溃得在路上边走边哭......
第一次面试的时候,那天还下了雨,体会到上海在冬天的时候下雨是有多恐怖,下着雨还带着寒风, 我在那家公司的门口,为了等人来带面试,足足在门口站了45分钟,特别难忘,那次的脸还有手都是被冻得通红,最后还好经过几轮面试也通过了,特别的开心......
在那么繁华的城市, 静下来看时,也有很多感人的画面,曾经在一次地铁站上,一对老人进来了,我直让座,他搂着老伴说,谢谢你,还是你自己坐吧,我们还有一站就到了,并笑着看了旁边的老伴,说她身体硬朗着呢,真好这句话在我看来就是最长情的告白......
第一次去了佘山,是小时代的拍摄地,所以至今我每次听到“时间煮雨”这首歌还是特别有感想。一个老人自己带着摄像的工具,每走到一地,就架好架子,很灿烂的照了一张。当时就突然想到自己我看过这样一个故事,年轻时的他们约定说以后老了等孩子们长大了成家了,就去环游世界,看遍一切美好的风景,一次意外,老伴突然走了,他还是毅然的拿带着老伴的照片一起照相,一起环游,一起慢慢变老......
年轻让自己一切都很适应,就算住着头顶隔板上的老鼠发情时每个晚上的无休止奔跑,我也觉得在上海的一切都挺好的,遇到的人还有发生的事,真的在那个地方教会了我成长,怎么独立,不会害怕。为什么最后还是选择离开这个城市呢?估计也是因为太想家了,第一次离开家那么远还那么久的时间,还是有小女孩时的矫情的。上海我还是会再去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