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别人的掌声只是助力而不是自己的能力

别人的掌声只是助力而不是自己的能力

作者: 草木小琴 | 来源:发表于2020-09-20 16:09 被阅读0次

    今早读到郝晓东老师撰写的《新网师一周观察(52)—从没想到,我也会离职》一文,很有感触,他对网师学员打卡的观察与对打卡现象的解读说的很有道理。

    他说“………但与我们预期的打卡目标相比,还是有差距。为什么效果不好呢?因为打卡的动力根本上来源于打卡自身产生的价值,而不是外在的“看见”。打卡的自身价值是什么?简单说,就是通过打卡读懂了原初读不懂的书,写出了原初写不出的文字。观众的鼓掌无法让运动员跑完马拉松。置顶,相当于掌声。能跑完马拉松依赖的不是路边观众的掌声,而是专业的方法和强大的体能。凡持久批注打卡者,定是让知识化为燃料,并为专业发展和职业信仰提供源源不竭的内生动力。”

    确实是这样,靠掌声、加油声、喝彩声跑不完马拉松。别人的掌声只是助力而不是自己的能力。

    说到底,一个人所有的行为如果出自“我愿意”便是一种行动的自觉,自觉行动之下才回产生真正的行动效果和行动影响力。比如奔六的马增信老师又登讲台给孩子们讲“整本书阅读”,我想这样的行为一定是出自“我愿意”。“我愿意”之下才会有以苦为乐的享受,而苦是通往成功的必须,乐又是吃苦的调和剂。

    如果一个人的行为总是在“你必须,你应该”之下被强制,从表象上看,可能有一定的效果,实际产生的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皆大不欢喜。是没有生机的生硬的教育,是没有生命力的用模型刻制统一的形状而已。

    而教育的一个目的之一就是要让受教学者接受教育者的观念达到“你需要怎么样,你应该怎么样”的教育效果,让“做什么,该怎么做”成为一种自觉行为。

    如何做到?说教是最常使用的方法,用方法引导是比说教进了一步的方法,点燃内驱力生成“我需要,我愿意”才是最佳教育效果。

    其实,最终达到一个人被教育后有教育效果的动因有二,一是帮助受教育者明确自己的初心,即或理想,或梦想,或信念的确立。二是给受教育者提供适宜初心变成行动的环境,在环境的设立,设计,营造方面多下功夫。犹如想让一颗种子发芽时给它提供的客观条件。

    郝晓东老师因初心不改,因环境改变,读博定是朝向光明,定会收获丰盈;马增信老师因心怀梦想(探寻教育的真谛),重返讲台,一定会影响一批又一批的下一代,让孩子们受益于海量阅读,让自己不已的壮心梦想成真;呵呵,我呢,因“不想随随便便的老去”,坚持学习,坚持啃读一定会超越原来的自己。

    对不打卡的学员们怎么办呢?一是慢慢影响,教育的本质是影响而不是强制,是静待花开而不是拔苗助长。二是什么种子就让它结什么果吧,既急不得,也无法改变。相信岁月的同时还得辨别种子,是什么种子结什么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别人的掌声只是助力而不是自己的能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bcpy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