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年大学毕业的时候,我找了一份工贸一体的服装外贸的工作,一干就是将近3年。
在这几年期间,有所成长和进步,同事和老板都是极好的人,没有遇到过尔虞我诈的事情。
初入社会第一份工作在各方面都很称心如意,除了要感谢前公司,也要感恩上天给予的好运。
从小,我就是个小财迷,喜欢研究关于钱财的一切。
进入社会后发现,很多人对于钱这个东西没有概念,也很不了解,这不单单是在未成年人之中,还包括很多的成年人。
所以与此同时,在众多的小梦想之中,蒙起了一个大梦想,我希望,能将关于对钱财的理解和认识,即,财商教育普及到众多的成人和青少年当中。
在追逐梦想的准备前期,也很幸运的认识了一位资深前辈,与其携手合作。并且在这期间,考取了《理财规划师》的证书,参加了很多关于青少年教育的线上教程和线下活动课程。
可以说是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做足了准备,今天,是从前公司辞职后的第二天,也是开始从事“自由工作者”或者说是“创业者”的第二天。
刚结束工作,可以先休息一段时间,本应该感到轻松愉悦的我,事实上,却开始焦虑了。
我想,这份焦虑最大的原因就在于,没有“铁饭碗”了。
在公司上班时,只要把工作做好,每个月都会有一笔稳定收入,哪怕是过年放假期间,也是属于“带薪休假”的状态,到了时间,银行卡里照样会有一笔收入。
可现在,完全不一样了。
无时无刻,都在思考着,下一步如何获取收入,浪费的每一秒之后,都会感到懊悔。
做一个自由工作者,如果每个月的收入达不到正常上班的双倍时,是感受不到安全感的。
这份焦虑,其实也等同于失去了安全感。就像一朵从温室里,走向了不仅刮风还下雨下雪的室外的花。
在辞职前,也考虑过这样的问题,会发生什么事情,会面临什么样的心态,也计划过如何执行。
可不到真正处于这个状态,是感受不到这份心情的。
就像在大学毕业前,很多的大学生都会幻想着,毕业后就真正自由了,可以靠自己养活,可以去做自己想做的,也能存下钱,买之前买不起的物品。
可很多的毕业生现状是,朝九晚五,每个月顶多8天的休息,正常情况是一个月休4天,还会经常性的加班,何来的自由之说,虽然工作后有了收入,却发现过的还不如上学时期。
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在他的书籍《心流》里提过,
焦虑,就是一种“精神熵”,也就是精神自然而然地趋向混沌与无序,喧嚣与骚动的状态。
如何让精神进入有序和安静状态,这是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
如果没有做好心理和经济上的准备,请不要贸然的进入“自由工作者”的状态,除了增加焦虑外,还会陷入财务困境之中。
2019年,新年的第二天,我就开始焦虑了。
虽然焦虑不是什么好事,却是时时刻刻的在提醒着我,踏实走好每一步的重要性。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