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德格行4:送教留给我们的思考

德格行4:送教留给我们的思考

作者: 宁超群 | 来源:发表于2023-05-31 08:22 被阅读0次

“我已经一个半月没有看到自己的儿子了!这条路实在太难走了。回家一趟就要翻山越岭两三个小时。而且,学校的孩子也需要我。”翁姆校长无奈地说。

“我希望老师们能感受到学校的关怀,我也希望建立好制度,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怎样管理才能做到人文的关怀与制度的建设很好地融合呢?”泽郎校长忧心忡忡地问。

“你们偶尔这样翻山越岭,会有新鲜感。其实我在走遍了整个德格县的所有学校后,一说起去学校,真的害怕走那样的路。真正值得敬佩的不是我们这些顶着送教支教光环的人,而是扎根在这片土地的教育人。他们长年累月地走那样的路,长年累月地住在学校里,和孩子们一起吃一起睡。长年累月地默默付出,他们才是民族教育的脊梁。作为教育人,我们的眼里,不应该只有自己学校或者自己片区里的的孩子,应该想到天底下所有的孩子,包括民族地区的孩子。我很担心,我们的送教或者支教,不但没有起到帮扶作用,反而给这些学校带来压力。”我们驻守了一年德格,还将继续驻守一年的支教老师说。

“你们可能无法理解,我们有多么热爱这片土地,因为她给了我们最好的生活。我们心中有信仰,相信因果报应,不会去做坏事,不会过分贪婪。活着本身就是一种奖赏。好好看星空,静静地看,不说话,什么都不用想,那种感觉就很美妙。”陪着我们跑了三天,晚上十一点,还把我们拉出去看星星的车师傅——普布大哥,一个真正的当地藏族人,像一个哲人。

原以为去德格送教,只是圆我一个“支教梦”。但是,这一趟德格之行,我的心灵却经历了一次洗礼。我真切地感受到那里地理环境的局限,教育资源的贫乏,民族地区教育人的艰难与辛苦,藏族人民的淳朴与豁达,藏族孩子的纯真与热情,好学与上进,以及藏族孩子在汉语语境下的学习所遇到的真实困难。

大学生支教是国家政策,受法律保护,名师送教,名校帮扶也是考核绩效的标准之一,其目的都是为了缓解贫困地区教师数量不足、质量偏低的问题。以“支教送教”为关键词百度,有一千多万条相关信息。随手一翻,看到的都是对支教送教的赞歌,却很少见到对支教送教活动的审辨式表达。赵老师担心支教送教,尤其是距离遥远的送教帮扶活动给对方学校造成负担,的确是我们要面临的最真实的问题。

怎样的送教送培活动才能达到初衷?

首先,要明确我们的身份不是高高在上的给予施舍的人,而是和贫困地区、民族地区的教师是平等的人,都是为了教育,为了孩子更好地成长。所以,我们不能自以为是做决定。什么时候送教?去多久?哪些人去?去做什么?能解决对方的哪些需求?都应该经过前期调查,审慎的思考和周全的设计。

其次,送教的时长非常重要。尤其是距离遥远的送教。比如我们这一次,飞机到甘孜机场,然后坐上三个小时左右的汽车到县城德格,再坐上三个小时左右的汽车到翻山越岭到帮扶学校。(听说我们帮扶的学校离县城不算最远的)舟车劳顿后,一个学校只有半天时间继续交流,然后就急匆匆地离开了。我们所付出的人力财力心力和对方学校的付出都是巨大的,可是收获呢?半天时间,几节课,几个讲座,能收获多少?无论我们多么厉害,多么努力,不需要动脑筋,就能算出付出与收获严重不对等。如果我们有充足的时间,走进当地老师的课堂,调研老师和学生的真实需求,再根据需求设计主题研讨活动,研究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再二次进课堂,验证解决问题的效果,形成可推广的小主题研究成果。这样的送教,既帮助当地老师解决问题,又带领老师学习如何做研究,授之以渔,提升当地老师的研究力,送教老师离开后,他们还可以利用本校的同伴力量继续做研究。

第三,送教之后怎么办,也是提升送教活动实效性必须思考的问题。以“送教活动”作为两校联结的契机。后续的帮扶,送教学校应该形成系列, 被送教的学校应该主动反馈每一次送教的效果。智能化时代,更要利用远程教育资源,远程教研资源,提升两校沟通研讨的频率,让两个学校真正缔结成共研共建共享的共同体学校。

关于送教,思考要继续,行动也要继续。我们在阿须住下的那天晚上,两个帮扶学校的领导和老师都和我们聚在一起,大家轮流表演唱歌跳舞。轮到我时,我想到大家都是因为爱教育,爱孩子才联结在一起,在座的教育人都有怀有一颗赤子之心,马上就是六一儿童节,就为大家朗诵了一首诗:

孩子

这是一群孩子

这是春天的下午

背景是苍黄田野

风弯腰和野草说话

广阔的天空多么匹配

这广阔的白野

一架飞机飞过头顶

它闪烁三只航灯

这是他们从没有体验过的物体

对着它

他们伸出了两根手指:耶

仿佛梦想已经达成

世界有许多美好

有的像梦一样繁复

有的像花一样简单

获得是获得的开始

天空是飞翔的背影

——选自《陈年喜的诗》

为了孩子,为了孩子花一样简单,梦一样繁复的美好,为了更多的孩子能够在天空自由飞翔,我们一起努力!

相关文章

  • 一份最美的奖励——送教送培活动有感(二)

    伴着初冬的微寒,踏上送教的行程。11月13日我们一行四人正式开始了靖远二级工作室送教送培活动。 走近校门...

  • 走进青海

    很荣幸能够参加省教科院组织的山东名师的送教活动。4月13号,我们一行13人浩浩荡荡从济南出发。在

  • 宣讲行 送教行 1~

    2017/12/29~高靓's~

  • 384.到十九中送教随感

    今天,我们吕小绘家庭教育名师工作室一行到十九中送教,这次送教的对象是八年级的学生,主题是《释放压力,绽放生...

  • 你好,再见

    结束为期五天的宁波方面教育局赴贵州送教活动。我们一行12人来到贵州义龙新区和贞丰县共7所学校送教,我去到其中...

  • 好文章

    行与思,造屋与筑路:酒广告,海德格尔与曹文轩http://weibo.com/p/2304184ccd4bb301...

  • 《岁月》留给我们的思考

    电视剧《岁月》,是根据作家阎真的小说《沧浪之水》改编的。 《岁月》记录了一个刚刚走出大学校园的年轻人梁...

  • 送课巴仁乡

    2.19.04.04日,根据工作安排,小胡杨一行10人前往阿克陶县巴仁乡库克小学送教。本次送教的是刘赛慧...

  • 《存在与时间》感想

    最近读了一点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觉得引发了我的思考。海德格尔在书中提出,存在到底是什么?他认为我们对存在的理...

  • 自由学习

    F2L D4 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在关于教学的定义中有这样一段话: 教比学更困难是因为,教要求做到的是允许别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德格行4:送教留给我们的思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beee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