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原以为,源自日本的“断舍离”、“怦然心动的整理法”等,只是最近十年左右才在日本出现,而且只是少数人在奉行和实践。
在连续读完两本日本女人写的书,树木希林的《一切随缘》和小川糸的《生活的针脚》,才知道,两位不同领域的优秀代表,一位资深演员,一位畅销书作家,都长期秉承着极简,乃至不持有的生活理念。
01 那些彻底的极简
包括长靴在内,一直以来,树木希林都只有三双鞋子。而大概是每年需要穿长靴的日子最少吧,那双长靴大约是40年前出于工作需要而购买的,一直穿到老年。
她说,我打扮得再好看也没意义,我对金银珠宝也没兴趣。真是很难相信这样的话是出自演员之口,特别是出自女演员之口。恐怕只有完全凭借自身演技和人格魅力的人才能做到。
她也几乎没有买过外套,都是别人给的旧货。
而且,不管是什么东西,一旦开始使用,她就想尽可能物尽其用,用到最后无法再用为止。她认为这才叫“有始有终”。
与树木希林相比,年轻得多的小川糸竟然没有手机(写《生活的针脚》时2018年),如果有人递一台手机给她,她是一点儿都不会用,经常一不小心按到奇怪的按键,然后惊慌失措。
在这个人人被手机绑架的时代,小川糸应该属于稀有动物吧。她不用手机是因为身为作家,基本在家工作,只要家里安装了座机便足够。
最近几年,小川糸经常住在柏林。她发现,与日本相比,柏林能让人的物欲渐渐消失。这里的人习惯于将自己不需要的东西放到家门口,偶尔走在路上就能看到杯子、碟子和家具等随意放在那里,这是暗示“请自由拿取”的互助系统。
她特别喜欢这种生活方式,也捡过自己需要的东西,并不觉得有什么难为情。
02 那些购物的执念
相比之下,自己真是特别惭愧,就在读这些书的同时,有就有两个快递正在路上。
而昨天见到老朋友,她第一句话就是,看你,又一件。我其实没穿新衣服,只是换了一件羊绒裙。她上周也是见我穿的羊绒裙。
哦,我冬天好多这种衣服。我辩解道。
掰着指头粗略的算一下,不同颜色、款式的羊绒连衣裙不下十件,把自己也吓一跳。虽说这些衣服各不相同,其实都是属于同一类东西,只是大同小异而已。
我在购物方面好像有一些执念,总是忍不住购买同类型的产品,有时是因为品牌,有时是因为价格,有时也许只为凑单,很少考虑是否真的需要。
除了羊绒裙,我还喜欢羊毛羊绒质地的大衣,衣柜里最占地方的就是它们。因为从家到办公室很近,穿长大衣反而显得啰嗦,有的好像一年也不一定能穿一次,利用率实在太低。
围巾、披肩似乎也不少,长的方的,厚的薄的,艳的素的,纯色的或者印花的,有流苏的或者手工纤边儿的……可实际上我又手笨得很,无论什么样的围巾,我也只会最简单的系法,并没有为自己增加哪怕一丁点风情,只是单纯起到一个防寒挡风的作用。
如果是在夏季,我最喜欢浏览和购买的是真丝类的旗袍,好像单是某个北京品牌,去年就先后买了三件。但是真丝的东西只能手洗,又爱掉色,不是一般地麻烦。
此外,我还喜欢买各类跑步装备,从服装到跑鞋,从可穿戴设备到各类配件,从防暑的到防寒的,还有防风防雨防晒的……鞋柜衣柜里,这些东西占了相当大的一部分空间。
有时也发誓,说再也不买了,但是过上一段时间再看,似乎效果一般,基本属于有增无减。
我相信,和很多人相比,这只是小巫见大巫,比我更执着于买买买的人还大有人在。
03 要改变行为,先改变理念
树木希林认为:
一旦拥有后,就会成为东西的奴隶。
这句话确实很有道理。
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买东西,原本是想让它为我们服务,可是,却经常反过来为它们耗费很多时间和精力,有些还长期占用了很多宝贵的空间,想想那一开柜门就往下掉的衣服吧。
树木希林说,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是要会偷懒。尽量减少使用的物品,想方设法地减少。房间干净利落,打扫起来也简单。
小川糸也希望自己是尽量保持空手的人,无论是平时外出,还是走在人生这条漫长的旅途,一些可有可无的东西,会极力不去拥有。正是因为这样,她才可以做到像自己希望的那样,自由游走,随时去自己喜欢的的地方,过自己喜欢的生活,而丰富多彩的生活又回馈给她更多写作的养料。
我们普通人也是一样,与其间歇性的大扔特扔,美其名曰“断舍离”,不如经常问问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不要期望自己一下子就过上“空无一物的生活”,在物质上适当地节制,还是必要的且能够做到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