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别再跟我提工作和生活的平衡
根本没有什么工作和生活的平衡。任何值得你去争取的事儿都会让你的生活不平衡。---阿兰·德波顿(瑞士作家、演讲家)
任何事业稍有气色的女性职业者或者领导者,都会被问到一个千古难题:请问您是如何平衡事业和家庭的?
而男性却几乎不会被问到同样的问题。
凭什么女性的事业成功一定意味着要平衡家庭?而且凭什么相信女性能够做到?
这根本是个伪命题。
高琳老师的话铿锵有力:“别再跟我谈工作和生活的平衡,这本身就是个伪命题。听从自己的内心,相信自己的选择,尊重别人的选择。”
感谢纠结帮我找到了平衡
平衡不应该当作形容词用,而应该当动词使。---金·蕾丝诺(加拿大埃里克森教授)
“任何时候你都应该重新审视你的人生愿景和优先级。”
书中,高琳老师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细致的描写了在事业和生活中,自己是如何摇摇摆摆然后努力平衡,身心俱疲,最后大彻大悟:工作和事业也许永远无法平衡,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拥有平衡所需要的核心力量和指引你朝哪边平衡的那盏明灯。
高琳老师介绍了埃里克森教练体系中关于能否实现目标的两个重要因素:注意力和意愿。
注意力+意愿=精通
注意力是你聚焦的能力,而意愿则是你想要的状态。
如果意愿足够强烈,它就成为照亮你人生方向的那盏明灯,但如果仅仅有意愿,但没有把注意力放在你真正想要的东西上,就会陷入现实生活中的琐事,被眼前的各种诱惑干扰。
有一个很好的比喻:注意力和意愿就像我们的双手。只有双手协调配合才能演绎出优美的人生乐章,如果不配合就让我们处于一种拧巴的状态。
你想要做的和你正在做的不在一个轨道上,必然产生纠结、困惑、和焦虑。埃里克森教练体系的创始人玛丽莲·阿特金森博士指出:当你锁定目标的时候,要从这两个维度同时发力才能进一步采取行动创造成果。
如果想要的状态时平衡,那么一方面要提高自己的注意力,包括觉察力。时刻关注和觉察自己当下的状态,包括身体和情感发出的种种信号,带着觉知生活。
另一方面要锻炼意愿力。你的意愿就是你选择为自己和他人创造的东西,而意愿力就是让你从当下状态转化到你想要状态的那份坚定力量。
意愿和注意力需要结合才能创造出身心合一的状态。
自我教练:
1、如果你现在感到纠结,那么你想要的生活状态是什么?在那种状态下,你看到你在做什么?你感觉又是如何?(用心回答,而不要用脑子回答)
2、为什么进入到那种状态对你来讲很重要?
3、当前来讲,你需要做什么样的调整,才能帮你进入到那种状态?
这章的内容有没有触动纠结职场和家庭平衡的你呢?每个人在大彻大悟的路上注定要经历很多次的迷茫、无措、失望、反思和开悟,但相信我们时刻保持觉知,察觉自己的状态和感觉,然后通过学习和思考进行调整、复盘,人生之路会走向自己心之所向的。
明天,我们继续一起学习第十一章:写给成功的你---成功路上的how、why、who。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