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众善二零一九年十一月简报

众善二零一九年十一月简报

作者: 众善基金 | 来源:发表于2019-12-03 15:55 被阅读0次
    16年后我们再度相见

        今年与一个分别16年的老朋友见面了。

        这是我们16年第一次见面,16年前,我们在位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后面的一个农民工学校当老师,500元一个月。我们都在这个学校呆了一个学期。离开后,我们就再也没见过,幸好彼此的电话在不断地变化中始终保持着,所以才没丢。

         当时我学吉他,就是跟他学的,他可以说是我的吉他老师,只学了几首歌,其中包括:《青春》和《同桌的你》。都是校园民谣。我就是在学校的教室办公室里,放学后练习吉他。直至还没丢,每年有一搭没一搭的学。

         现在我们都好,他经商也不错。

         大家变化不大,但变化又很大。只可惜好几个当年玩得比较好的老师都失去了联系,如果能找到,大家聚在一起,回顾那青春无悔的岁月与美好,相信会有很多感触。还有,那帮让我又爱又头大的学生不知道怎样了,真想知道他们现在在哪,在做什么,以及他们是如何看待我们曾经在一起的那段日子。

    工作汇报


         11月9日,2019年江西的6000多个温暖包的物资抵达南昌佛塔小学,一年一度的壹基金温暖包大战由此拉开帷幕。

    壹基金温暖包出库

      12月1日首批出库,在速尔快递的赞助下,发往吉安、宜春与景德镇。

    2019年基层社会组织多方交流论坛

           11月7日我们参加了《2019年基层社会组织多方交流论坛》。这些年来,我们密切关注江西的基层社会组织发展,特别是县区级以及弱势人群组织发展。通过壹基金、乐施会与南都基金会的项目,我们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不是有一套更好的方式与方法,能更有效地支持与推动基层社会组织发展?通过这次交流,我们发现除了方式方法,还有不同地区与不同议题的差别,这种差别给我们很大的挑战,一方面限于我们的经验与资金;一方面也受我们的人力资源影响,我们只有这么几个人,每个人都有大量工作,一年到头基本没有停,实在没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这方面,这也是一个现实的挑战。

           写到这,不由感叹,这么好的项目,国内的基金会几乎不会资助。由此可见国内基金会的发展与认知水平还在初期。

    为大余县爱心志愿者协会开展培训

           11月10日,应邀到赣州的大余县为大余县爱心志愿者协会开展了为期一天的公益基本理念与志愿者理念培训。这是我第一次到大余开展培训,并与当地政府干部交流了社区营造的话题。未来,社区营造与社区治理是成为江西各地政府的一个发展方向与趋势,但在这方面江西做得好的机构很少,相关人才更加缺乏,这将是制约江西社区营造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

    参加壹基金为爱同行

           11月16日,益心益意员工组队前往贵州参加了为爱同行活动,这是我们第三次以机构的名义报告参加壹基金为爱同行,其中一次在杭州,两次在贵州。

          为爱同行结束后,我们的员工参加壹基金年会,就未来壹基金的项目与发展进行了学习与交流。

          11月19日我们组织了6个公益组织的负责人与来自北京惠泽人的创办人与负责人翟雁进行一次小范围的交流,主要就江西的志愿者服务进行了交流,希望未来我们能和惠泽人开展相关合作,进一步深化江西志愿者服务的品质与专业性。

    公益观察


    第十一届非公募基金会论坛

           11月22日,我去福州参加第十一届非公募基金会论坛,这是我第一次参加,一方面是因为南都邀请我们参加,一方面也希望能对接一些资源。

            这次在出发之前,我查了一下江西的基金会数量,89个,是中部地区最少的。我还看了一下这些基金会的内容,一类基金会对内不对外,像学校的教育基金会,是针对该学校上学的贫困学生资助的基金会,比如江西农业大学教育基金会、丰城中学教育基金会等;一类基金会与公益慈善无关,比如江西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还有一类基金会已经被撤销了,如江西大爱公益基金会。这三类基金会有33个。以助学为主的教育基金会有17个,二者合计占去了江西基金会总数的55%。剩余的45%的基金会中,全是运作型基金会,资助型的一个都没有。

            放眼全国,虽然基金会的数量到2019年底已经达到了7517家,除去像江西这样的三类、以及僵尸基金会,再排除纯粹做助学的基金会,以公益与社会问题为主的基金会应该不到10%,就是不到750家;这百分之十中,按业内同行的话1%都不到,也就不是不到75家是做资助的。个人判断其实真正在中国做资助的不到30家。

           从这方面也可以看出,中国的基金会发展和社会慈善组织发展一样,都在同一起跑线上。其实很多基金会的专业度还不如一些社会组织。就像我在前面提到的,中国的很多基金会对于公益与公益事业的理解还停留在初步阶段,更容易喜欢一些看到得,或短时间内就能收到效果的项目,对于 像基层组织发展与公益基础行业建设的工作没什么兴趣。尤其以企业为背景成立的基金会,自然会把企业的模式的搬到基金会来,把诸如KPI这样的指标搬到公益行业来。我不否认公益需要讲究效率,但公益的本质是什么?不仅仅是解决困难,更重要的是解决社会问题以及实现以人为本的发展思路。一旦效率压倒了其他,成为公益的发展目标,那么就会偏离公益的本质:人的发展。就会像资本一样,人成为了经济发展的手段,而不是目的,因此制造了大量的社会问题,比如童工、环境污染以及人的异化问题。公益行业也要对这种把效率指标置于人之上,或者人成为项目的手段而不是目标保持相当的警惕性。

          公益除了一些工具性的、指标性的工作手法,还包括诸如行动研究、政策倡导、公众教育这样一些与伦理、制度和文化相关的工作,这些层面的工作充满了批判性、复杂性以及不确定性,并不是用KPI和项目成效所能衡量。有的项目可能在项目与指标层面是成功的,但在文化、伦理等层面又是失败的。我自己从事这么多年公益,越做到后面越是小心翼翼。因为我非常清楚通往地狱的路往往是善心造就的这一真理。

    学习与思考


           这两月机构经历了一次危机,还好,顺利解决,度过去了,这是注册6年来第二次发生危机,上一次是2016年底,正好三年。不知道三年会不会是机构一种周期性危机。人生真是一个坎接一个坎,每过一段时间,总会发生这样或那样一些事来考验你。写到这里,就想起了《最后一次演讲》中的话:

    最后一次演讲

          墙在存在是有道理的。墙树立在那里并不是要把我们挡回去。墙的存在是给我们一个机会来证实到底我们多么想追求我们想要的东西。因为墙能把那么没有那么渴望他目标的人挡回去。所以,墙就是把不是属于这条路的人劝回去。

            走上公益路后,尤其是回江西创业,遇到了很多困难,从机构注册一开始,就遭遇了危机,每一次克服,都坚定了我的信心。我是属于那种愈挫愈奋的人,就像尼采说的:凡不能打倒我的,都让我更坚强。我很清楚的选择的是一条什么路,也知道这条路不好走,但这是我自己的选择,每每遇到困难,我除了前进,别无选择,因为我根本没有退路可选。

          但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世事本就是这样无常,什么都可能发生。这段时间看了一些佛学书,得到的一个启发就是,我们凡人总是活着或然率里,所有一切都没有规律与可控性,任何一件事都可能改变我们的人生轨迹,对此我们无能为力,只能跟着命运走。而有修行的人就能活在必然率里,所谓菩萨畏因,凡夫畏果。菩萨们,有修行的人,时刻观照自己的起心动念,在源头上就把握住了自己,从而也把握住了结果;而我们凡人,因为缺乏修行与观照力,无法把握与控制自己的念头与心,只能跟着念头与思绪走,等结果出来了才傻眼。

    《寻找自我》

           这是阅读的第七本弗洛姆的书,自从阅读了他的书,直呼过瘾,一发不可收拾,把能买到的他的书都买到了来看。看完这本书,决定写一篇文章,梳理一下当下社会问题,尤其是心理层面的,与他的阅读和我的思考结合起来一起写,与大家一起分享。

    众善月捐二维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众善二零一九年十一月简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bgcg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