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个心理和情绪的钟摆现象是:
投资人会在信任和怀疑之间摆动。
一个极端是过度信任,执迷于未来盈利的可能性,另一个极端是过度怀疑,坚持一定要得到实实在在的有形价值一—不是远在天边而是近在眼前的,不是未来得到而是现在得到的。
有时候,通常是世界局势良好而且资产的市场价格正在上涨的时候,就算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那些利好故事被吹得再离谱,投资人都愿者全盘接受,尽管这些资产的价格已经上涨了很多,风险也提高了不少,但是投资人仍旧相信价格还会涨,宁感承担高风险。于是他们高位消涞买入。
但是当情形改变,变得糟糕的时候,他们会变得过度保守,更容易排斥看好未来的预测,即使这样的预测相当合理,他们也根本不会相信,完全拒绝买入。此举很大程度上只是因为市场价格已经下跌。实际上,资产的价格更便宜了,未来赚钱的可能性反而增加了。

有些投资人根据盈利、资产等方面来进行估值,需要花很多时间预测今年整个年度的盈利情况,以及未来长期盈利的增长率。他们的目的是通过估值来进行投资。当然也体现出了专业投资人与其他人的不同之处。
比如霍华德先生的橡树资本在2001年购买了破产通信公司的几个亿的不良债权。第一笔资产销售做得很顺利,一下子就赚了50%,但是此后不久,就再也没人来竟标买入这些资产了。购买他们出售的招标电信资产的第一个买家非常开心,觉得自己占了大便宜,后来的小潜在买家却回避了这些资产,再便宜他们也不买了,因为后来这类资产的供给严重过剩了。
期间的原因就是他们对市场中通信行业的估值过高了,但实际上因为整个电信行业的供给能力远远超过了现实需求,也超过了来来几十年的需求。这些过剩设备的供给能力,投资人这辈子都看不到其全部被消化吸收的那一天。投资人对未来纳入估值的接受意愿,也表现出一个起伏的周期。
所以真的很神奇,一个不良债权就已经把市场检验出来,而且闭环关系很明了,最终回到供需关系及对未来供需关系的预测。

霍华德先生通过另一个例子把市场对每一个投资产品的估值进行了详细的比喻讲解。
一个关于房地产的简单比喻,帮助我想明白了这种现象:一座空置的大楼值多少钱?
第一,这座大楼当然有重置价值,重新盖一座大楼,需要花很多钱;
第二,大楼既然空置,自然一分钱的收入也产生不了;
第三,大楼虽然不赚钱,但仍然要天天花钱,包括税收、保险、最低程度的维护、支付贷款利息,还有机会成本。
换句话说,这个空置的大楼就是一个大坑,你得不断拿钱往里填才行。投资人如果正处于悲观的情绪之中,就根本看不了太长远,只能看到未来几年,他们只会想这栋大楼这几年不能带来收入,只会产生支出,是一个现金流为负的无底洞。他们根本不可能想象得到,将来会有一天,这栋大楼能租出去,变成赚钱的聚宝盆。
但是当他们的情绪转为积极向上,对未来的盈利潜力的兴趣高涨起来时,投资人就会憧憬美好的未来,整个大楼都租出去了,天天能够进账很多现金,它简直是一棵摇钱树,因此,就算是高得离谱的价格,也会有人愿意买它。
投责人愿意把价值归于未来的意愿变化,代表着一栋大楼从全部出租到全面空置的摆动变化。
这种从未来价值为零到价值都在未来的钟摆摆动的影响力极其强大,我们千万不可以低估。

卓越投资人特点
卓越投资人的特征是成熟、理性、善于分析、客观、不受情绪左右、因此他们能够彻底地深人分析投资基本面和投资环境,并在此基础上计算出每个潜在投资资产的内在价值。
当这个资产的市场价格相对于内在价值被打了很大折扣,或者内在价值未来有很大的增长潜力时,卓越投资人觉得以现在的市场价格买入是一个好主意,就会出手买入。
卓越投资人会努力在恐惧和贪婪之间保持适当的平衡。
恐惧的同义词其实是风险规避、厌恶损失、关注不确定性和随机性;
而贪婪的同义词是野心、进取、贪得无厌。

所有人都会感觉到这些情绪,但是卓越投资人会让这些相互矛盾的情绪保持平衡。两股对抗的力量相互抵消,形成一股合力,引导卓越投资人的行为变得更加负责任,更加明智,更加平和。
但是以下几点非常重要:
很少有人总能够做到心情平和,不被情绪所困。不管未来如何发展变化,他们都能一直保持平衡,既不太贪婪,也不太恐惧。
相反,大多数投资人都是在贪婪和恐惧之间大幅摆动,在情绪乐观时变得过于贪婪,在情绪悲观时变得过于恐惧。
投资是一辈子的事情,在信任和怀疑中摆动是大多数投资人都会遇到的;相反,卓越的投资人二者之间优秀的平衡能力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是我们不断追逐的方向。总之,知识学的越多,懂的越多,但需要我们实践的地方更多,加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