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1日,二胎的政策一开放,宣告了独生子女的时代已过去。尽管如此,绝大多数人依然选择独生,不敢生️二胎。理由为教育的成本太高,生活的压力太大,时间精力不足。不管是人力、物力、财力,都是一笔庞大的消费。如今,多生多子俨然成了贫困的罪魁祸首。
在古代,却大相径庭。劳力重于资本,丁多可致富。生产劳动是封建社会的第一生产力,劳动创造了财富。多一个人就是多一份生产力,可播种收割,可灌溉除草,可帮忙干家务⋯⋯
在古代,抚养孩子不需多大的成本,温饱是奢求。只要有得吃有得穿,已解决所有的生活成本问题。
吃饭对他们来说,只是多了一双筷子而已。每人省下一口饭即可养活一个人。粗茶淡饭不饿肚子就行。不用挑剔美味与否,不用讲究是否营养,也不甪担心会不会影响健康。
至于穿衣,大的穿了,小的接着穿,缝缝补补又三年。好不好看合不合身,没关系;质量好不好舒不舒服,无所谓;只要能穿穿得下,足矣。
教育呢?可有可无,不是主要的,而是次要的。吃不饱,穿不暖,还读啥书!读书又不能当饭吃,目不识丁又有什么关系!于是,年纪稍大点,便参加生产劳动。童工是不犯法的。因此,教育成本几乎为零。
医疗呢,连听也没听过。没有医院,没有医生,医保闻所未闻。技术参差不齐的大夫是有的,或自学成才,或口耳相传。一旦生了病,或请大夫,或不请,悉听尊便,顺其自然,任由自生自灭,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育人的低成本,又是财富的创造者,丁多当然是件喜闻乐见的好事。
多子多福作为民族传统观念,可谓深远流长。古代人认为儿子多就人丁旺盛,将来自己就会更有福气,一家人能够团结、如意、幸福、美满。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生活的成本也越来越高,独身、晚婚、不育等社会问题,相继发生。多子多福的传统观念已一去不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