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学孟子义利观,做新时代“君子”

学孟子义利观,做新时代“君子”

作者: 每个人的孟母堂 | 来源:发表于2020-01-10 10:39 被阅读0次

    学孟子义利观,做新时代“君子”

    赵永和        孟子文化研究院党委书记

    今天,在孟庙致敬门门廊内西侧,树立着一座“仁廉公勤”官箴碑。其碑文“仁廉公勤”四箴言由宋代诗人王迈所撰,碑则由明朝邹县县令梁州彦所立。其中,“廉”字面刻着这样一段话:“惟士之廉,犹女之洁,苟一毫之点污,为终身之玷缺。毋谓暗室,昭昭四知。汝不自爱,心之神明其可欺?”不难理解,这段话是在告诫为官者要廉洁自爱,勿取不义之财。

    之所以在孟庙树立这样一块碑,是因为孟子十分重视义利关系。事实上,也正是由于孟子对义利关系的深刻探讨,它才成为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核心问题之一,成为“儒者第一义”。

    我生于孔孟之乡,也长期在孔孟故里任职。在少年成长、青年求学以及后来工作的时光里,一直饱受儒家文化的滋养与濡染,期间聆听了陈来先生等许多著名儒学专家的近百场专题讲座,对儒家文化的丰富内涵有了更深层的理解和感悟。尤其是在深入研读《孟子》的过程中,我更是被两千年前的孟子对义利关系有如此深刻的思考所折服。

    儒家经典《中庸》对“义”字解释道:“义者,宜也。”即“义”为合宜、适宜之意。在孟子看来,“义,人之正路也”,认为“义”是人们行为活动的正确导向。由此,“义”可进一步引申为道义、正义,是为人处世的道德准则。对于“利”字,《说文解字》的解释是:“利,也。从刀。和然后利,从和省。”由此来看,“利”的本义是用刀收割禾苗,从而获得利益、好处。而引申开来便泛指人为寻求自身、团体或社会的利益而进行的活动,实质是客体对主体某种需求的满足。所谓义利关系,其本质也就是道义和利益、公利与私利之间的关系问题,其中涉及孰先孰后、孰轻孰重、孰大孰小以及二者之间发生矛盾后该做怎样的取舍……

    《孟子》首章开宗明义,当梁惠王问孟子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时,孟子直言道:“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身处社会矛盾加剧,战乱频繁、激烈动荡的战国时代,孟子十分清楚追求利益是人的天性,“人亦孰不欲富贵”。人只有满足物质需求才能进而遵守礼仪道德,因而他认为一个开明的国君应当推己及人,尽力满足百姓的物质需求,“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

    由此,我们也不难理解孟子反复提及要注重发展农业:“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因为,在他看来,满足百姓的利是一个君主的应尽的义,在利义之辩中,他要做的就是“格君心之非”。

    当然,满足衣食所需仅仅是第一步。“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 则近于禽兽”,当人民摆脱贫困、饥饿之后就应当接受人文教育,认识到义的重要性,做到先义后利。“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人对利益的追逐是没有满足的,作为具有丰厚财物积累的君主倘若不知满足,不实行仁义教化,其所带来的结果必然是“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所以,孟子进一步认为,一定的物质利益是人们生活的前提与保障,但并不认同去追逐不合乎道义的利益。采用不符合道义的方法去获取利益是不应当的,哪怕是一丝一毫也不能接受,“非其道, 则一箪食不可受于人”;而倘若是合乎道义的事情,取得天下也是理所应当的,“如其道, 则舜受尧之天下不以为泰”。这种观念被孟子发挥到极致,不需说寻求物质利益必须合乎道义,即使当道义和生命发生冲突时,他的选择仍旧是义:“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由此,孟子对义的重视已经升华为一种终极意义的追求。

    孟子的义利观在后世产生深刻影响,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等都是这一义利观在古代社会的鲜明体现。而在进入新时代的今天,孟子的义利观思想同样有着重要的时代价值。

    首先,以义为先的思想对于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义是利的思想保障,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必须以义为前提才能建构起和谐的社会环境。一个只知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功利社会,所损害的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的互信,最终破坏的仍将是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石。树立以义为先的意识,让义成为人们现实生活中所追求的道德素养,对于维护社会的公平公正,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至关重要。

    其次,以义取利的思想对于树立正确的个人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伴随着经济的巨大发展,社会生活中也出现了某种程度的拜金主义现象,少数人将金钱至上、贪图享受视为人生信条,面对利益不择手段、不计后果,沦为纯粹感性生命欲望的存在。以义取利的观点对于约束这些错误想法,促进现代人正确区分什么是真正的利益,以及通过何种合理途径获取利益具有一定程度的规导作用。

    再者,义利并重的思想对于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寻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最大化的同时,需要市场主体遵纪守法、合理竞争、诚实守信、公平交易,唯有如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能健康有序地发展。义利并重的思想正是鼓励市场主体尽可能做到双重兼顾,既要用道义追求正当的利益,又要用利益的发展促进道义在更宽层面的落实。而且当义利发生矛盾时,尤其是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又能够做到以义为重,舍利取义。

    最后,见利思义的思想对于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见利思义反对唯利是图、见利忘义,提倡大公无私、克己奉公,而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强调的富强、公正、诚信等完全契合。学习发扬孟子见利思义的思想,以正确的义利观涵养身心,提升道德境界,处理好生活中存在的义利问题,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疑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以上是我对孟子义利观所作的一些思考,也是我在研读《孟子》过程当中的一点心得。可以说,由孟子义利观发展出的以义为先、以义取利、义利并重、见利思义的思想早已镌刻在我们民族的心中,成为了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而这些也是我们应当充分发掘和弘扬,用来治疗当前社会存在的唯利是图、见利忘义、损人利己等不良现象的珍贵良方。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应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孟子所提倡的义利观中汲取滋养,不断提升自身的道德素质,努力做一名现代“君子”,引领新时代社会主义道德风尚

    学孟子义利观,做新时代“君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孟子义利观,做新时代“君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bjpa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