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如果今年是未来十年最好的十年,也请你关注美好的事物

如果今年是未来十年最好的十年,也请你关注美好的事物

作者: 不知名小号 | 来源:发表于2022-09-26 02:35 被阅读0次

    写这篇文章的契机是因为一位朋友的朋友圈,让我想起来了《深度工作》中的一个观点,那部分内容我反复阅读,对我影响深刻,现在撰文分享给大家。虽然这本书的主题是工作,但又不限于此,其中还包含了很多对于生活方式、行为习惯的观点,又引用了哲学、心理学和神经学的观点来论证。毕竟工作和生活看似能分得开,但其实只是同一个人不同的时间做不同的事情,这些事情本身对人的影响会累积。生活上的情绪会影响到工作,工作产生的情绪和物质回报又会影响生活。

    《深度工作》-深度工作是有意义的-从神经学角度论证

    这部分观点自于《深度工作》第三章 “深度工作是有意义的”的第一节“从神经学角度论证”

    科学作家威妮弗雷德·加拉格尔(Winifred Gallagher)在确诊了癌症之后,意外地发现了注意力和幸福感之间的关系。虽然疾病想要夺取他的注意力,但他要尽可能地专注于生活。她刻意专注于生活中好的方面——“电影、散步和傍晚6点30的一杯马提尼”——产生了令人惊异的好效果。她的这段人生本应淹没于恐惧和遗憾之中,但她发现其实这段生活经历常常很愉快。

    熟练管理注意力是优质生活的重要因素,这种理念与大多数人对自己人生主观经历的认识完全相悖。我们倾向于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所处的环境上,认为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情(或者没有发生的事情)决定了我们的感受。从这个角度来看,你如何度过一天这种小细节并不重要,因为真正重要的是一些大成果,比如你是否得到升迁或住进更漂亮的公寓。

    其实,我们的大脑是依据我们关注的事物来构建世界观的。如果你关注的是癌症诊断,你的生活就会变得不幸福、暗无天日;但是如果你关注的是夜间的一杯马提尼,你的生活将变得更加美好——尽管两种情境下的外部环境都是一样的。

    加拉格尔总结道:“你的为人、你的思考、你的感受和所做之事,以及你的喜好,恰是你所关注事物的概括。”
    在一段痛苦不安的人生经历之后,你选择关注的事物将极大地影响你对未来生活的态度。

    无论处境如何,都一定要关注当下美好的事物。

    如果今年是未来10年最好的一年

    朋友圈

    看到这条朋友圈的时候,我正在我家楼顶独自饮酒,可能因为书中的观点内化于心,加上一直以来乐观的心态,所以就随手写下了这几条评论。不仅仅是鼓励友人,也鼓励我自己。这条朋友圈是9.15发的,那个时候我就职的公司正在爆出即将裁员的传闻,所以其实我和他的处境差不多。在9.19确实开始裁员,虽然我在的团队没受到影响,但我的一些朋友暂时失去了工作,甚至还有刚毕业没几个月的应届生。

    所以,大概率未来的日子都不太好过,但我们仍然可以,专注地享受当下美好的事物,暂时先不去关心现在处境如何艰难,未来如何糟糕。

    如我在图里说的那样,个人成长也是值得关注的,纵使外部环境再差,我看了的书,思考过的问题,悟出的道理,总归是我的,环境再差也夺不走。虽然我未来可能会失去很多,我的处境可能不如预期那么美好,虽然各种环境因素由不得我,但个人成长却是我可以尽可能掌控的,除非我自己摆烂,要不然就我本身而言,并不会让我比之前更差。记了一个单词,悟出一点道理的我就是要比记这个单词之前,悟出这个道理之前的我要好,这一点是正向累积,且外部环境无法剥夺的。突然想起来这部分观点大概是来自于高中看的《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里提到的“做半衰期长的事情”,只是过去多年内化于心了。

    即便每一次事件的可见效益微乎其微,但是只要它的半衰期足够长,这个效益就可以传递下去,成为奠定未来成功的一块小小的基石。比如背单词,背一个单词,尽管可能过几天就会淡忘,但是当你几天后重新背这个单词时,第一次行动留下的底子还是在那里,它可以降低你再次记诵的难度。

    《反本能》里说

    比如,我的一个朋友曾经抱怨说:“我那么努力,成绩却那么差,努力还有什么用呢?”我当即反问他:“你不努力的话,会比努力过得更好吗?”
    后来,我跟他解释了我的看法。我们不应该拿努力的自己与不努力却学习成绩好的人比较,而是应该拿努力的自己和不努力的自己比较。前者只会让我们感到不平衡,后者则让我们看到努力带来的价值。

    一切的努力,都是会累计起来的,不必焦躁。就好像我很久以前看的书现在忘了,但是他们早就变成我的一部分,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想了起来,然后去微信读书找到原文。虽然记不太清,但记得这么回事,就是多年前看了某本书的意义的一点点用处。

    about个人实践

    我有一套HiFi设备(飞傲K5 pro+森海塞尔HD600),我觉得只要安静下来听听音乐就会感到很美好,所以我在办公室也放了一个小尾巴(便携式解码耳放)和一个入耳式耳机,虽然很多时候工作压力很大,人会变得烦躁,但我只要静下心来,泡上一壶茶,开启一个番茄钟,听着音乐慢慢开始工作,体验就会很好。

    类似的,阅读、冥想、正念、运动、与好朋友的线下交谈都可以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现在的手机太让我分心,动动手指就能获得太多碎片化的消息,以至于现在看视频的时候超过10分钟的视频都无法专注,在手机上漫无目的地分散注意力,绝对是降低生活体验的事情。虽然说很难完全杜绝,但我意识到了之后却可以尽可能地恰当使用。

    《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

    采铜的《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提供了很多如何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方法论,这里仅摘抄一部分关于生活的内容分享给大家。

    现代社会就像一架高速运转的机器,每个人都在其中扮演着某种角色。机器越转越快,人就被推着一直往前跑,疲于奔命。同时,人的消费欲望被无孔不入的广告和形形色色的营销手法拉动着,人们变得无法满足于已经拥有的东西,而是不断地想要更多。如此一推和一拉之下,人就会陷入欲望的泥潭,反反复复地折腾,过了许久之后回头一看,人生就这么过去了。

    李欧梵先生的做法颇符合“平衡时间观”。在工作场合和生活场合采用不同的时间视角,也正是平衡时间观所提倡的。可现代人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把工作和生活相混淆,不是“过日子”,而是“赶日子”。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曾经说过:“做学问,做事业,在人生中都只能算是第二桩事。人生第一桩事是生活。我所谓‘生活’是‘享受’,是‘领略’,是‘培养生机’。假若为学问为事业而忘却生活,那种学问和事业在人生中便失其真正意义与价值。”这番话,值得好好深思和回味。继续说生活中的慢。时尚专家弗洛克在一本名为《享乐主义手册》的小册子中给出了很多让生活慢下来的建议,都挺有意思的,这里列举几条:
    找一把公园长椅,坐下来,观察生活
    躺在吊床里看星星
    散步,不要方向
    在完全静寂中看一本书
    在阳光下小睡片刻
    在烛光中洗一次澡
    睡到自然醒

    写在最后

    好久没有发表文章,算是一篇鸡汤文,但又有那么一点科学依据使得它不那么空洞,观点都是来自我这些年看的书和个人思考。

    我也不知道未来是怎样,但此刻仍然可以做一些让自己感受到美好的事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果今年是未来十年最好的十年,也请你关注美好的事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bjta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