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有人说,经过时间的沉积,事物的价值才能被人们认识,也有人认为不尽于此。
你怎么看?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 (2)不少于800字
结题:时间要给什么“体验”一个沉积呢?
发散开来,想想体验,想到了:诗意、感悟两方面。
开写例文:
时间会给你答案
一、时间会给诗意一个答案
我爸爸是个古文爱好者,这本是好事,但是他偏偏喜欢强迫我背古文。那些搞不懂的字词语句背起来非常拗口。每次说起来,爸爸都会说你先背,时间会告诉你它是什么意思,古人都是这样,先背下来再慢慢悟。
老师们都说有理解才有记忆,我每次都强烈反对,但胳膊拧不过大腿,我被爸爸逼着背了一肚子古文,从实用主义的角度来看,最大的好处是写作文随手可用,得点高分。这样想想,背了些诗词也没错。我每次为考试作文得意时,爸爸都说我肚子里的文章还没有经过时间的沉淀。
后来我去黄帝陵参观,里面很多古树寿命已过百年。但带给我感动的并非这些郁郁葱葱的树,而是后面有一棵被雷劈成了的枯树,它只剩下半个树根,在这半棵树根上艰难的长出一棵小树苗,细细的枝上又抽出了无数嫩芽。霎那间我被一句古诗击中了,“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句干巴巴的诗句,在我心里就像淋了雨的春笋般鲜活了起来,从此之后我再也没有忘记过这首诗,而从中得到的力量让我在平淡而无聊的人生中明白和领悟了什么是生命力。有人说,我们终其一生都在与漫长而无聊的人生相处,而诗是这漫长人生唱出来的歌。我突然明白了背过了以后慢慢悟的含义,就是有些事情是需要时间来酝酿的,时间会发酵出一个诗意世界,而这个世界栖息着我们的精神家园。
王小波说,人只有今生今世是不够的,我们需要一个诗意的世界。海德格尔也说,人有精神家园,需要诗意的栖居。诗歌有着关于生命太多的感悟,这种感悟是需要先把字字句句放在心头,等着经历和时间来给机会感悟。
二、时间会给感悟一个答案
去年我第一次坐飞机去三亚,看着飞行地图上即将飞过儋州。我从飞机窗口往下看,儋州位于海南西北部,一片片农田被山间隔开来,突然想到了苏轼60岁被贬至这里,蛮荒之地,瘴气毒虫并没有让他颓废,他把这里当做建功立业的地方,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他在这里教出了海南的第一个举人。苏轼自嘲也自傲地说:“问吾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以前读过苏轼的“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读过“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读过“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从文字中读到过的豁达与乐观并没有深刻地触动心灵。如今,在飞机上看到儋州的全貌,想到700多年前这里的生存环境,我突然明白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含义,人在亲眼看过,亲身体验过后,所有书本的知识会从脑子里钻入心里,人的悟性也许就是这么出来的。
时间就是这样,会让你在某一刻将走过的路,读过的书酿成生命清冽的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