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跟赖老师聊天,他向我讲她朋友的一些事有所触动:
真是当时代抛弃你的时候,连一句再见都不会说,好不容易考上的研究生,看到网上短视频推出的一些“常识”知识还是不知道,
感觉自己连睡觉都在学习,却还是赶不上大多数人的步伐。
这个内卷疯狂的时代,将“学如逆水行舟”阐释的淋漓尽致,
加上媒体对各类知识体系的宣传,很容易让人感觉到自己知识储备不足,人们对未来的焦虑应运而生,
于是试图从各行各业,生活的一言一行中汲取知识的伟力,跟上这个发展迅猛的社会。
看一行爱一行,见一行学一行,似乎已成为大多数深受焦虑困扰群体的主旋律。
可人人都要成为生活的百科全书,这真是我们学习的目的吗?
我曾看到一个大学生卖卷饼的故事。从开始的制定计划,到租赁小车购买工具就用了几天的时间,相当的高效。
自己不会做饼皮,就从别的商铺那里购买,前几天同学老师们对这也都很好奇,纷纷来光顾他的小生意,
可过了几天大家新鲜劲过去了,小车前也就慢慢冷清下来,到最后也是匆匆收场。
他创造这次经历,原本是想提升自己的社会能力,可多年后他回看这次经历,带给他的不过是一件同他人闲谈的资本,吹牛的材料罢了。
而反观苹果乔布斯当年选修了一门书法,十年后却成为他设计Mac电脑字体的灵感源泉。
这样来看,学习经历就像一部刚上映的电影一样,最终能获取多少受益是一个未知数,
小成本也能创造高票房,每种经历都有着让我们成长进步的潜力。
可纵看每个人的一生,却会规律性的产生大量“无效”学习经历:
我们在焦虑的逼迫下开始盲从,如饕餮般没有筛选的摄取,寻找着量的提升、质的蜕变,
感觉什么都有用,什么都想在本上记上一笔,终日在芝麻与西瓜之间摇摆不定,
对各类知识都想灌输到自己脑子里,感觉是学了,但真正领会到的东西不过十之一二,
如果长时间不温习、没用到,那最终给我们留下的不过是“我学过这个,但是我忘了”。
实际上,真正的学习往往是一个漫长积累的过程,“纤纤不绝林薄成,涓涓不止江河生”,
系统化的领会和记忆,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久而久之才能在脑海里留下印象。
我们都有脱离“围城”的欲望,我们都希望变成另一种人物。
我们年轻,同样相信奋斗的意义,想抓紧奠基立业,
这也正是我们的焦虑源泉,但人生一路走来不能总是都在路上,也要停靠在驿站上想一想自己所规划的未来,掺杂些对人生的思考,或许会发现更适合自己的道路。
“枯木逢春犹再发,人无两度再少年”,我们珍惜时间,可时间最宝贵的不是它占据的这个过程,更不是带给我们的焦虑,而是过程中给予你最本真的成长意义。
我们不能否认学习经历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和意义,但不要让焦虑来定义你的学习内容,学你真正需要的,深学深思。
你会发现,内卷,不过是卷住了心里那道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