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大夫!肖大夫!这里有个骨折病人。”
“来啦。脱臼了,接上就没事了,不用担心,会有点痛,稍微忍一忍,你看向那边。”肖暄一边言语安抚着病人,一边用手摁着病人的肘关节,确定骨头现在的位置,而后扣住关节,复位。
“来,动动看。”肖暄对病人说。
手能动了,做了冷敷,开了药,实习医生石膏固定,病人就离开了。
肖暄坐回椅子上,拿起茶杯喝了口茶。肖暄今年29岁就已经是副主任医师了。因为家里开跌打馆,自小耳濡目染,12岁认清楚人体206块骨头,13岁开始随诊,16岁可以独立做一些简单的复位,祖传跌打馆里凡是青年和部分女人都会先让他复位,不过这个不是因为他能力十分好,正是他年纪小力度不够,才没让他对成年男子进行复位,不过推拿倒是会叫上他。
所以,即便如今才29岁,肖暄也已经学了十几年的骨科。传统接骨法游刃有余,最近觉得有点闲,想着收个徒弟,便有了现在的这个实习生。
说是医学硕士,读了那么多年书,最基本的临床压根不会,教了一个星期的石膏固定真的是……老拿小白鼠大白鼠闹腾什么。反正肖暄不是很理解,对这个实习生多多少少有点嫌弃。不仅因为他临床不行,还因为他聒噪。也不止是聒噪,他问题不问,闲话倒很多。
肖暄自小在跌打馆里传承,隔壁就是武馆,作息相当规律,因为大部分病人都是隔壁来的。从来都是闻鸡起舞,早起练功,专心致志,日落而息。大家都有很多东西要学,都不断练习自己的功课,开口就是询问切磋,哪会有闲话。
“肖老师,你好厉害!”
“废话,你一天到晚写啥?”
“记录你的诊断记录啊。以便学习。”
“现在的年轻人啊,你不会就多问问,你又不问的,我怎么教?”肖暄也不觉得自己说的有什么不对,虽然他也才29。
“肖老师,您刚刚做的好快,其实是干了什么。”
“行吧,今天教你个手法。你过来,这个脱位很常见,是肘关节后脱位,这跟骨头叫什么?”肖暄指了指前臂内侧的骨头,问。
“尺骨。”
“嗯,一般摔到,手撑地,就很容易肘关节过伸。当肘关节过伸的时候,尺骨鹰嘴的顶端猛烈冲击肱骨下端的鹰嘴窝,形成了力的支点。外力继续加强引起附着于喙突的肱前肌和肘关节囊的前侧部分撕裂,则造成尺骨鹰嘴向后移位,而肱骨下端向前移位的肘关节后脱位。刚刚的年轻人不也说了吗,踢球的时候摔的。送来的很及时,直接手法复位,如果是陈年旧伤就要看情况了。”
“手给我,你一边看着一边感受一下,我不会用力,大概给你个动作。这样……”
“为什么不用力?”
肖暄没好气的说:“你错位了我用力就可以复位,你没错位我用力是想被卸胳膊还是卸腿?也开始问问题了,挺好的。”
“哦。”
“看着啊……这样……”
“老师,这么痛要打麻醉吗?”
“我一般不打。”
“那真的很痛,出血了呢?”
“你说的出血就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外伤出血,一种是骨裂,破裂的骨头刺破血管,无论哪种出血都是很麻烦的,先考虑如何止血……”
“老师,那要打麻醉吗?”
肖暄:“你怎么老纠结麻醉。”
实习研究员:“因为我昨天看文献,很多都要麻醉,但我在这里呆了半个月了,没见过您用麻醉。”
“我一般不麻醉。”
“为什么?”
肖暄没想过这个问题,随口回答:“为什么?不为什么,我家祖传八代做骨科从不麻醉。”
“那有的病人用是不是会比较好呢?”
“没想过。”
“哦。”
“老师,那您会针灸吗?一般跌打馆的话,是不是都会推拿火罐针灸,我听说针灸有些穴位可以止痛。”
“有,我们分别有人专治的,我跟我爹主要学正骨复位,我叔叔会针灸,他一直想我学,但我没学。”
“为什么?”
“我平时用不上。”
实习研究生不依不饶:“可以止痛啊。”
“不会太痛的。”
“我看他们鬼吼鬼叫面目憎狞的,好痛的。”
看吧,聒噪。虽然烦了之后肖暄一直都在敷衍实习生,但下班之后,回到家,他突然想起这个问题,敲开了叔叔的房门。
叔叔看到是肖暄,笑了,迎他进屋之后,直接切入正题,叔叔很开心这个侄子终于开窍了。他之前还一直担心肖暄会像他爹那样不懂变通。
其实以肖暄的正骨已经相当完美,但他跟他爹一样觉得不练会忘,这很对,精进自己的专业,但排斥学其他,觉得学其他就会分心那就不好了。十分局限自己。
肖暄他爹就这样研究了一辈子,出来的所有东西都一并教会了肖暄。他叔叔一直觉得肖暄能有更大的作为,想教他更多,但他就是不学。
现在好了。
决定学习针灸之后,肖暄竟然得到了医院的夸奖和学校老教授们的赏识。这是很奇怪的,毕竟以前跟很多人都有学术上的争议,而且总是不欢而散。不过即便如此,肖暄也不觉得自己的学习得到了什么帮助。直到他那个聒噪的实习研究生问他:“老师,您学得那么辛苦,为什么不去多问问教授们呢?”
“我问过我叔了,他专学这个的。”而且初学基础就是这样不断看书的,他以前就这样过来的,不觉得有多辛苦啊?他看几年书再回去跟着叔叔学几年就好。
“那其他教授呢?还有研究针灸正骨联合的一些有临床经验的医生们,我们医院就有啊。”
“……”肖暄就不是很懂了,“你咋什么都知道。”
“刚问的。”
他来这家医院任职6年,他都没搞清楚这里有多少个医生,这实习生才来几天,怎么什么都知道。这迫使肖暄重新审视了自己一贯的行为。
“老师,您太自我了。”这是他那个实习生对他的评价,“您得主动去问问别人,您告诉我的,如果不问,人家怎么知道您有什么问题呢?”
肖暄走进办公室,问副院长他们医院的医生都分别有什么主治的时候,把副院长又吓了一条,又把他从头到尾表扬了一番,说他懂得医院的形势,了解病人的需求。
肖暄不明所以,顺着资料表格,找到那个医生的时候,发现原来就在自己的诊疗室隔壁。
“李大夫,您……哦,有病人在,没事您忙。”
过了一会,病人走了,肖暄再走过去,向李大夫询问问题。李大夫说现在也很少这样的病例,没法仔细说,但他以前有过几个病例,等他找出来了就给他。
过了几天,来了个腰椎键盘突出的病人,李大夫带着病人就过来跟肖暄说这个可以联合会诊,正骨针灸治疗。
很快两人在医院里组了小组,专门研究正骨针灸联合,为该项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为医院推出了一个新的特色项目,无意中肖暄不仅更快的学好了技能,也加了薪,升了职,实习生也写了一篇很好的毕业论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