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成与败
七(15)班 郑金淼
我一直在思考,什么是成?什么是败?成败之间有什么关系?孔子的经历给了我启示。
孔子,你的童年是不幸的,三岁父亲病逝,只能与母亲相依为命,艰难生活。但你并未自暴自弃、自甘堕落,反而明确志向,专于学习。少年的你不怕低贱,辗转做各类粗活累活;成年的你学习各种书籍、礼乐,形成自己的思想,并周游列国;晚年的你深居简出,编写修订了多部书籍。你一生之中,败于此成于彼,成成败败,相随一生。
你不仅是一个大思想家,还是一个大教育家。你开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你有弟子3000人,其中贤者就有72人,真可以称桃李天下了!后来弟子们将你的语录编纂成了《论语》一书,这部《论语》被后世奉为圭臬,更是被后人赞誉“半部论语治天下”。你在思想上与教育上对后世的影响不可谓不深远!这是你的大成!
上天不会让一个人永远幸运,你在思想上虽颇有建树,但在政治上却始终郁郁不得志。我知道你并不是没有才华,而是和辛弃疾一样生不逢时、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罢了。你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简单来说就是每个人负责好自己的事情,不要越矩,便可天下太平,百姓安定了。这本身并没有错,反而是安定天下的良策,但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这是多么荒唐呀!以至于你周游列国14年,却始终没有遇到赏识你的君主,因为所有统治者想的都是如何统一天下,哪有人管什么天下太平,百姓安定呀,这点你和辛弃疾如出一辙,在当时宋朝大部分人主和的情况下,辛弃疾的主战显得是那么突兀。最终你只能潜心学术,辛弃疾也只能叹道“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如果你能生到一个和平年代,未尝不能提笔安天下,如果辛弃疾能遇到一个赏识他的君王,未尝不能上马定乾坤。可惜,历史没有如果。
面对孔子,我感慨万千。人不一定生来富贵,但不影响他博学笃志;人不一定功成身就,但不影响他为万世师表。舛难的人生,也会成就他光耀的思想。他,可能败于那个时代,但,他成于千秋!
辅导教师:秦悦
网友评论